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国学与人生
国学与人生

文化以理念为核心,理念使人安身立命。国学承先启后,发扬完整而根本的理念。儒家、道家的智慧对现代人生多所启迪。

谈到文化,我们常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并对此觉得欣慰与自豪。但是谈到这个文化带给我们什么,恐怕就不易说清楚了。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礼物,礼物太多太杂,就需要一番分辨捡择的功夫了。在进行介绍国学之前,不妨先就「文化」一词作个说明。

一, 文化的四特色与三层次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全部,意即有人类才有文化。我们由此可以界定文化的四点特色:

(一)异于自然。自然是指天地万物,依规律而运行。在《易经》中,坤卦代表生养万物的大地,其中六二的爻辞始于「直」字。「直」是指万物由大地直接产生,而人类所创作的「文」是指交错使用。一片森林中,若有两棵树木「交错」而成一张桌子,就表示曾有人类在此住过。

(二)形成传统:传统在时间过程中积淀而成,其目的是《老子》第八十章「小国寡民」所描写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意即每个传统都会致力使其人民活得安全愉快。如果违背这个目的,迟早会被历史所淘汰,成为考古学研究的对象。

(三)自为中心:每一种文化都肯定自己占有中心的地位,亦即在其原始的神话中,会说明祖先如何来自超越界的神明,是神明所特别眷顾的民族。我们的祖先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中」字为象形字,取象于旗帜。在部落时代,酋长所居之地,插旗以为号,表示这是中心,依此分出东南西北四方。旗子随风而左右飘,状似「中」字。因此「中国」一名肯定了这个民族的核心地位。其他民族亦有类似的自为中心的信念。

(四)兴盛衰亡:文化是人类所造的,世间各个族群互相竞争,文化于是也像具有生命一般,出现兴盛衰亡的情况。事实上,自古以来大多数文化已经沦为历史陈迹。因此,重要的是分辨:使文化兴盛与衰亡的因素是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进而说明文化的三个层次。文化是人所造的,人的生命有「身、心、灵」三个层次,因此文化也有三个对应的层次,就是「器物、制度、理念」。

(一)器物层次:满足人类具体生活的需要,如食、衣、住、行等。经济繁荣与科技发明使我们在这个层次超越了古人。唐朝杜甫感叹「家书抵万金」,今日手机可以随时联络,直接视讯。

(二)制度层次:从风俗禁忌到法律规章皆属此类。人群组成的社会需要制度,因为个人的思考与行动,总是替自己考虑,最后难免以权谋私,以私害公。明末儒者黄宗羲(1610-1695)的《明夷待访录》,首篇就谈《原君》,指出专制帝王如何剥削天下百姓以供养一家一姓之人。今日已无帝王专制,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是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要以制度来实现人类对「仁爱与正义」的根本愿望。

既有器物与制度,为何还须谈那无形可见的理念呢?以欧洲先进国家为例,丹麦的国民年均所得超过三万美元,在器物上堪称丰盛;其国民直到大学毕业,所有学费皆由国家负担,人权也得到充分保障,在制度上应属完善。但是,丹麦的自杀率很高。器物丰盛而制度完善,何以活不下去?这就牵涉到理念的问题了。

(三)理念层次:理念主要描述人的理想与观念,形成特定的价值观,使人依此判断生命的意义与目的。理念主要表现于文学、艺术、宗教与哲学中。文学抒发真实的感受,常能引起群众的共鸣;艺术使用生动的象征,响应了集体潜意识的要求;宗教以其信仰建立人与超越界的关系,使信徒得到根本的安顿;哲学以理性态度了解现实世界,再建构一个有可能达成的理想境界。 wwW.wenzhangba.Com

今日谈文化,对于器物层次要珍惜与维护,对于制度层次要认识与借鉴,但真正要研究与发扬的,则是理念层次。我们的理念就保存在所谓的「国学」里面。

二, 国学的主要内容

广而言之,古代留下的文字数据都属于国学范畴,但是正如黄河挟泥沙以俱下,其中有不少浮滥的、复制的、浪费纸张的东西。因此,谈起国学,眼光自然转向经典。即使是经典,如《四库全书》所列的「经史子集」,其数量也过于庞大。我们的时间与力气有限,所能阅读、理解并加以应用的更为有限,那么要如何选择呢?

首先,既然所关注的是理念,就要认清「什么理念是完整而根本的」。理念若不够完整,就像探讨人生问题却只注意少年阶段或老年阶段,只看到人生的光明面或黑暗面。理念若不够深刻,则对「生老病死」难以释怀,对「喜怒哀乐」不明所以,对「恩怨情仇」无力化解,对「悲欢离合」莫可奈何。文学与艺术所展示的理念,往往就有这样的问题。至于宗教,则涉及个人是否信仰的机缘与抉择,其教义所展示的理念也难免于独断而没有思辨及讨论的空间。因此,理念之中值得考虑的主要是哲学。

「哲学」一词由西方翻译而来,其原意是「爱好智慧」(philosophy),亦即以理性探索宇宙与人生的根本真相。「理性」是要讲道理的,「探索」代表开放的心态,「宇宙与人生」所指的是完整性,「根本真相」自然是指根本性而言。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特别的时期,就是约五百年的春秋战国时代。这个时期何以特别?在它之前是封建制度,礼乐政刑皆上轨道,不必认真思考有关人生意义的问题;在它之后是秦始皇帝王专制,从此一路下去,尊君卑臣、剥削百姓,不容许自由思考这些问题。这短短的五百年间,百家争鸣,诸子各申己见、各立新说。但能够「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不多,《庄子?天下》历述七家学说,《荀子?非十二子》批评不同立场的学者,到西汉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才算确定了六个有系统的学派,即「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这六家之中,表面上各有长短,但只有儒家与道家合乎严格意义的哲学之名。

判断一套哲学能否成立,要看它是否兼顾三点:一,澄清概念;二,设定判准;三,建构系统。其中以建构系统最难,亦即要为变化生灭的人类世界与自然界找到「来源与归宿」,因为不如此不足以说明「人生的意义与目的」。儒家所谓的「天」与道家所谓的「道」,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既不是人类也不是自然界。人类之中只有「天子」而没有「天」,自然界由「道」所生而不是「道」。相对于此,墨家的「天志」要依循人类的需要而赏善罚恶;法家的「道与理」局限于自然规律与人类思维;名家的逻辑论辩只是人类语言的巧妙游戏;阴阳家的天人相应则将人类当下的祸福联系于自然现象。因此,后面四家学说,无法建构完整的系统。

三, 从国学到人生

因此,谈国学须以儒家为主,并以道家为辅。

以儒家为主,这固然是历史上的事实,就是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所说的,「中国言六艺〔六经〕者,折中于夫子」,而历代专制帝王也确实利用儒家来教化百姓。但正是这种帝王专制扭曲了先秦儒家的原始理想。至于道家,则以其开阔的视野,提供心灵与道契合的无限空间,但也同样受到后代的误解与误用,以致显得面貌模糊。

因此,若要探讨国学对人生有何启发,首先要做的是正本清源。西方近代文化能够展现活泼的生机与动力,必须推源于十五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回到古希腊与罗马初期,一举跨越一千三百多年的宗教箝制。中国文化呢?我们面临更大的挑战,要跨越的是两千一百多年的帝王专制,回到先秦的儒家与道家。关于这个问题,学者难免各有所见,那么不妨再来营造一次诸子争鸣的盛况。

当然,在源远流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从起源到流变的重要材料。所谓以儒家为主,是说关于《易经》、《书经》、《诗经》、《礼经》与乐论的诠释,皆采取儒家观点,同时也侧重介绍孔子、孟子等先秦儒家的学者与经典,兼及朱熹与王阳明。所谓以道家为辅,是说充分发挥老子与庄子的思想,旁及其对道教与佛教的影响。至于《山海经》与墨子、韩非等思潮,也附带作一介绍,使国学的架构虽未能全面兼顾,亦可稍显完整。总之,我们今天谈国学,所侧重的是它对人生的启发,并且是正面而积极的启发。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