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开幕在即。报载,温家宝总理在这届世博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讲话,曾提到一百年前一位叫陆士谔的青年,他在《新中国》这部小说中,虚构了一百年后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的盛况。由此可见,举办世博会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
百年前的中国,外有列强压迫,内有贪官腐败,国弱民穷,惨不忍睹,有志于改变中国现状的志士仁人,都把希望寄托于将来。有人便选择了小说作为表达其美好向往的方式之一,而且都有关于万国博览会的描写,说明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举办万国博览会是国家强盛、社会繁荣的标志和象征。梁启超作于1902年的《新中国未来记》,成为此类小说的开山之作。
梁启超说,他想写这样一部小说已经有5年了,一直没能落笔,其原因就在于“身兼数职,日无寸暇,更安能以余力及此”?但这部作品对于中国之前途,却又大有帮助,不能不把它写出来,他于是想到了要用报刊连载的方式,强迫自己完成这部作品。就在他所创办的《新小说》问世之初,自第一期起,《新中国未来记》开始连载。但梁启超最终并没有完成这部小说,包括“楔子”在内,只写了5回。这也是当时许多类似小说的宿命,有人猜测梁启超何以中途辍笔,以为是他沾染了时下恶习,创作态度不够认真。其实也不尽然。数月之后,梁启超受康有为委托,应美洲保皇会之邀,游历美洲,10个月以后才返回日本。在这期间,他请了蒋观云维持《新民丛报》,文章、小说却没有时间再写了。这样看来,《新中国未来记》的短命,在梁启超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尽管如此,这部小说还是在读者中引起了一些反响。黄遵宪先生在当年写给梁启超的一封信中给予《新小说》杂志和那篇《新中国未来记》以很高的评价:“《新小说报》初八日已见之,果然大佳,其感人处,竟越《新民报》而上之矣。仆所最贵者,为公之关系群治论及世界末日记,读至爱之花尚开一语,如闻海上琴声,叹先生之移我情也。”他也指出了小说的缺点:“此卷所短者,小说中之神采之趣味耳。”他的评价应该说是很恰当的,小说采用“幻梦倒影之法”,第一回“楔子”便讲述公元1962年正月初一,南京举行维新五十年之大祝典,其时正值万国太平会议召开,各国全权大臣在这里签署太平条约,并向中国表示祝贺。前来参加庆典活动的还有英国皇帝、皇后,日本皇帝、皇后,俄国大统领及夫人,菲律宾大统领及夫人,匈加利大统领及夫人。其间,还在上海开设大博览会,梁启超设想的大博览会却不同寻常,“不特陈设商务、工艺诸物品而已,乃至各种学问、宗教皆以此时开联合大会。各国专门名家、大博士来集者,不下数千人,各国大学学生来集者,不下数万人,处处有演说坛,日日开讲论会,竟把偌大一个上海,连江北,连吴淞口,连崇明县,都变作博览会场了”。于是引出孔觉民老先生演讲“中国近六十年史”,又引出黄克强的故事来。如此“一起之突兀”的开场,有学者指出:“明显得益于美国乌托邦小说《回头看》与日本政治小说《雪中梅》。”
其实早就有人说过,这篇所谓小说,纯是为了梁启超要阐发他的政治理想和见解,穿插几个人物于其中,里面最精彩的部分,却是黄克强与李去病关于政见的长篇辩论,整个第三回,写了一万六千余字,只写这一件事,翻来覆去的辩驳,你来我往,四十四次,在小说写作中也算作“至是而极”了。这显然根源于梁启超对于小说的认识,他的《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开宗明义便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他提出“小说界革命”,无非是要保留小说这种叙事方法,而置换新的内容罢了。在他看来,小说也只是他所从事的新民,即国民启蒙运动的一部分,是服务于这个大事业的。他并不知道,新的内容也需要新的叙事方法。
但细读这部小说,我们却可以发现梁启超思想演变的轨迹。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曾一度倾向革命排满共和之论,对此,康有为不以为然,屡次责备他,还有过很激烈的争吵。其后,梁启超赴美考察,得出美国式民主不适合中国国情的结论,转而鼓吹君主立宪,这种“不惜以今日之我,难昔日之我”的精神特征,也被他写进小说之中。尤其有趣的是,小说中做了大中华民主国第二代大总统的黄克强,数年之后,竟出现在现实生活之中,即与孙中山共创同盟会之黄兴是也!
(资料来源:《北京青年报》,2010年3月20日天天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