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刘寔为什么说钟会邓艾都会死
刘寔为什么说钟会邓艾都会死

刘寔在三国这段历史当中,名气不算特别的高,可能很多朋友都是第一次听闻这个名字。那刘寔是因一事出名,他在邓艾、钟会讨伐蜀汉前夕,成功预测出,倘若蜀国被灭,那邓艾和钟会就都回不来了。听上去有些玄乎,但事实的确如此,难道刘寔真有预知未来的本领?可能过程有些夸大,不过刘寔的确是一个比较有远见的人,有关他的故事,下面就来了解一番吧。

1、刘寔是谁

刘寔是汉章帝(东汉第3位皇帝)第5个儿子刘寿的后代。参考刘备的出身,皇亲国戚也未必一定锦衣玉食。刘寔就属于这类。

他的父亲还在斥丘县当过县令,但家庭依旧贫苦。

刘寔小时候只能靠贩卖牛衣(牛过冬御寒的织物)来养活自己。不过他非常好学,即使在市集上练摊,口中也不忘背诵诗书。

待到成年,他不仅知识广博,而且品德高尚,被当地推举孝廉的官员举荐,但刘寔偏偏不去。在隋代以前,举孝廉是平民阶层唯一的上升通道。

刘寔放弃了推荐,却不代表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他以小吏的身份跑到洛阳,硬生生凭借自己的才华逐步升迁,最后历任河南尹丞、尚书郎等官职。

魏国伐蜀那年,他正好是司马昭的军事参谋。很多人认为伐蜀太过冒险,不免忧心忡忡,四处打探到底胜算几何。刘寔看到同僚的焦虑,微笑着说出了文章开头的那句话。

众人不解,问:钟会和邓艾二位将军为何回不来呢?

刘寔笑而不答,但事实证明了他的先见之明。

2、崇让论

刘寔之所以精准预判了钟会之乱,就是因为他看到了“九品中正制”的缺陷。

九品中正制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从基层为曹魏政权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其核心思想与汉代的“举孝廉”政策类似,是隋朝设立科举制度之前,中原政权最重要的官员选拔制度。

但无论是九品中正制还是举孝廉,判断人才的标准取决于官员。而中国又是人情社会,如果官员在举荐人才的时候夹杂了私情,势必会造成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情况。

有感于此,刘寔写出了颇有政治理想主义色彩的文章——《崇让论》。他认为当下的推荐制度并不完善,被推举者的德行与学识是由推举官员说了算的,不能完全代表真实水平。

而且极容易造成裙带关系泛滥,让有才华有道德的人被迫日益减少。那么如何进行完善呢?以刘寔的眼光当然不会想到几百年后可以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他提出的改善之法就是:让!

“让”字的归根结底还是风评,一个人的才华与道德水平不由推举官说了算,而是由大家说了算。当职位出现空缺时,朝廷肯定会指定人员进行填补,那么这个被指定的人就要推辞不做。

在推辞的同时,这个人还要举荐一个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目标。继而是第二个被指定的人员推辞、之后是第三个……一圈下来,同僚推举次数最多的那个人说明德才兼备,可以胜任此职位。

这种方式保证了每个职位都是由众望所归的人来坐,保证了公平、公正、公开。

以刘寔的标准,钟会就处于及格线之下。钟会有学识,但为人高傲,做事心狠手辣且腹黑,得不到同僚的认可。这样的人独自在外统领大军,出事是迟早的。

事实证明,刘寔对钟会的预判十分精准。首先,蜀国灭亡完全是邓艾奇袭之功,这对于主统帅钟会来说难以忍受;其次,作为司马懿的好学生,他对司马昭并不服气,认为自己手下兵力与姜维合在一处,完全有反叛的底气。

而司马昭对于钟会也不是完全信任,否则就不会亲率大军驻扎长安,甚至还要亲临成都。

最终,钟会反了。

3、意外的结局

从邓艾灭蜀到吴国灭亡,刘寔的仕途一直比较平顺,一度做到了尚书。只可惜,他对儿子的教育比较缺失。他的儿子刘夏因为受贿被判刑,牵连到刘寔,后者因此被免职。

几年后,刘寔被启用为大司农,没过多久再次因为刘夏犯罪而被免官。直到晋惠帝执政,刘寔成为了太子(司马遹)老师,自此官运又一次亨通。

在这里,就不得不说说他的得意之作《崇让论》了。这套“谦让”的理论太过理想主义,在现实中根本没有办法施行。更具讽刺意义的是,甚至原作者都会被“谦让”搞得痛苦不堪。

公元307年,年近90的刘寔被皇帝任命为太尉。此时的刘寔已在家养老,就想图个安静。前几年发生的“八王之乱”中,乱兵将正在告老还乡途中的刘寔一家洗劫一空,他的一身老骨头差点死在半路。

得知皇帝重用的消息,刘寔赶紧谢恩,并坦言说自己年岁大了,实在是不能为国家工作了。可是新皇帝司马炽的想法比较多,他认为这是刘寔的谦让,毕竟老先生是《崇让论》的作者。

拒绝吧?不给皇帝面子。接受吧?自己未必还能活几天。刘寔在矛盾中反复煎熬,不惜花重金托朝中的关系向皇帝说明情况。

司马炽在群臣的反复劝说下才明白,“推辞”并不是刘寔的“谦让”,而是真的想推辞。这才作罢。

公元310年,刘寔逝世,时年91岁。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侃大山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