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清末放垦与鄂尔多斯东南缘土地沙化问题
清末放垦与鄂尔多斯东南缘土地沙化问题

     鄂尔多斯高原处气候敏感的农牧交错过渡带。第四纪以来严酷的生态条件对人类的生存具有显著的限 ,而人类的开发活动也不时地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认识和揭示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规律,是边疆开发史研究的重要任务。笔者旨在考察清代对鄂尔多斯地区放垦基础上,探讨人类开发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探讨土地沙化的原因。 

  

 

  

    清前期在 古地区实行封禁政策。初期严厉.康熙间一度 弛,乾隆、嘉庆朝复又加强封禁力度。然随着内地土地兼并的加剧,小农破产,流民日益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加之 古王公为获取地租,私自招垦。容留内地民人开垦 地,甚至“乞发边内汉人与 古人一同耕种”[1](康熙三十六年二月乙亥)。清政府的封禁政策不得不在事实上逐步放宽。  

    自康熙至同治、光绪,土默川和伊盟后套黄河改道所淤出的沃土,已先后“宫垦”或招民垦殖,尽管开发较早、力度较大,但这一带生态环境好,至今尚是内 古西部地区的粮仓。  

    在生态脆弱的鄂尔多斯地区,清初对延绥边墙以北的毛乌素沙地一带严格封禁,规定边墙以北,南北五十里,东西千 里为“禁留地”。既不 汉人越界种田,也不许 人放牧。康熙三十六年(1697),因鄂尔多斯右翼中旗贝勒奏请开边,允汉人进入,遂开禁垦之例。康熙五十八年(1719),恐 游牧地狭窄,又规定界址,有沙者以三十里为界,无沙者二十里为界,次年,山、陕连续两年荒歉,“百姓有流离者”[1](康熙五十九年五月辛己),于是, 令民人租种,出边垦种的人数愈加增多。雍正八年(1730),以原禁留地五十里为界,在旧界外再展二、三十里。乾隆元年(1736),和硕庄亲王议 古情愿招民越界种地收租取利者,听其自便”后,“内地民人以口外种地为恒产, 古亦资地租为养赡”[2]( 3,舆地志)。同年,榆林、神木等处边口,“越种 闲套地约三、四千顷,岁得租粮十万石”[3](乾隆元年三月丁己)这样,内地汉人便大规模地涌入。乾隆八年(1743),各旗贝子等以民人种地越出界外。游牧窄狭等情呈报,乾隆帝令立永远章程:有于旧界外稍出二三十里,仍旧耕种,出界五十里外,将种地民人收回。五十里内,给予空闲地亩耕种[2]3,舆地志)。道光十七年(1838),牌界内再次招民租种。进入禁留地开垦的农民,往往突破清政府规定界线,到黄河附近水草丰美的地方,开渠种田。“自清康熙末年,山、陕北部贫民,由土默特渡河南西,私 人租地耕种,而甘肃边氓亦逐渐垦殖于是伊盟七旗内,凡近黄河、长城处均有汉人迹”[4]P219)。  

    不过同治、光绪以前,控 移民数量,不 长期居住,不 人结婚,不 携带 眷等禁令长期右在,因而内地农民出边耕种的数量较少, 围较小,且未深入腹地。从总体上讲,尚在土地承载的临界 围以内。 

    清末放垦,宣告 清政府对 封禁政策的彻底破产。清末放垦的实质是牺牲 古利益。用开垦 地所得,以清政府与 旗分成押荒银和升科地租的方式,聚敛金钱,企图摆脱财政危机,以支付庚子赔款,筹措军饷,达到挽救其濒临灭亡的目的。清末放垦10年中,在内 古西部地区放垦土地,共计87[6]。此数字不包括纯屑清丈、整理的已垦熟地归化城土默特旗地及达拉特旗后套永租地、渠地。实行总管 的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土地直屑于清廷.在禁垦的同时,多垦 殆尽,已升科征賦,清末放垦主要在于清丈。而实行扎萨 的伊 昭盟旗地的报垦和清丈。是在清初以来私自招垦的基础上,由政府重新与 旗分成押荒银和升科地租,因此成为放垦的重点。 

    昭盟清末放垦10年,大多集中在黄河及其支流沿岸.水草丰美之地。尤以杭锦旗、达拉特旗为多。加上纯屑清丈的达拉特后套永租地、渠地等27顷。上述地区至今仍多为富庶的农产区.对土地沙化影响不大。与山西、陕西、甘肃交界的南部五旗,报垦的多是沿边地带,这一带处毛乌素沙地及其缘边地区,沿边各旗清丈放垦地亩多限 在清初开禁以来私垦 围内。随着沿边各县农民不断涌入.逐渐突破上述几次划界的限定。与 格尔旗东邻的山西河 县及南邻的陕西府 县民人,已进入 旗禁留地以北,东西长120里,南北宽15里的黑界地垦种。光绪二十九年(1903)八月至三十一年(1905)二月,奏放 旗五段地,西起水坑博罗鄂博,东到黄河畔,东西横亘二百一二十里。南北宽七八至十 里不等,共1588顷。由河 、府 县管辖。光绪末年。郡王旗沿边宽三百 里。东西长一百七八十里的土地已被府 、神木等县的民人开垦,称新旧牌子地。光绪三十二年闰四月,续报黑牌子地。南起神木边墙,北到光绪二十八年报垦地的南界。东西宽一百 里,南北长一百六七十里不等。加上东边和东南两段地,即灶火地、盐道地,共放9639顷,由东胜厅管辖。扎萨 旗放黑牌子地,东至郡王旗,西到乌审旗,北至喀拉牌止,南界边墙。南北长约一百二三十里,东西宽约七八十里不等。连同一半万寿地,共放2 183顷,由东胜厅管辖。乌审旗旧牌子地。即黄河以西什拉乌素河与陕西靖边、怀远(横山)县的地段,另有一半万寿地,共1988顷,属东胜厅管辖。鄂托 旗光绪三十年二月,先报垦 西部黄河支流灌溉土地1000顷,三十一年六月为 赎回押给教会的土地,又报垦 瞪口南岸的察汗托辉等地。到三十三年,将位于黄阿东岸的陶乐湖滩渠地,红崖子等地175顷地也予以放垦。自光绪三十一年二月至宣统三年止,放五堆子、陶乐湖滩、庙滩、月牙湖等地共20193亩。同时,又放垦喇嘛庙的召庙地、香火地,如王爱召放垦1267顷土地。伊 昭盟从光绪二十八年(1902)至三十四年(1908)6年放垦中,包括各种名目被开垦土地共22314 [8]( 一,P219224)。贻 革职后,伊盟、乌盟又续放3300顷。其中乌审旗2000顷,乌拉特中旗860 顷,乌拉特后旗270顷。总计清末新政10年,在内 古西部地区放垦土地87[6]。其中,伊盟毛乌素沙地周围占很大份额。 

    上述10年放垦,对毛乌素沙地东南沿边地区很可能造成土地沙化影响。据《陕绥划界纪要》资料统计[10]456),沿延绥边墙的府 ,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各县流入开边的民户为17148户,开垦滩地1330032顷,沙地2418834顷,沙地开垦量大于滩地近一倍左右,二者共计3748866顷。这一数字虽不尽 确,但明显高于沿河的杭锦旗、达拉特二旗。张鹏一说(毛乌素沙地)自东 西大约“明沙、扒拉、碱滩、柳勃概不易垦外,其草地仅有十之二、三,再与 人游牧之地必留一、二成,可垦之地仅110,兼以土高天寒,地瘠民贫。势不能垦”[7],在近四万顷的被开垦的土地中,35的土地是连张鹏一都承认的不能垦殖的沙地。据《陕绥划界纪要》的资料统计滩、沙地数量及开边民户数字,平均每户耕地 积达220亩之多。以当时生产力和种植水平,显然是极粗放的广种薄收。在极不 宜垦殖的沙地中,广种薄收,必然会随时撂荒。而撂荒地是最易引起沙化的土地。清末沿边如此大规模地掠夺式开垦,势必对鄂尔多斯东南部地区土地沙化,起到一定的诱导和促进作用。 

 

 

  

    土地沙化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不 理的人类活动与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造成的沙地活化或古沙翻新与地表物质粗化。表现为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地表呈现类似沙漠景观的土地退化。土地沙化是荒漠化的主要类型之一,其实质是一种环境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自然的作用,也有人为的因素,而这个过程又是连续的、渐变的过程。清代开发对内 古西部地区土地沙化的影响,主要在鄂尔多斯地区。该地区土地沙化发生、发展,有其特定的自然条件。第三纪末、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隆升所造成的生态脆弱性,是该地区易于发生土地沙化的根本原因。 

    土地沙化是以丰富的沙源和长期干旱、大风频繁、风力侵蚀等气候条件为前提的。鄂尔多斯地表物质基础是第四纪 散沉积物,尚有库布齐、乌兰布和沙漠及毛乌素沙地为第四纪的古风成砂的沙源。它们是青藏高原隆升后干旱气候的产物,构成 现代风成物的物源。地层中埋藏的古风成砂记录表明,毛乌素地区至少在中更新世就已经存在大片沙漠[11]。或曰至少是从第四纪早更新世后期以来逐渐形成和演变来的[12]。库布齐及乌兰布和沙漠也都主要形成于地质时期[13]。这些第四纪的古风成砂堆积物,构成丁现代风成物的物源;是该地区易于发生土地沙化的主要地质根源。 

    气候及其引起的降水量的变化、植被覆盖度.也是直接影响本区风蚀沙化和土地沙化的主要因素。第三纪以来。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其特殊的热力作用、阻挡作用和分流作用,使隆升前的行星环流 统发生丁转换,导 丁东亚季风 统的形成.也使西伯利亚一一 古冷高压 统加强,北方干旱气候的持续加剧和偏北干冷气流的增强,使动植物也发生 巨大变化[13]500年来,干旱是主要趋势。包括元明时期的暖干和明清的冷干,近代以来温和偏干[14] 

    明清时期,在持续干旱环境演变趋势下,内 古西部地区旱灾频发。明代内 古地区旱灾频率为486%,清代旱灾为52%。近500年来8次大旱灾,即14801484年,15181524年,16281633年,16791683年,18361840年,18751875年,18911892年,19261929年,有7次是发生在明清时期;有7次都是连旱4年以上[15]。另据18771892年近百年我国北方环境脆弱地区降水变化研究,33次干旱年中有23次出现大 围的干旱,特别是187718781891年等为强干旱年,干旱 围超过65[16]。据树木年轮宽度重建包头地区254年来降水情况分析,自1742年以来,254年间27月降水在50毫米左右的年份就有30年之多。重建图反映的历史上几次特大春至初夏连旱的年份有17471839184018771878189118921900等年段:68月上旬降水量重建图干旱时段主要年份有174817641779179918111813183318511862186918911913等年段[17],较严重的早年68月上旬重建值,基本都低于平均值16718毫米。如1758年为8157毫米。《山西通志·荒政纪》载,乾隆二十三年(1758),归化城上年收成欠薄,今岁春夏雨水稀少,播种不能长发,连次改种。沿边一带七月以后号闻得雨泽未能普遍沾足。光绪三年(1877),北方特大旱。《清史稿·食货志》载“光绪初年,直隶、河南、陕西、山西迭遭旱灾,饥民死者近万人”。《靖边县志》载:“民啮草根,继食树皮, 而俱尽,又济之以班白土,或割饿殍臂以延残喘,甚有杀生人以供餐者。”[18] 

    上述数据测定和文献记载相印证表明,明清时期干旱及旱灾是研究区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少雨,直接影响 植被覆盖率。据晋陕 接壤区环境动态监测研究显示,距今500250年这一带植被覆盖度为36%—32[19],而19651955年是100年尺度相对湿润段,植被覆盖覆度为43%一39%。可见降水量的多寡是研究区植物生长和植被覆盖度的主要限 因子。笔者考察,研究区雨水多时,草场见绿。雨水少时,草木即会枯干。自然植被的韁盖度及降水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研究区的风蚀沙化。 

    此外,研究区还具有“风旱同季”的气候特征。明清时期,鄂尔多斯高原主要时段处于风成砂和黄土沉积的干草原一一荒漠草原气候控 下,干冷多风。风沙期正对应于干旱期,易使砂质物质组成之地表体现出风沙作用产生的风沙地貌。风力作用在该地区非常普遍。因此,如果只具备 丰富的沙源和干旱的气候,只是产生沙漠化的条件之一。没有以风为主的自然营力的作用,古风成砂虽有暴露,也只是以星点分布,而不 连成片。事实上,这一地区≥ 5m s的起沙风年出现次数为853711次,而且主要集中在干旱的春季[11]。干旱多风,大风频繁,使研究区风力侵蚀非常严重。地表物质多为风积物,残积物等,大风造成就地起沙,从而为风沙活动和运移创造 条件。据研究区风力侵蚀土壤的现状研究统计,鄂尔多斯地区造成明显危害的风蚀 积达7924%,而且以Ⅱ、Ⅲ级所占比重最大,达到4237%,而鄂托 旗、鄂托 前旗、乌审旗、杭锦旗、伊金霍洛旗都达到80%以上,造成明显危害的 积也都高过75%以上。处在毛乌素和库布齐沙区的各旗县,土壤风蚀沙化 积相对比较大[20](P194) 

    研究表明,明清较现在更为干冷,自近代以来温和偏干,伴随多风气候。流沙的发展自不可免。特别是明代,自15世纪初气候转干寒,大风频繁,毛乌素沙地不断扩大,到16世纪,已固定的沙丘、沙地活化起来。成化七年(1471)七月,当巡抚延绥都御史 子俊建议修 东自清水营紫城寨,西至宁夏花马地营边墙时。反对意见颇多,其中有人认为延绥“境土夷旷,川空居多,浮沙 垣,恐非久计”[21]178),反映当时毛乌素沙地南界已达明边地。边地一带已是流沙弥漫。成化十年(1474)延绥边墙修好到万历时,“中路各堡,地多漫衍,无险可恃……沿边城堡风沙日积渐成坦途。则历年沙壅或深至二三丈者有之,三四丈者有之。且黄沙弥望, 壅。数日之功不能当一夜之风力”[22]( 447)。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榆林卫中路“东至常乐堡起,西至清平堡止”(今榆林靖边之间)。“俱 平墙大沙,间有高过墙五七尺者,甚有一丈者”。万历年间不过30多年时间,流沙发展如此之猛烈。积沙已没过城墙,有的2 3,甚至有20多米[22]448)。可见当时明长城沿线流沙活动猖獗是 助干旱条件下的风力运移所 20世纪70年代,该地区沙漠化程度加剧,同样是在干旱气候背景下, 助风力演化而成的。由此看出。无论是冷()期或暖期,只要干旱程度达到或超过临界值,并且持续一定时期.在风旱同季的气候特征下,都会促进或加速土地沙漠化的发展。 

    以上分析可知,鄂尔多斯地区地表富沙的 散堆积物和沙漠、沙地是地质时期形成的干旱气候的产物。它为土地沙漠化提供 丰富的沙源。清时期持续干旱和风沙同季的气候特征是土地沙化产生的前提条件。受风力作用,暴露地 的沙丘和散沙就地起沙, 风扬沙、经风力运移形成流沙,从而导 沙化土地的扩大。就地起沙是该地区土地沙化的发生机  

    在上述自然因素的背景下,清代人类的开发活动对鄂尔多斯地区,特别是毛乌索沙地的土地沙化起 一定诱导和促进作用。其开发进一步加重 对该地区地表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性,使原本脆弱的生态更为脆弱,一定程度上加剧 土地沙化的步伐。主要表现为: 

    ()粗放式的土地经营方式一定程度上诱导加重 鄂尔多斯生态脆弱地区和毛乌素沙地部分地区的土地沙化 

    受封建 度和生产力的 约,以及传统以农为本观念的影响,清统治者和厉代一样,都从维护其统治利益出发,不同程度地奉行移民实边的边疆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行,限 对土地资源的正确利用。这是造成鄂尔多斯某些生态脆弱地区土地退化及毛乌素沙地南缘部分地区沙化的主要社会趋动因素。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清统治者垦殖政策的不稳定性,开发利用的不 理性、盲目性,加剧 由于生产力低下。粗放式掠夺经营对脆弱生态的破坏。清代从康熙朝即开始表现出封禁政策的不稳定性。至中期时弛时禁.直到清末彻底放垦,造成大批内地流民、移民在研究区无序的开发。加上内地日益严重的人地矛盾等客观因素, 古王公为得租之利,内地民人为生活所迫,将 宜耕作的土默川、河套地区肥沃之地垦 殆尽。 

    与此同时,鄂尔多斯东南边地本不宜农耕的毛乌素沙地一带滩地、沙地也被大量开垦。掠夺式地粗放垦种.破坏 原本疏 的沙地土壤表层结构,使之更加 散;破坏 贫瘠土壤有机质的养分平衡,使土壤肥力下降。正如《归绥县志·经略志》所载,这一带“地广人稀无从得粪,以沙地而无粪培,耕种久则地力乏,往往种而不生,必须歇一二年后,始种一年,方能收获”而“口外粮户净是客民,未编户籍,有利则认粮而种地.无利则弃地而之他”[23](经略志附录),造成大片撂荒地。在这些弃耕的沙质撂荒地上,土壤肥力很难在短期内恢复。而且,粗放式耕作的旱耕地开垦数量,与土壤侵蚀程度呈正相关关 。如此往复,不仅诱发土地表层更加疏 ,也使原本地表富沙的土地 积不断扩大。更加速 风蚀蚕食土地的扩展。清末毛乌素及周边地区一部分可资:刊用的沙地,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叠加影响,逐渐变成裸沙,不但沙地本身难以利用,且流沙扩展压埋附近耕地草场,造成部分地区土地沙化。 

    ()无序滥垦滥伐,天然植被遭破坏诱发生态脆弱覆沙地区土地沙化 

    在全新世孢粉分析中,发现本区有榆、柏、油 等乔木花粉及中生性草本花粉,这表明,历史上暖湿期曾有过森林草原发育。然而由于恶化的自然条件和人为原因,出现 自然景观退化。鄂尔多斯中东部典型草原植被,经长期粗放掠夺式经营。加上原本粗疏的土壤质地和易侵蚀特点,肥力很快耗竭。而弃耕为主的游耕,屡屡另 新的草地,使大 积的自然植被为各种不同年龄阶段的撂荒地植被所取代,原始的本氏针茅草原破坏殆尽。其中在撂荒时间长,植被发育较稳定的地段上,形成 本氏针茅,达乌里胡枝子草原,并含有糙隐子草。在幼年期的撂荒地上以一年生草类占优势.但大 积分布的是耐表土侵蚀的百里香小半灌木群落,它是撂荒地演替的一个主要阶段,也是针茅草原破坏后所恢复起来的比较稳定的一个变型[24] 

    粗放的垦殖方式对土地抗风蚀性能的破坏,具有充分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包括长期地使植被盖度保持低水平,最大限度地清除土壤中的植物根 ,影响草原种组成分、产草量、盖度、根 生物量的严重退化。其中最重要的是草原植物根 的退化。庞大的植被根 ,特别是多年生、原生草原植被的根 是土壤保护机 的形成和持续发挥良好功效的根本保证。原生草原植被的根 因长期粗放的垦殖方式而遭到连续破坏,导 沙化土地上植被 沙生类型演替,则更诱导加速 土地风蚀和沙化的过程。这其中与清代的垦殖,特别是清末放垦有一定关  

    清代,人类开发干预与转为干冷及温干的气候条件相共轭。清初以来,与鄂尔多斯东南各旗相邻的山西河 ,陕西府 、神木、榆林、横山、靖边等县开垦的牌界地,至光绪年已远远超过清初限定的50里,有的甚至深入达200里。特别是清末放垦,沿延绥边墙的府 、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各县涌入开边的民户为17 148户,开滩地13 30032顷,沙地24 18834顷。沙地开垦量大于滩地一倍左右,二者共计37 48866[10]( 46,资料计算所得)。平均每户耕地将近220亩。如此掠夺式垦殖,造成大片的荒漠草原及草原化荒漠植被破坏。这些民户进入 地加大 原本脆弱的沙地土地的承载力度,除无序地自发开荒撂荒外,“多在野处以柳木为椽,以茅茨为草庵”[26]。他们盖茅屋、扎栅栏,所用燃料也以当地天然植物为原料,当时毛乌素沙地植被以蒿属、藜科为主组成偏干的风沙草原,散布有温生针 、柏和少量其它阔 木本植物[14]。于是,大量 、柏、沙柳、柠条、沙蒿被砍伐。仅以燃料烧柴计,每天每户若仅需5斤,那 17148户每天要伐85740斤上述植物,加上编柳条、挖甘草、割麻黄、掏马莲等,植被的破坏程度可想而知。 

    据测定,草地的风蚀比农田轻百倍。草地的植被根 交错,对于抵 风蚀,阻止风力吹扬地表沙粒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分布在毛乌素沙地的硬梁地上的灌木化草原群落,地表轻度覆沙,清代人类不 理的开发和掠夺式破坏,一定程度上使供植物生长的团粒结构破坏。加上风旱同季的气候特征。风大频繁,因而沙粒活跃,诱发毛乌素沙地及其边缘地区就地起沙,随西北风 东南局部地区扩展。可见,人类土地利用与自然土壤侵蚀关 十分密切,土地利用是否 理直接关 到土壤侵蚀和土地沙化的加速或减缓。     

    分析表明,清朝统治者为维护统治,出于政治经济目的实行的“放垦 地”、“移民实边”政策.是破坏鄂尔多斯部分生态脆弱地区的植被,诱使毛乌素沙地少量土地沙化的主要社会趋动因素;另一方 生产力低下、粗放式掠夺经营也破坏 鄂尔多斯部分覆沙地区的生态,促成 毛乌素沙地一部分地区的土地沙化。然这只是毛乌素沙地东南边沿的局部情况,清代放垦人为的垦 并不是 古地区草原沙化的主要原因。土地沙化是长期历史时期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 作用下,生态脆弱的覆沙地区人类过度利用或不 理的经济活动所诱发引起的。 

    清代,包括清末放垦,从总体看,无论是规模和强度,都没超过造成环境恶化的临界值。清末放垦只是开 近代以来,直到现代大 积垦 脆弱草原的先河。这里既有清末统治者、民国以后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时期造成的恶果,也有解放后人们对自然资源认识的盲目性,利用得不 理性,造成草原大 积的土地沙化。“以鄂尔多斯为例,1948年以前沙化 积为1 515万亩(包括毛乌索沙漠和库布齐沙漠)1977年沙化 积增加到5250万亩,1981年又增加到1亿亩。再如19581973年全内 古开垦土地1400万亩,造成1800多万亩的土地沙化。清末十年 古西部地区共丈放900多万亩。大部分是 宜农业种植的地区,河套农垦区占27顷,察哈尔两翼4顷,归化城土默特1顷。到1949年,全内 古的耕地 积为6497万亩,清末10年西部开垦 积只占1 7。因此,“把草原沙化的主要责任推给清末的垦丈是不客观,不公正的”[26] 

  

[     

[1]  清圣祖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  ()李熙龄.榆林府志[M].榆林府公署刻本内 古图书馆手抄本,道光二十一年(1841) 

[3]  清高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  潘复.调查河套报告书[M].北京:京华印书局,民国十二年(1923)本. 

 

 

(资料来源:《内 古师 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1期)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