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唐代说话话本《庐山远公话》
唐代说话话本《庐山远公话》

作者佚名。现存敦煌写卷一件,据卷末题记“开宝五年(972)张长继书记”,知为北宋初年抄本。尾稍残,约存一万五千余字,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编号为斯2073。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八十五时,于“进旨”以下若干行,编者以笔迹行款与前稍异,未细加考读,便视为一独立文章,遂使整篇拆为两段。前段拟名《惠远外传》,后段拟名《进旨》。编校《敦煌变文集》(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时,已纠其谬,合为一篇,收入卷三,用篇首原题《庐山远公话》。

故事讲晋时雁门有兄弟二人,兄惠远(远公)拜旃檀和尚为师,弟惠持在家侍养老母。一日,惠远别师,带一部《涅槃经》往庐山修道。远公初到庐山,先于香炉峰建草庵而居,日诵经文,发愿为众生解脱苦难;感得山神遣神兵一夜为他造就寺舍一所。自此,远公安居此寺,为四方听众广说《大涅槃经》之义。有庐山千尺潭龙化作老人虔心听经一年,犹不会经中之义,于是远公设誓制《涅槃经疏抄》,三年方成。时有寿州盗白庄结党徒五百余人,窜至庐山来劫寺舍。僧众闻讯纷纷外逃,独远公留居不去,被白庄掳掠为奴。事定,众僧重返。远公《涅槃经疏抄》辗转为道安所得,道安持此前往东都福光寺开讲此经。此时,远公随白庄浪迹各地,被白庄卖与崔相公家为奴,改名善庆。善庆仍日夜诵经不辍,并为崔相公及夫人、家人等讲说涅槃经义。后崔相公携远公往道安处听经,讲筵上远公当众指摘道安讲经之误,二人展开辩论,道安终不如远公,远公说明真实身份,讲明己身为奴之因果,道安、崔相公及大众无不拜伏。晋文皇帝闻知,迎远公入宫供养。数年后,远公辞帝重返庐山,再诵旧经。旋念浮生不久,遂造法船,返归上界。

话本中之“远公”,即东晋名僧慧远。“慧”“惠”音同通用。按:慧远事迹,有张野《远法师铭》(《世说新语·文学》注引)、谢灵运《庐山慧远法师诔并序》(《广弘明集》卷六)等,然皆甚简略;较详之述记,见僧祐《出三藏记》卷十五、慧皎《高僧传》卷六等。传载:慧远,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晋成帝咸和九年(334)生。初习儒,“博综六经,尤善老庄”。二十一岁,与其弟慧持住太行恒山(今河北曲阳西北)听道安讲《般若经》,“豁然而悟”,遂与弟出家为道安弟子。尤精般若性空之学,年二十四即开始讲经,得道安之特许,不废俗书,为道安门下上首。后辞道安往广东罗浮山传教,途经江西,见庐山秀美,又应同门慧永之邀,遂入庐山。初驻龙泉精舍,后住东林寺,聚徒讲经,撰著文章;时有隐士及沙门千数归服,推为南方佛教之领袖。与缁素百二十三人结白莲社,结坛立誓,共期往生西方净土;又倡涅槃常住之说,后世奉为莲宗初祖,慧远居庐山,“迹不入俗三十余年”,于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5)卒。

慧远传文,本杂神异之说,如谓远公初至庐山,始驻龙泉精舍,去水甚远,以杖叩地,即有清流涌出。又:“浔阳亢旱,远诣池侧读《海龙王经》。忽有巨蛇从池上空,须臾大雨,岁以有年,因号精舍为龙泉寺焉。”而本篇话本,除更张其辞外,又增饰演绎传闻,捏合附会他人之事,使其神奇色彩更为浓郁,如山神造寺、潭龙听经、被白庄劫掠、与崔相国作奴、入晋文帝宫等。对此,元代释优昙《庐山莲宗宝鉴》卷四“辨远祖成道事”曾予驳斥:“多见世之薄福阐提辈,伪撰《庐山成道记》,装饰虚辞,尽是无根之语。”指出七条错误:“远公礼太行山道安法师出家,妄传师旃檀尊者,一诳也。妄以道安为远公孙者,二诳也。远公三十年影不出山,足不入俗,妄谓白庄劫掳者,三诳也。晋帝三召,远公称疾不赴,妄谓卖身与崔相公为奴者,四诳也。道安臂有肉钏,妄为远公者,五诳也。临终遗命,露骸松下,全身在西岭,见在凝寂塔可证,妄谓远公乘彩船升兜率者,六诳也。道生法师,虎丘讲经,指石为誓,石乃点头,妄为远公者,七诳也。”七诳之说,均见此《庐山远公话》中,则此话本虽以慧远生平事迹为依托,但又大量吸收民间神奇怪诞之说装点成篇,以弘扬慧远之神异、佛教之轮回、前世之果报及大乘般若思想。话本呈现奇幻性与现实性的交错结合,善于选取神奇曲折耸人听闻的故事,加以巧妙布局,在单线型的叙述中,根据现实生活中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制造种种悬念,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又注意情节的穿插,不忽略细微末节的明白交代,喜作富于夸张的渲染,故事有头有尾,脉络清晰,情节完整,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语言以口语化散说为主,插用七言偈诗,且明显地表现出说话艺术对众说表语气,如“说这惠远,家住雁门,兄弟二人,更无外人”;“忽时寿世(州)界内,有一群贼,姓白名庄,说其此人,少年好勇,常行劫盗,不顾危亡,心生好煞”。描景状物处,往往采用骈词俪句,以增文辞之华艳,音调之铿锵,如“是时也,春光扬艳,薰色芳菲,绿柳随风而婀娜,望云山而迢递,睹寒雁之归忙”。更有话本小说常用之套语熟语,如“说这”“且见其”“说此会中”“来也不曾通名,去也不曾道字”云云,均显示了唐代话本小说的风貌。

“说话”一艺,出现于隋唐,屡见记载,然皆语焉不详,更未有话本流传。《庐山远公话》虽为北宋初年写本。而篇中以面奏皇帝取可否为“进旨(止)”,以问候平安为“起居”等,皆为中晚唐后用语(《资暇集》卷中、《刊误》卷下、《考古编》卷六、《能改斋漫录》卷一等有详考),则它很可能为当时之作。特别是,话本标题,与元稹诗注“一枝花话”同型,非后人拟题,说明它确为唐代话本。它的发现,使我们对唐代说话伎艺、话本小说,有了具体了解;对探讨宋元话本之渊源、古代白话小说之形成,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