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在华势力范围的狂潮,重点是“租借”沿海港湾和海军基地。这场瓜分狂潮,加深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防建设,也唤起资产阶级改良派“救亡图存”的维新运动。本文撮列史料,简述这一历史过程。
一、俄国使用胶州湾和《中俄密约》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构成了瓜分狂潮的起点,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
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损失殆尽,旅顺、威海两大海军基地也被日军占领。根据1895年4月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国割让辽东半岛,日本继续占领威海卫和刘公岛,直至中国交清1亿两赔款,确定将通商口岸关税作为剩款利息的抵押,并重订行船通商章程才撤军。不久,在俄、德、法三国干涉下,日本被迫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并于
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决非出于对中国的同情,而是各自怀有目的和打算。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趁火打劫。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攫取了中国在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一百余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使得俄国在远东的领土达到西太平洋和日本海。俄国人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兴建了海军基地。1891年,俄国开始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企图把俄国中心地带和远东更紧密地联结起来。由于符拉迪沃斯托克冬季封冻,俄国还打算在更南的地点寻觅一个不冻港,以真正打开进入太平洋的通道。
日本之进行战争是我们开始建筑西伯利亚铁道的后果。欧洲列强及日本人大概都意识到不久的将来就要瓜分中国。他们认为在瓜分时由于西伯利亚铁道,我们的机会会大大增加。……假使日本占领南满,对我们将是威胁。以后大概会引起朝鲜的全部归并日本。日人得到中国六亿卢布赔款以后,他们在占领区的势力会巩固……以后再开始新的战争。……假使我们现在让日本人进入满州,要保护我们的领土及西伯利亚铁道,就需要数十万军队及大大增强我们的海军。因为迟早我们一定会与日人发生冲突。……我们应坚决声明,我们不能容许日本占领南满,假使不履行我们的要求,我们将采取适当的措施。当日本及欧洲列强相信我们真有准备时。大概很能够假定不致引起战争。如果有战争的必要,我们就坚决行动。……这样我们就成为中国的救星,中国会尊重我们的效劳,因而会同意用和平的方式修改我们的国界。(《红档杂志有关中国交涉史料》第157页。)
1895年夏末,俄国代理海军大臣特而督夫海军中将通过驻华公使喀西尼,向清政府提出,“还辽事件”引起俄日关系紧张,俄国军舰不能再去日本海湾过冬,要求借泊于胶州湾内。清政府难以拒绝这一请求。经过一番周折,
俄国的目的达到了。
中国却被玩弄了。
顺便指出,俄国财政大臣维特后来在回忆录中,讽谕外交大臣洛巴诺夫一罗斯托夫斯基不谙远东事务。他说密约中规定“如果中国领土或远东滨海各省被日本进攻,两国有互相保卫的义务”一条,草约文本中遗漏了“被日本”几个字,从而使得这一防守同盟条约针对所有国家。他向沙皇报告了这一情况。沙皇要求罗斯托夫斯基修改条款。到了签约时,维特发现条约文字依然如旧。原来是罗斯托夫斯基忘记把沙皇的旨意通知给秘书了。罗斯托夫斯基只能玩弄花招,把签字仪式改到午餐之后。而在午餐时,他让秘书重抄了文件。(《维特伯爵回忆录》第70~72页。)这一细节长期被史学界引用。但根据新近出版的《李鸿章全集》第三卷所公布的李鸿章使俄期间与清政府往来电报,罗斯托夫斯基在签约前半个月,已正式要求李鸿章删改“或与日本同盟之国”字句,总理衙门又在
由于中俄签订《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是绝密的。外界对此虽有传言,但一直得不到确切的消息。不久,上海的《字林西报》、《万国公报》披露了所谓十三条款的密约文本,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按照这一文本,中国除了允诺俄国在东北修建铁路外,还有三条涉及海军基地的内容:即中国将胶州湾租给俄国十五年;中国允许俄国军舰在有军务的情况下屯泊旅顺口、大连湾;在俄国无军务之危的情况下,旅顺口、大连湾由中国自行管理,与俄国无涉。(《李鸿章历聘欧美记》第259~260页。)朱寿朋编纂《光绪朝东华录》时,也收录了这一文本。二十五年之后,出席华盛顿会议的中国代表团首次公布了六条款的《中俄密约》全文,证明上述内容并不存在。1895年清政府同意俄国使用胶州湾,仅是允许俄舰在1895~1896年之间的封冻时期进行短暂停泊。但在当时,人们都确信《中俄密约》赋予俄国人租借胶州湾的权利,从而引起远东国际形势的进一步复杂化。也直接诱发了列强纷纷参与瓜分势力范围的狂潮。
二、德国侵占胶州湾
德国是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当它在70年代初完成全国统一之后,就开始积极向外扩、张,投入了列强在中国的一系列争夺和角逐。它加入竞争虽然较晚,但劲头十足,手段也更蛮横。到了90年代,它不再满足军火和一般商品的输出,它要到中国攫取据点,作为扩大在远东影响的桥头堡。
从1860年到1872年,德国著名地质、地貌学家斐迪南·冯·李希霍芬八次来华进行考察,他建议德国占领胶州湾。他分析说,第一,胶州交通方便,有广阔的发展余地;第二,山东有位置优越、质量良好的煤田;第三,中国有无穷伟大、非常便宜和智慧的劳动力。(《十九世纪的德国与中国》第96~97页)这些对于德国最后确定占领胶州湾作为侵华据点,并把山东划为它的势力范围,起了很大作用。
次年6月,李鸿章参加完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后来到柏林。马沙耳再次向他要求割让一块海军基地。马沙耳说,这是德国为了实现维护亚洲的均势和中国完整的政策,也是为了履行促进对华贸易和贯彻德国从辽东问题开始的东亚政策所必需的要求(《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择》第1卷,第109~116页。)。
中国人绝对不会懂得这种思想方法,道义取得的观念对他们是绝对陌生的。只有武力才是他们唯一懂得的语言。如果德国不干脆地取它所希望或需要的,华人只会把它当作是一种软弱的表示。……俄国人就是掌握了对付华人的唯一正确方法。……俄人表示了他们能随意支配及处理一切,这就折服了华。
德皇威廉二世在报告上批注说:“正确!这正是我两年来对外交部所谆谆劝说而没有成功的!”“都是我多年来拥护的思想”!(《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择》第1卷,第121~123页。)
许景澄是晚清重要的外交家。此举的动机是一个费猜的谜。推测起来,大致有两种可能,一是许景澄在长期外交生涯中,受德国人思想的影响,逐渐成为亲德派,他不愿俄国在中国谋取更多的利益,希望德国也能分一杯羹。二是许景澄不满李鸿章对俄外交的大量失误,企图利用德国力量抗衡、抵消俄国在华势力,因此玩起“以夷治夷”的外交游戏。无论哪种指导思想,其后果都是十分严重的。作为外交官,作出此类举动,是极端错误的。
德国驻华公使海靖从1896年8月就职以来,一直谋求在中国获得海军基地而未获结果,这使威廉二世十分恼火。
正巧机会来了。
清政府饬令山东巡抚李秉衡迅速捕捉凶手,以防止事态扩大。臬司毓贤胡乱捕捉了九名无辜群众,称此事件是盗窃钱财的谋杀案,以便缩小事态。然而无济于事。10日,棣立斯海军上将率领“德皇号”、“威廉亲王号”、“鸬鹚号”三艘巡洋舰从吴淞口前往胶州湾。
13日,德国舰队抵达胶州湾。棣立斯向舰队发出了占领胶州湾的命令。要求尽量避免战斗行动,以达到兵不血刃的目的。为了掩护侵略行动,棣立斯先派几名军官登陆,拜访登州总兵章高元,诡称进行军事演习。14日,由五百人组成的陆战队,乘快艇登上青岛栈桥。章高元的守军共三营一千五百人,毫无戒备地看着德军从总兵衙门前穿过。直到德军顺利地占领了清军军械库、弹药库、俯瞰炮台的高地和可以炮轰总兵衙门的地点,向清军发出限三小时全部撤退的通牒。章高元这才如梦初醒。在德军逼迫下,章高元率领部队移驻青岛山后的四方村一带。“威廉二世号”鸣炮二十响以示庆贺。棣立斯召集陆战队员训话,宣布占领胶州湾及附近一切海岛与属地。
章高元迭电直隶总督王文韶和李秉衡请示行止。李秉衡力主强硬,指出德国“衅已构成,非力战不可”(《德国侵占胶州湾史料汇编》,第363页。)。并具体安排了调兵计划。清政府则认为,“德国图占海口,蓄谋已久。此时将藉巨野一案而起。度其形势,万无遽行开仗之理。惟有镇静严扎,任其恫吓,不为之动。断不可先行开炮,衅致自我开。”(《德国侵占胶州湾史料汇编》,第250页。)王文韶更认为李秉衡素不喜谈洋务,深恐办理未能妥协。朝廷在
在清政府看来,德国军队是一支兵精械利甲于欧洲的部队。淮军的新式操练,采用德国陆军操典,北洋海军的主力军舰,也主要购自德国。在以往中德交往中,从未发生武力冲突。所以对德国在胶州湾的横行霸道,既感到震惊,也觉得恐惧。
清政府原指望借助外国力量迫使德军退出胶州湾。但一切努力都徒劳无益,德国则继续显示其强硬立场,决定派德皇兄弟亨利亲王率领第二舰队前往中国。
从此胶州湾沦入德国之手,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而强行占领,前后共达十七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推动了西方各国在华强占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多米诺骨牌,中国的半殖民地危机更为深重了。
三、旅顺、威海、广州湾租让殆尽
清政府曾指望俄国成为自己的战略同盟军。
李鸿章和他的同僚们始终不知道俄德之间和俄廷内部的大量活动。其实早在
财政大臣维特回忆,在沙皇召集的商讨远东局势的会议上,穆拉维约夫宣称,俄国在远东需要一个太平洋的港口。目前正是占领或夺取旅顺口、大连湾的时机。这两个港口在战略上具有极大的重要性。维特声称他反对这一主张,说俄国宣布过维持中国领土完整的原则。夺取中国的港口是极端的背信弃义和不守信用。他担心这种做法会危及中东铁路的修筑。但是当俄国外交官在北京的谈判陷入僵局时,维特便发电报指示他们去拜会李鸿章和张荫桓。允诺各给五十万两和二十五万两银子的贿赂(《维特伯爵回忆录》第76~80页。)。可见维特也是积极参与瓜分旅顺的罪恶勾当的。
今天我付给李鸿章五十万两(按北京习惯所用市平银两重量),计值四十八万六千五百两(按银行所用公砝两重量折算);李鸿章甚为满意,嘱我对您深致谢意……我没有机会将款交给张荫桓,因为他非常小心。(《红档杂志有关中国交涉史料》第207~210页。)这是有档案确凿记载的李鸿章受贿情况。与此同时,俄国军舰陈兵旅顺,二千名陆战队员也已登陆。俄国通过协调外交政策,取得德国对其远东战略的支持。在当时的情况下,清军确实无力与俄国发动正面军事冲突。清廷内部,亲俄势力颇盛。一些官员自欺欺人地以为,俄国占领旅顺,是为了保护中国免受德国的侵略,因此允许向俄国军舰提供燃煤。最后清政府被迫让步。
德俄两国的得手引起英国的极大不安。《北华捷报》报道说,当俄国占领旅顺口的消息传到伦敦时,对于中俄密约是否确有其事尚抱有怀疑的人,尽除疑云。历来在对华侵略中居于主导地位的英国,此时觉得落后了。英国象征性地向旅顺口派出一艘军舰,以表明“英国船舶有充分权利访问旅顺口和其它中国口岸”。同时竭力在中国南方的封疆大吏中活动,胁迫和引诱他们提出联英的主张。
瓜分中国沿海军港之风迅速蔓延。这年4月,在法国胁迫下,中法两国交换照会,将广州湾租给法国作为停船趸煤之所,租期九十九年。接着法军便占领了广州湾。同月,中日两国交换照会,宣布中国政府不将福建省内地方让给或租给别国。也就是说,清政府承认福建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
从此以后,中国沿海的重要军港,都落入外国殖民主义者的手中。这对于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中国主权,受到严重的侵犯,
四、防御意大利侵占三门湾
受到列强瓜分中国势力范围狂潮的鼓舞,1899年初,意大利驻北京公使,代理牧师马迪讷向总理衙门提出索借浙江三门湾的要求。使得世人为之一惊。意大利自1861年完成统一后,资本主义工业有了相当发展,但在欧洲列强中,它的经济还比较落后。国内市场狭小,资金和资源都很缺乏,列宁称之为“贫穷的帝国主义”。它的海军,排在英、法、俄、德之后,大约比美西战争时的美国海军略强些。算是个二等强国。清政府觉得连意大利也欺侮到自己头上来,自忖还有些力量同它抗衡,于是决定采用强硬措施。而意大利,则采用炮舰政策,派出三艘军舰到中国东南沿海游弋示威。于是,本来几乎洞开的中国海防线,忽然被动员起来全面防范。
意大利索占三门湾事件,沸沸扬扬地折腾了半年,终于平安地过去了。这次交涉取得胜利,究其原因,一是意大利本身毕竟较弱。它在中国的扩张要求,仅仅得到英、德、法国的外交支持,且以避免使用武力为前提。俄国没有表态,日本则认为三门湾地区属于中日协定不得割让给任何其它国家的范围。中国利用这一形势,采用强硬态度,迫使意大利退让。二是中国在国外新购的“海容”、“海琛”、“海筹”、“海圻”、“海天”、“飞鹰”、“飞霆”诸舰和鱼雷艇已先后到华,海军复兴初步有了一点规模,并在实力上超过意大利在远东的舰队。这在战略态势和心理上都起了威慑作用。三是戊戌政变之后,枢廷中满族亲贵保守势力占了上风。军机处由荣禄、刚毅等人控制。原先对外交事务有很大发言权的李鸿章,此时已大不得宠。保守势力在对外政策上主张强硬,恰好碰上并不中用的意大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通过以上过程,我们看到,19世纪末,正是资本主义走向帝国主义的时代。列强瓜分半殖民地国家的斗争特别尖锐。在瓜分中国的狂潮中,除了意大利外,列强纷纷得手,以侵占军港为第一步,进而瓜分势力范围,瓜分铁路的筑路权,拓展新的“租界”,急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二十余年前,洋务派以“海防”为口号,更新军事装备,修建军港要塞,曾有一番辉煌的成就。而此时列强的瓜分豆剖,居然先从军港基地开始。这实在是对洋务派海防政策的嘲弄。说明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急剧衰朽孱落了。瓜分狂潮也唤起中华民族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为中国人民至关重要的头等大事。推翻清王朝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当跨进20世纪之后,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资料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