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道教的九大经典书籍
道教的九大经典书籍

道家经典——《道藏》

《道藏》者,道教一切经书之总集也。夫生天地,和阴阳,包囊万物,亘古不易者,道也;弘道德,正纪纲,成就仙业,利乐群生者,教也。总而谓之曰经,聚之于室曰藏。诵经者足以劝善植福,聚藏者足以积德累功。仙真圣人所以美教化,移风俗,自度而度人者,莫不以经教为津梁也。

一般认为,将道书收集整理,编成丛书,从东晋就已经开始,但多数已经流失。现存的早期《道藏》是由明成祖永乐四年,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及其弟张宇清奉诏主持编修的《正统道藏》。后来继续编撰的还有《万历续道藏》,《道藏辑要》等。

1996年起,由张继禹道长主持编修《中华道藏》,以明代正统、续《道藏》为底本,保持三洞四辅的基本框架,对三洞四辅以外的经书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归类,共分七大部类。有《三洞真经》、《四辅真经》、《道教论集体》《道教众法》、《道教科仪》等,每一类还有其他分类,真是包括所有道教典籍。

道家经典——《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老子五千文》。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老聃)著。《吕觉·不二篇》汉高诱注释:老子西游,函谷关尹喜请为著《上至经》五千言,即此书。旧题西汉河上公《老子章句》将其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名《道德经》。

《道德经》本为先秦道家的代表作,汉末张陵创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祖,以《老子五千文》为教典教诲道徒,并作《老子想尔注》,以宗教的观点解释《老子五千年》,自此成为道教的基本经典。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宝典,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无论对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还是对于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义也日渐显著。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

道家经典——《文始经》

《文始经》全名《文始真经》,又名《关尹子》或者《关令子》。今见之《关尹子》,乃是唐宋间人托名之作。此书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以及思想认识水平,批评了修道人中的种种邪迷丑恶,指出了一条超越自我而进入精神绝对自由王国的光明大道。作者采用《道德经》的笔法,言简意赅地阐明了宇宙和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根本规律,针砭时弊,表扬大道;揭示真理,拨迷正误,有益于众生多矣。英国著名科学思想家李约瑟先生曾经在他的《中国科技思想史》中大量地引用了《关尹子》一书中的观点和论断,评价甚高。

全书共分九篇,各有所侧重。书之所以分九篇,乃是因为道家重视阳数,而九正是阳数之极。老子《道德经》便分成八十一章,正是重九之数,所以《关尹子》则取法为九篇。《关尹子》之所以为道教的代表经典,是因为它不仅有理论的突破,更有实践的总结,既有宏观的论述,又有微观的把握,加上牛道淳的注解,更能让人们明白宇宙和人生的根本规律,并且依法修行,从而合乎大道,顺其自然,得其自由。

道家经典——《庄子》

《史记》用寥寥几行字介绍了庄子,说他著书十余万言,大抵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箧》等篇,都是用来攻击孔子的学说,从而辨明老子的主张的。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被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道家经典——《阴符经》

《阴符经》,全称《黄帝阴符经》或《轩辕黄帝阴符经》,也称《黄帝天机经》,总共只有300多字,作者无法考证。据说《阴符经》是唐朝著名道士李筌在河南省境内的洛阳嵩山少室虎口岩石壁中发现的,此后才传抄流行于世。根据李筌对本经典的解释著作《黄帝阴符经疏》,可以把它的内容概括为两个部分:

首先讲述观察自然界及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天性运行为自然规律,人心则顺应自然规律;其次阐明了天、地、人生杀的变化情况,人的生杀之气的和收,应与自然同步,才能把握好事物成功的机遇。然后,阐明人后天禀性巧拙的生成和耳目口鼻的正确运用,主要效法自然五行相生原则,修炼自身。

吕坤的注序云:“《阴符经》必非黄帝语,然亦非汉唐以后人所为,其言词造化精微,极天人蕴奥,契性命归指。帝王得之以御世,老氏得之以养生,兵家得之以制胜,术数家得之以成变化而行鬼神,纵横家得之以股掌人群。此书可以指导人们的方方面面,不失为一部千古奇书。”它更充满了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均各以对立面为前提,相互转化。“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历史上,《阴符经》与《周易》、《老子》并列为先哲的哲学经典,“阴符”二字就是“暗合”的意思。

《阴符经》有许多关于养生的论述。如“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又有,“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沉入水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它在暗示,天与人相通,练习者要排除贪欲,从水火之道趋脱,着意于阴阳自然之道。此经还有朴素的唯物论思想,认为自然法则不可违背,却可以认识和利用,“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又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是第一性的,“心生于物,死于物。”

道家经典——《列子》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今本《列子》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来看,可能是晋人所作,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成的,晋张湛注释并作序。

《列子》里面的先秦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中不乏有教益的作品。如《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知识技能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只学到一点就满足了。又如《承蜩犹掇》(《列子·黄帝》)告诉我们,曲背老人捕蝉的如神技艺源于他的勤学苦练;还有情节更离奇的《妻不识夫》(《列子·汤问》)说明一个人是可以移心易性的。

道家经典——《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又被称为《参同契》,东汉魏伯阳撰。魏伯阳其人,正史无载。宋曾《道枢》卷三十四称魏伯阳为字,名魏翱,自号云牙子,汉代人。古籍中最早提到魏伯阳及其著述《参同契》的是葛洪的《神仙传》,据其记载,魏伯阳吴人,本是高门之子,性好道术,不肯做官,闲居养性。作《参同契》、《五相类》,其学说虽似解释《周易》,其实假借爻象以论作丹之意。

道家经典——《悟真篇》

张伯瑞著有《悟真篇》、《金丹四百字》、《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等,均收入《正统道藏》;另有《奇经八脉考》,收录于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濒湖脉诀》中;还有《紫阳真人语录》,收入佛教《大藏经》内清雍正帝御选语录中。近人陈撄宁评曰:“紫阳师一刀兵吏耳,彻悟后,居然能用非常手段,斩绝尘缘,不可谓非大智大勇矣!”

《悟真篇》自序所言涉猎三教经书,以至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之本。除《金丹玄旨》直接得魏祖心传以外,尚有《悟真篇》外集,深契达摩最上一乘之妙道,久已收入佛教禅宗语录内。性命双修之学,至师始集大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悟真篇》用诗词形式总结了宋代以前的内丹修持之道,仙宗视为丹学正脉。张伯瑞被道教尊为紫阳真人,奉为南宗第一祖。

道家经典——《还丹复命篇》

《还丹复命篇》为薛道光所撰。此篇共收五言律诗十六首,七言绝句三十首,《西江月》词九首,又附七绝一首,以及《丹髓歌》三十四首。卷前有薛道光于靖康丙午年(1126)作还丹复命篇序,略述自己学道之经过及金丹要旨。 自云学道多年,未遇真传,在宣和庚子岁年(1120)得至人口诀:

“大道之祖,不出一气而成变,喻之为日月,名之为龙虎,因之为阴阳,托之为天地。一清一浊,金木间隔于戊已之门;一情一性阴阳会聚于生杀之户。采二仪末判之气,夺龙虎始媾之精,大于黄房,产成至宝。别有法象枢机,返还妙用,长生秘诀毕于此矣。”

故而依师口诀,写成五律十六首,以表金丹十六两之数;七绝三十首,以应三十日(一转)之功;《西江月》词九首,应九转之法。此篇可以看作薛道光本人的内练体会及其经验总结。《修真十书》收录之。 此篇宗承张伯瑞《悟真篇》,论及内丹学理及采药、抽添、火候等要点。认为内丹药物就在身中,真正功夫就在片刻。

《西江月》有云:“竹破须还竹补,人衰须假铅全,思量只是眼睛前,自是时人不见。”又云:“长生妙药在家园,一饷工夫便现。”其说大略以先天一气为丹本,真铅真汞为药物,龙虎交腾为锻炼,以凝神入气穴为下手工夫,认为修道在于浊中取清,如云“烟花柳陌头头是,秽浊馨香任所需。”论述丹法,《丹髓歌》较为分明。

道家经典——《中华仙学》

《中华仙学》分为四编:第一编《仙学实证》,第二编《仙学理论》,第三编《诗歌杂抄》,第四编《仙学专著》。第一编《仙学实证》,包括乾道(即男子)修炼和坤道(即女子)修炼两大部分,主要是陈撄宁答复全国各地读者之问道函,内述做功之各种情况,居于功法部分。其中女子丹法占有相当比重,体现了丹道男女平等的原则。

第二编《仙学理论》,主要是陈撄宁和他的同道、学生等人所撰之修道论文。属于功理部分,陈撄宁的仙学思想多在其中体现出来。第三编《诗歌杂抄》,包括各种诗词,多有陈撄宁先生之批注。

第四编《仙学专著》,包括陈撄宁所著之《黄庭经讲义》、《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诗注》、《灵源大道歌白话注解》等,及其他人所做丹经注释。注本浅显易懂,较历代丹经注释颇为明晰。 本书体现了陈撄宁所倡“仙学”的基本思想。他在继承传统丹道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构筑了适应时代发展的“仙学”理论,从而发展了道教的丹学。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