南朝裴松之撰。宋文帝以陈寿《三国志》记事过于简略,命松之为作补注。松之广搜资料,引用之书多达二百余种,于元嘉六年(429)写成,字数几为《三国志》之三倍。除少数有关文字上的解释外,绝大部分为补充缺漏、备载异说、矫正谬误、辨明是非,并对史家和著作予以评论。其主要价值在于提供大量资料,使史事愈益详明,以补《三国志》之不足。如曹魏的屯田制度,在《三国志》中两处记载仅五十四字,而注文则补充了三百二十九字;著名哲学家王弼的事迹,《三国志》仅有二十三字,而注文则补充了七百五十余字;著名科学技术家马钧,在《三国志》中一字未提,而注文则补充了一千二百余字。此外,还对错误的记载予以考订改正,对歧异的记载加以比较分析,使读者便于了解史事真相。历代学者公认注文与《三国志》同具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