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藏戏是以歌舞形式反映社会生活、以
藏戏演出的剧本称为“尺布雄” (khrab-gzhung) ,意思是“表演的内容”,相当于人们习惯上叫作“本事”的本。绝大部分的剧本都以“本事”的形式传抄行世,也有各地方以本刻印本流传。
藏戏在西藏自治区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省的藏族聚居地区普遍流行、
在漫长的农奴
名称 |
地点 |
主要演出剧目 |
现状 |
扎西雪巴 |
山南 |
苏吉尼玛、文成公主 |
成为山南藏戏闽主力 |
江噶尔 |
江孜 |
郎萨姑娘、卓瓦桑姆 |
参加日喀则地区藏戏团 |
迥巴 |
后藏拉孜境内 |
顿月顿珠 |
保持农村演出业
|
觉木隆 |
垃萨尼木境 |
苏吉尼玛、诺桑王子等 |
加入藏戏团,成为国营事业单位 |
宾顿马 |
山南乃东 |
诺桑王子、文成公主 |
保持民间、业
|
萨迦巴 |
后藏萨迦 |
文成公主、卓瓦桑姆 |
县藏戏团的主力 |
马塘娃 |
四川、巴塘 |
诺桑王子、卓瓦桑姆 |
在文化局领导下组团 |
结古朵巴 |
青海玉树 |
卓瓦桑姆 |
业务民间团体 |
拉卜楞 |
甘南夏河 |
赤美滚登 |
寺院业
|
这些剧团严格说来都是一些戏剧爱好者的组织,有的就是一种差投负担——戏差,另一些剧团是寺院中的青年僧侣组织起来的业
由于历史的条件所限,演员都没有进过专门的艺
既然是
二
从剧本、舞蹈、唱腔、服装和
根据几种剧目的演出底本上所标明的唱腔来统计,至少有二十种以上,男女老幼、音乐悲哀、激越回荡,各各不同,可划分为四大类:
藏戏
|
在剧中所表现的情绪 |
达任 |
表现欢乐、舒畅的心情 |
教鲁 |
表现愁苦、悲痛的心情 |
达通 |
一般性的叙事 |
当罗 |
感情变化、起伏迭宕 |
演出时,演员根据剧情的变化,时时更换唱腔,细
演唱时,有打击乐器伴奏,伴随者剧情的发展,演员边演边唱,另有一位专门旁白演员,藏语称为“雄桑肯” (gzhung-sangs-mkhan),意为“剧情述说者”,由他交代剧情的进展,一般
藏戏的唱腔和舞蹈动作也是相互配
舞蹈按姿势、节拍和动作可以分为六类,每一种舞蹈节拍、图形、手和是的要求不同。
列表如下:
舞名 |
样式 |
表演内容 |
顿达 |
由慢而快,跳动 |
出场进用 |
切仁 |
转半圈先右后左,
|
行进中用 |
恰白 |
手作
|
敬礼时用 |
格切 |
转整圈,环行 |
用于长途跋涉 |
德东 |
慢步 |
静场、休息时用 |
波尔钦 |
转大圈、双臂平伸地
|
武功、按艺 |
舞蹈动作是演员的基本功夫,由于造诣不同,功夫深浅,因人而异,许多特技演员的表演并不是每一个演员都能达到的。某此演员的“
藏戏的服装历来是
三
藏戏的演出,除
第一部分: “顿” (don)或称“温巴顿” (rngon-pa-don),是演出的序幕。目的是介绍全体演员跟观众见
第二部分:“雄”(gzhung),意思是正文、正戏,也就是演出的主要内容。大的戏码子上,一出戏要演两三天,至少也要演一整天。好在一般观众早已熟悉这些戏剧故事、情节,人们在这里再来看(听)戏不过是一种娱乐和享受,一种文化生活的调剂。人们可以闭着眼欣赏某一演员的唱腔,可以顺着舞姿欣赏其基本技艺和功夫。笔者见过一种剧本,是在演出时提供达赖喇嘛看藏戏对照翻阅的脚本。文词特别讲究典雅、唱腔
第三部分:“扎西” (bkra-shis)意思是“吉祥”是在正戏演完之后,举行的全体演员为观众、为地方祝福迎祥的仪式,也伴有歌舞。同时,接受观众和地方头人、富户的捐赠,形式是庄重的,心情是欢快的,观众和演员的心联成一片。
四
藏戏的起源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有一份手抄本的藏戏《云乘王子》 (rgyal-po sprin bzhon)的演出本,是雄顿多尔杰改编的,这位颇有名气的作者,在序言中说:
……往昔,我雪域之最胜成就自在唐东杰伯赤列尊者,以舞蹈教化俗民,用奇妙之歌音及舞蹈、如伞纛复盖所有部民,复以圣洁教法及伟人之传记,(演出) 来扭转人心所内,而轨仪殊妙之“阿佳拉木”遂发其端焉。……(原手抄本第五页下,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藏本)
这一段话与民间传说基本一
1.藏戏是由唐东杰伯发明创造的。
2.藏戏是以圣洁教法(佛教)和伟人传记为主要内容的。
3.藏戏是用以歌、舞、故事来扭转人心所
也可以说,这一段话是关于藏戏起源的重要论述。按唐东杰伯其人,是噶举派(白教)的一位圣者,据《正法白琉璃大事年表》所载,生于藏历第六饶回(rab-byung)的阴木牛年(乙丑) ,即公元1385年。那
在另一部《萨迦世
……昆宝王生于阳木犬年 (甲戌) (公元1034年),幼聆父兄之教,尽悉之,对新旧密法意窃
这一段文字说明,远在十一世纪时,即有哑剧形式的表演,并且能吸引为数不少的观众。这可能就是藏戏的最初形态。笔者曾在萨迦寺附近作过调查,藏戏老演员旺阶先生以两个夜晚时间,口述一出名为《巴空木》(dpav-khums)的藏戏哑剧表演形式,可以作为旁证。而藏族著名学者
当初,雅鲁藏布江河水汹涌,来往旅人过河时,都靠牛皮船划船过渡,经常发生危险,人畜伤亡,甚是可惨。唐东杰伯尊者悲天悯人,发下宏誓大愿,要在雅鲁藏布江上下兴建十三座铁索桥,以便利过渡行人。他的悲悯心愿得到山南宾顿村七姐妹的支持。于是,由她们组成剧团,表演神仙救人、善有善报的故事,用以化导群众,募化铁料和资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终于建成十三座铁索桥。桥成后,唐东杰伯被称为“甲桑巴”(1cags-zam-pa),意思是“铁桥师”。而藏戏从此就流传于藏区各地。
这三位先生都已先后作古。但,他们的睿智的语言,动人的传说给人们留下
在藏区,另有一种说唱艺
这种艺人,在城市或者乡镇,人烟稠密处,挂起一幅“佛本生唐卡” (skye-rabs thang-ka),然后就用木棍指着“唐卡”画
艺人往往是还俗的僧侣,粗通文墨,知识渊博,走村串镇,见多识广,能记得若干佛经故事,出口成文,颇受群众欢迎。窿们不需要很大的场地、不需要更多的演员,不需要演剧时的道具、乐器、服装等等条件,只是由艺人独自一人承担,简单易行,所以受到群众的欢迎。
艺人所说唱的本子往往就是戏剧的本事,而缀以长行——“讲”和“唱”,配在一起。经常演唱的故事(也就是藏戏的脚本)有以下几种:
《赤美滚登》 (dri-med kun-Idan)
《朗萨姑娘》 (snang-sa vod-vbum)
《诺桑王子》 (chos-rgyal nor-bzang)
《苏吉尼玛》 (gzugs-kyi nyi-ma)
可以
我们知道,佛教是拥有广大信众的宗教,在民间有深厚的基础,佛陀本人就很喜欢接近群众,一贯主张把自己的认识、道理
从藏戏上演的剧目中已经考知直接来自佛经或佛经故事的有:
《赤美滚登》 (dri-reed kun-ldan),这是根据《大藏经·方等部》的《佛说太子须大孥经》直接改编而成。在人物、情节和主旨上与原来佛经完全相同。只是在藏文译文《圣者义成太子经》(《甘珠尔·诸经部》东大目录No.351.vphags-pa rgYal-bu don-grub-kyi-mdo)增加
《敬巴钦保》(sbyin-pa chen-po),是《贤愚因缘经》(mdo-mdzangs-blun)的“大施抒海缘品”(汉文,在第三十九品;藏文,在第三十品sbyin-pa chen-po rgya-mtshor Zhugs-pavilevu)故事的直接改编。
《絮贝旺
《岱巴登巴》 (dad-pa brtan-pa)是《贤愚因缘经》的“善事太子入海缘品”(汉文,第三十三品;藏文,第五十品rgyal-bu dge-don gyi-1evu)的故事改编;而且仅仅把主人公的名字由dge-don换成dad-pa brtan-pa(坚定信仰)而已。
《云乘王子》 (rgyal-po sprin-bzhon),这是根据梵剧《龙喜记》 (藏文译本作klu-kun-tu dgav-bavi zlos-gar丹珠尔经·本生部,N0.4154,雄顿译师译。)改编。而《龙喜说》是佛本生故事之一,云乘王子是佛陀的一次转生,他悲悯龙的无辜被大鹏鸟的啄食,以自身血肉之躯,供大鹏吞噬,终于感化
《苏吉尼玛》(gzugs-kyi nyi-ma)一剧的前半部是佛经《大智度论》中“一角仙人”的故事翻版。苏吉尼玛名为隐士之女,实为牝鹿饮仙人精液受孕而生。也可以说是根据另一个佛本生故事改编而成(一角仙人也是佛的一次转生);后半部作为王妃所受的恩宠与苦难,又纳入
根据藏戏剧目,可以确信,以佛经或佛经故事、佛本生故事改编而成的剧本占据重要地位。
简单的几句结论:
藏戏是在寺院中的宗教舞蹈、民间歌谣、佛经故事三者结
笔者在西藏各地生活过十三个年头,最喜爱观看藏戏,曾将藏戏故事译为汉文发表;出版过《藏戏故事集》的汉文本和英文本;撰写过“藏戏和藏戏故事”、“敦煌本《贤愚因缘经》及其译者”’、“谈谈藏戏故事”等数篇论文,并在《藏族文学史》一书中,撰写藏戏专章。近几年来,反复思考,觉得藏戏的产生、发展中,佛教文化起
[1]请参看《藏族文学史》,第3编,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藏戏/第354—371页,
[2]根据佛教传统,夏季三个月雨水充沛,虫蚁滋生,为
[3]第一个国营剧团——西藏藏戏团,五十年代组建,以“觉木隆”剧团为基干,吸收各地演员参力,才有
[4]已故的罗
[5]据察珠活佛的口述,许多剧本由闷喇嘛(mon-bla-ma)在本世纪初改编定型,可惜这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