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被流放到朝鲜的陈友谅之子陈理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被流放到朝鲜的陈友谅之子陈理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中国皇帝的一些奇怪的事情,比如说这个中国皇帝有被流放到其他地方的,比如说陈友谅之子陈理好像就被流放到了高丽国也就是这个韩国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去了高丽之后这个陈理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有感兴趣的网友一起来试试吧!

说来朱元璋也算个挺奇怪的皇帝,你说他仁慈吧?跟着他打天下那帮老兄弟善终的确实不多。可你要说他残暴吧?对待曾经的敌人他还算挺厚道,而且威胁越大的敌人他就越厚道。

在朱元璋得天下的过程中,对他威胁最大的不是蒙元,而是陈友谅,这个渔民出身的义军领袖一直盯着朱元璋打,数次把他逼入绝境。可是鄱阳湖一把大火又击杀陈友谅后,朱元璋并没有赶尽杀绝。

陈友谅的儿子陈理投降就投降了,陈汉府库里的财物任他挑选,不止封陈理当归德侯,还把陈友谅的老爹也封侯,陈友谅活着的兄弟全封伯爵,最夸张的是战死的陈友仁被封康山王,让官员立庙祭祀。

年幼的陈理来到南京后一直闷闷不乐,没事儿就和明玉珍(明夏政权皇帝)的儿子明升一起吐槽现状,很有点对现实不满的意思。这要是隔十年后的朱元璋,估计这两条咸鱼全家小命都难保。

可洪武四年的朱元璋却说:“这就是小屁孩才犯的错,恐怕以后要有小人挑拨,让他忘了我的恩赐,还是让他远离京城吧”。其实这个举动说不上是发配,更像一种眼不见为净,为了这事儿朱元璋还特意给高丽王写了道旨意。

从旨意的内容看,首先可以确定朱元璋没啥文化,那大白话根本不需要古文功底就能看懂。其次可以确定他对陈理和明升的处置确实不是发配,因为朱元璋原话是“不做军,不做民,闲住,他自过活。”

而且在旨意的后面朱元璋还特意强调,他俩肯住下就留着,要是不愿意住了再给我拉回来。这道圣旨在我们这边的史料里没有留存,大抵是太过影响明太祖的光辉形象,好在半岛那边的保留了下来。

洪武五年阴历五月十九,陈理和明升抵达王京,高丽恭愍王显然是个奸商,朱元璋给了他纱、罗、缎子共计四十八匹,丫只随手给陈理苎布九匹,这心简直黑到不见五指的地步,难怪被手下砍了。

无论如何,陈理就在那边住了下来,名义上叫个陈王,实际里穷如败狗。高丽变成李朝后,历代国王都给他点赏赐,但也没啥值钱东西,倒是李朝太宗李芳远给他分的一块田地,让陈理能够继续生活下去。

这个陈汉政权的末代君主就这样在半岛生存下来,没人知道他的心情如何,没人知道他是否在某个不眠之夜眺望西南,也没人知道他对生活还有什么期许。他的幸运与不幸都在了那个半岛,没人为他立传。

永乐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陈理病死,年58岁,他的儿子陈明善向李朝太宗汇报了他死讯,得到米豆五十石、纸百卷,还有棺椁一副。若干年后,陈明善无后而终,这一支就此断绝。

最后附上朱元璋的大白话圣旨原文,大伙开心一下好了。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有图卡片记单词

微信扫码小程序
智能起好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