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恩格斯论甲午战争
恩格斯论甲午战争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恩格斯已是74岁高龄的老人了。此时他虽体弱多病,但他的思想仍是那样精深,他站在世界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的高度,给这场战争以及时的评论。

1、甲午战争,中国悲壮地为蕞尔小国的日本所击败,被迫签订了辱国丧权的《马关条约》。正如恩格斯所言的那样“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古老的中国以致命的打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下同)。“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外国资本的步步进逼下,中国的小农经济基础土崩瓦解,无以为继,中国在血与火的威逼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步一步地向资本主义进化。在恩格斯看来,中国在遭受了如此奇耻大辱之后,定会以此为前提,进行改革,被迫资本主义化,猛追世界一流。所以恩格斯这样预言“资本主义生产只有中国尚待征服了,最后它征服了中国。”

2、恩格斯认为,甲午战争之后,中国“旧有的小农经济的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农户自己也制造自己使用的工业品),以及可以容纳比较稠密的人口的整个陈旧的社会制度也都在逐渐瓦解。千百万人将不得不离乡背井,移居国外;他们也将找到去欧洲的道路,大批涌入欧洲。”恩格斯对中国人口的外流是持同情态度的,因为中国人口的外流是以苦力这种被迫形式进行的。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恶化,人口更加剩余,外流更多。“那时,中国苦力将比比皆是,——欧洲、美洲和澳大利亚都有。”中国第一代华侨就是这批被迫出走的普通农民。

3、鸦片战争使清政府被迫开放了一些口岸进行通商,但相对说来数量仍是不多的。然而甲午战败以后,清政府关起门来做皇帝已不可能了,只有全部开放自己的通商口岸,与世界各国在不平等条件下建立外交联系。正如恩格斯所论述的那样:“同家庭工业结合在一起的过时的农业体系是通过严格排斥一切对抗成分而人为地维持下来的。这种全盘排外的状况,已由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战争而部分地打破了;这种状况将由目前这场同亚洲人,即中国最邻近的敌人的战争来结束,”在这种局势下,清政府已成了外国列强的代理工具,经济完全为外人所操纵。“在陆地上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工业建筑和铁路的大举修建,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渐起热潮。所以恩格斯在感叹的同时也锐利地指出:“闭关自守已经不可能了;即使是为了军事防御的目的,也必须敷设铁路,使用蒸汽机和电力以及创办大工业。”甲午战争从军事上摧跨了北洋水师,也从经济上斩断了与手工业之间的枢纽,使其基础动摇,迫使经济近代化。当然,中国人民为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4、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完全失败还有可能导致欧洲产生无产阶级革命。恩格斯关心中日战争的直接原因就在这里。甲午战争使日本在中国取得了许多特权,用经济炸弹破坏了中国原有的经济基础。外国资本疯狂剥削廉价的劳动力,利用丰富的原材料攫取巨额剩余价值;另外、由于外国技术的入侵使中国手工业纷纷破产,不得不离乡背井寻找就业机会。因此当中日战争正酣时,恩格斯根据实际情况,认为中国人口布局将发生较大变化,那就是“他们(指中国人)将试图把我们工人的工资和生活水平降到中国的水平。那时我们欧洲工人的时候就会到来。英国人将首先起来,他们身受这种渗入之害,就会起来斗争。我们希望这次中日战争能使我们在欧洲的胜利至少加速五年并使它空前顺利,因为这次战争将把一切非资本主义阶级都吸引到我们方面来。对中国感兴趣的只有大土地所有者和工厂主。”这种预测性的分析无疑是极其尖锐而独到的,因为在恩格斯看来“中国人的竞争一旦成为群众性的那末这种竞争无论在你那里或在我们这里都会迅速地极端尖锐化,这样一来,资本主义在征服中国的同时也就会对欧洲和美洲资本主义的崩溃起推动作用。”当然,从后来的情况来看,中国苦力的大批流入外国,并没有抢当地工人的饭碗,而是从事脏乱差、极危险的工种,因而也就未对当地的工人构成什么威胁,相反地却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应永远不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我们勇敢地打开自己沉重的国门时,切不可忘记甲午惨败这段悲壮的历史。

 

 

【资料来源:《光明日报》1994829日第三版】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