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孔子思想体系
孔子思想体系

一、《论语》中的基本概念

我们都知道万有引力,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客观存在着。月亮绕太阳运行,流星闪亮地划过夜空,扫帚星拖着壮观的尾巴,苹果落地,水的流动,人跳起来想飞却落回地面,这些不同的表现都是万有引力作用的结果。卫星上天、飞机飞行,都必须遵循它的规律,不遵循它,就不能正常运行,它也属于宇宙自然之道或叫天道。

日出日落、月圆月亏、春去冬来、万物生生不息,先民们虽不知道万有引力,但从这些现象想到必有某种天道在背后起作用。那么,天道又是怎样对权力的更替、邦国的兴亡、族群的延续等等产生影响的呢?人应当怎样做才能顺应天道,从而得到它的保护呢?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5.13),孔子很少与弟子谈及天道,天道究竟怎样也不可得而知,所知道的只是天道的表现。如:

公曰:“敢问君子何贵乎天道也?”孔子对曰:“贵其‘不已’。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礼记·哀公问》)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中庸》)

“大道者,所以变化遂成万物也。”(《荀子·哀公篇》)

天道使自然生生不息,其中有一个作用是维护人类生存的,“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尚书·大禹谟》)“慎厥终,惟其始。殖有礼,覆昏暴。钦崇天道,永保天命。”(《尚书·仲虺之诰》)“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商书·汤诰》)“明王奉若天道”(《说命中》)。“以荡陵德,实悖天道。”(《尚书·毕命》)这一端天道对人类的善行降下福禄,对人类的恶性降下灾祸,所以,人类必须敬承天道。这里实际上给天道赋予了“善”的含义。

人类效法天道让老百姓得以生养蕃息有一个接近天道的目标,这种效法目标先民也叫它道,它就是《左传》和《礼记》里说的生民之道。对它也无法下定义,它也是在具体的事件上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形态,所以,在典籍里有不同的表述。如:

“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尚书·大禹谟》)

“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尚书·太甲下》)

“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尚书·毕命》)

“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左传·桓公六年》)

“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左传·僖公十三年》)

“忠信笃敬,上下同之,天之道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左传·文公六年》)

“生民之道,乐为大焉。”(《礼记·乐记》)

“道者,何也?……善生养人者也”。(《荀子·君道》)

以上这些不同的表述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道维护民众的生存和人类社会的和谐。所以,保证民众的生存与和谐就是统治者必须遵循的“道”,统治者的做法有助于人类的生存和谐,就叫“有道”或“顺道”;努力使自己的作法符合人类生存之道,就叫“修道”、“循道”,统治者顺着这个道就能获得成功。

统治者的做法违反了这个道就叫“失道”、“背道”或者“无道”,这是有悖于人类的生存和谐的,这样的统治者就会灭亡。如“以荡陵德,实悖天道。”(《周书·毕命》)有苗“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尚书·大禹谟》)“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灭亡。”(《尚书·五子之歌》)“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尚书·武成》)。“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沈湎冒色,敢行暴虐,罪人以族,官人以世,惟宫室、台榭、陂池、侈服,以残害于尔万姓。焚炙忠良,刳剔孕妇。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肃将天威。”(《尚书·泰誓上》)道要求统治者顺民心,做民之父母,桀纣违反了天道,残害老百姓,因而被天道所弃——这里的天道就是上天让老百姓生存之道。

治理国家天下有一个符合天道的道作为最高目标,人要符合天道才能成为理想社会的理想人,人修身以符合天道,这个目标也叫道。朝着这样的目标去行动,也被叫成“道”。“道”有时也被用来代指方法等。

所以,《论语》中“道”的含义比较多,直接用作“天道”的只有两三处:

“朝闻道,夕死可矣。”(4.8)(此处的“道”也可能指治国层面的)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5.13)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15.27)

用在国家治理层面的如: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1.12)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3.24)

“朝闻道,夕死可矣。”(4.8)

“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5.2)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5.7)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5.21)

“鲁一变,至于道。”(6.24)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7.6)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8.13)

“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14.1)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14.3)

“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15.7)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16.2)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8.6)

“上失其道,民散久矣。”(19.19)

用在个人修身层面的如: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1.2)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1.14)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4.9)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14.28)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15.32)

“道不同,不相为谋。”(15.40)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17.3)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19.2)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19.7)

“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君子之道,焉可诬也?”(19.12)

人不可能做到像天道一样,人类在治国和修身上效法天道要达成的目标,我们可以叫做人道。“人道,政为大。”(《礼记·哀公问》)

然而,天道是不可见的,并非人人都能体察并遵照去做,这也是孔子很少谈天道的原因,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人类的生养和谐呢?明智人士有一条基本路线来实现这个最高目标的人道,这个路线就是“德”。但是对于“德”,先民也没有明确的定义。

“夫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以非德道不尊,非道德不明。”(《孔子家语·王言解》)

《管子·心术上》:“虚而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谓得其所以然也。以无为之谓道,舍之之谓德,故道之与德无间,故言之者不别也。”这里所说就是德是实现道的途径,德使道得以实现。德是道的住所,道就包含在德中,也就是说,按照德来做才能实现道,德就是使物得以生生的方法,心里有德才能了解道。“道”与“德”散用时并不明确区分。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6.29)(《中庸》)以天道的状态“中”作标杆,也就是以“中”为用,即“中用”或“中庸”。所以,“中”是大本,按照中庸做到了和,也就是达道了,达到道,万物就可以遂其性而生生不息。“德”这个基本路线的方法就是“中庸”。

“德”,甲骨文从彳、从直,意为行得正直,金文加了心,意为行也正直、心也正直。《国语·周语》:“正,德之道也。”又《国语·周语下》:“道之以中德”,是说以中为德。可见,德的核心就是中和正。这个“中”是以天道状态的“中”为标杆。

这个以中和正为核心的德在政治上的表现与道一样是生民、养民,“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好生之德,洽于民心。”(《虞书·大禹谟》)政治的目的是让人民得以生养,如果在这方面做得好,那就是符合了德。“德”就是要顺应民心,实现生民养民之道。

“德,国家之基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生民就要施惠于民,所以,“德以施惠”(《左传·成公十六年》);“恤民为德”(《左传·襄公七年》),“德不失民”(《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体恤老百姓,按照德来行事,就不会失民了。孔子提出“为政以德”(2.1),“道之以德”(2.3),就是要统治者按照这个基本路线管理天下国家。

“德”是实现“道”的路线,违反“德”也就是违反“道”,“以荡陵德,实悖天道。”(《周书·毕命》)有苗“反道败德”(《尚书·大禹谟》)。

统治者不按照德来做,让老百姓难以生存,会怎么样呢?“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缵禹旧服。兹率厥典,奉若天命。夏王有罪,矫诬上天,以布命于下。帝用不臧,式商受命。”(《尚书·仲虺之诰》)“夏王灭德作威,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并告无辜于上下神祇。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商书·汤诰》)为民做主的道会惩罚违反道德者。

“不修政德,亡于不暇,又何能济?纣作淫虐,文王惠和,殷是以陨,周是以兴。”(《左传·昭公四年》)行政不中正,不符合德,不能使民养生,就会失去天下。天道会帮助敬奉天道的人来治理天下百姓。

“德”也有修身治国平天下不同的层面,有的表述即可看作是政治方面,也可看做是个人修身方面的。《论语》中治国层面的“德”如下: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1)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4.11)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6.29)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7.3)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8.20)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2.19)

修身层面的“德”如下: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1.9)

“德不孤,必有邻。”(4.25)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7.6)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7.22)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8.1)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9.18)(15.13)

“主忠信,徙义,崇德也。”(12.10)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13.22)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14.4)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14.34)

“知德者鲜矣。”(15.4)

“巧言乱德。”(15.27)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19.2)

所以,“德”的核心是中、正,目的是生民,最终目标是达到人类和谐。

道不是人人能察觉,中正之德也不是人人能理解做到,所以,根据最高目标和实现最高目标的路线确立了一个生民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仁。

《尚书》里五处提到“仁”,《左传》也多处提到“仁”,《论语》则有109处提到“仁”,但并未给仁下定义,都是说某种行为符合仁,如果某种行为不符合仁则为“不仁”。

《尚书》里的“仁”:“克宽克仁”(《仲虺之诰》),“民罔常怀,怀于有仁”(《太甲下》),“虽有周亲,不如仁人”(《泰誓中》),“予小子既获仁人”(《武成》),“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金滕》)。

《左传》中的“仁”: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隐公六年》)

“以君成礼,弗纳于淫,仁也。”(《庄公二十二年》)

“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僖公三十三年》)

“神福仁而祸淫。”(《成公五年》)

“不背本,仁也……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成公九年》)

“恤民为德,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参和为仁。……晋侯谓韩无忌仁,使掌公族大夫。”(《襄公七年》)

“行之以礼,守之以信,奉之以仁。”(《昭公六年》)

“《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唯仁者能之。乘人之约,非仁也。”(《定公四年》)

“大所以保小,仁也。……伐小国,不仁。”(《哀公七年》)

又:“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经解》)“温润而泽,仁也。”(《礼记·聘义》)“爱近仁”(《孔子家语·颜回》)。

概括仁涉及的多种内容可以看出,仁的核心仍然是生民、使民获益,包含有现在的爱和公正。

《论语》中几个弟子问仁,也可能问的是作为原则的仁,即什么是仁,但是,孔子对他们的回答都是怎么做才算符合仁,只是仁在各方面的表现,也许孔子认为对于这几个弟子,只有用具体的内容来回答,对他们才有益。或者他也无法给仁下定义,按照答案的层次排列如下: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12.3)

“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6.22)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13.19)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12.2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12.2)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17.5)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6.30)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12.1)

对司马牛的回答是范围最小的,“仁啊,说话要慎重”,司马牛见这么简单,就忍不住反问“说话慎重,这也叫仁吗?”樊迟三次问仁,孔子的回答都不一样,一次比一次范围宽,由具体到概括。对仲弓的回答包含了敬、恕;对高徒子张的回答是“恭、宽、信、敏、惠”;针对子贡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孔子的回答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颜渊的回答是最概括的“克己复礼”。

以下几处“仁”可以算是作为原则用的: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4.4)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6.7)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7.6)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7.29)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7.33)

“仁以为己任。”(8.7)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9.1)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2.1)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15.35)

“当仁,不让于师。”(15.36)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17.8)

仁包含了博爱和公正,达到仁的方法就是从身边自己能做的事做起。如果不能“依于仁”、不能“奉之以仁”,就是“失仁”、“非仁”、“不仁”,比如:

“背施无亲,幸灾不仁。”(《左传·僖公十四年》)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左传·僖公三十年》)

“刚愎不仁。”(《左传·宣公十二年》)

“乘人之约,非仁也。”(《左传·定公四年》)

“伐小国,不仁。”(《左传·哀公七年》)

这些都是让别人难以生存的行为,不符合爱和公正,所以,是不仁的。

“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孙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礼记·儒行》)这是以仁修身者的表现。

某种行为符合了仁,或者是出于爱、或者是出于公正,这样的行为就被称为是义,即正义。所以说“仁者,义之本也。”(《礼记·礼运》)“除去天地之害,谓之义。”(《礼记·祭统》)“义者,谓各处其宜也。”(《管子·心术上》)这些行为可以是礼有所规定且符合了礼的规定,也可以是礼没有规定的但是合于仁的,所以是合宜的。“德义,生民之本也。”(《国语·晋语四》)可见,义跟德、仁的目标是一致的。

《尚书》中的“义”:

“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仲虺之诰》)

“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洪范》)

“以荡陵德,实悖天道。……怙侈灭义……骄淫矜侉,将由恶终。……惟德惟义,时乃大训。”(《毕命》)

《左传》中的“义”:

“多行不义,必自毙”,“不义不暱,厚将崩。”(《隐公元年》)

“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隐公三年》)

“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桓公二年》)

“君子曰:‘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庄公二十二年》)

“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僖公十四年》)

“《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僖公二十七年》)

“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僖公二十八年》)

“死而不义,非勇也。”(《文公二年》)不该死而死就不算勇。

“义而行之,谓之德、礼。”(《文公七年》)

“背盟而欺大国,此必败。背盟,不祥;欺大国,不义;神人弗助,”(《成公元年》)

“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成公二年》)

“临患不忘国,忠也。思难不越官,信也;图国忘死,贞也;谋主三者,义也。”(《昭公元年》)

“强以克弱而安之,强不义也。不义而强,其毙必速。”(《昭公元年》)

“闲之以义,纠之以政,行之以礼,守之以信,奉之以仁。”(《昭公六年》)

“心能制义曰度。”(《昭公二十八年》)

“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昭公三十一年》)

“义则进,否则退。”(《哀公六年》)

从以上使用的“义”可以看出其所包含的公正、正义和爱。“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正是说春秋时期的战争都不正义。

《论语》中的“义”:

“见义不为,无勇也。”(2.24)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4.10)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16)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5.16)

“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7.3)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5)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13.4)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14.12)

“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14.13)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15.17)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15.18)

“行义以达其道。”(16.11)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17.23)

义也可以归纳到以下几个方面:“孝悌慈惠,以养亲戚;恭敬忠信,以事君上;中正比宜,以行礼节;整齐撙拙,以辟刑僇;纤啬省用,以备饥馑;敦懞纯固,以备祸乱;和协辑睦,以备寇戎。凡此七者,义之体也。”(《管子·五辅》)也就是说从政者可以从这七个方面让自己的行为做得合宜、符合正义。

郭齐勇先生说:“‘义’的主要含义是‘公正’,是‘应该’,是‘正当’,是‘正义’。‘义’含有社会公正性与正义性、行为正当性的要求。”(《中国儒学之精神》郭齐勇,P122)

凯尔森认为:“正义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百度百科)

《论语》里的“义”也是这样一种价值判断,含有社会公正性与正义性、行为正当性的要求。

仁作为原则还是难以遵照执行,为了更便于大家的行为达到仁,符合义,就依此制定了具体的准则、规则、规范,这些就是礼。所以,能克己复礼就是按照仁这个原则在做,按照礼的规定来做也就是符合义的。比如《管子·五辅》说德有六兴,其中有“薄征敛”,这只是一个原则,究竟怎么为薄?薄到什么程度?在礼中就规定了具体的征敛比例、具体的征敛方式等等,照此征敛就是符合义的。“故礼者,义之实也。”(《孔子家语·礼运》)“礼以行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义不是具体的,而礼是具体的。

“中正无邪,礼之质也。”(《礼记·学记》)中正是仁的核心,这说明礼是以仁为原则的。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记·曲礼上》)“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礼记·礼运》)又“治国不为礼,犹无耜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礼记·礼运》)礼是本于道德仁义来制定的,道德仁义都是不具体的,只有礼是具体的。没有礼的规定,一般人就很难做到符合道德仁义,国家的、社会的各项事情都难以正常进行。

所以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礼,国之干也。”(《左传·僖公十一年》)“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左传·昭公五年》)“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荀子·礼论》)礼是为了守国、行政、安民、断长续短达爱敬、使民得以生而制定的对人(主要是为政者)的行为的指导细则,具体表现为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规则、规章、制度。礼规定了这些具体的行为指导细则,让人知道如此做就是符合仁符合义的。

礼的内容是什么呢?“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为君臣、上下,以则地义;为夫妇、外内,以经二物;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以象天明;为政事、庸力、行务,以从四时;为刑罚、威狱,使民畏忌,以类其震曜杀戮;为温慈、惠和,以效天之生殖长育。……是故审行信令,祸福赏罚,以制死生……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治国离不开礼,个人也离不开礼。“礼,身之干也。”(《左传·成公十三年》)“礼以行之”(《左传·襄公十一年》),“行之以礼”(《左传·昭公六年》),“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左传·昭公七年》)“礼以行事”(《左传·昭公九年》),“故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君子动则思礼”(《左传·昭公三十一年》),这些都是说礼是人的行为参考,人要使自己的言行真正符合人,而区别于动物,就必须按照礼的规定去做。人类社会要有秩序的存在,就不能像动物界一样弱肉强食,而必须按照礼的规定保护弱势群体,礼是用来遏制强者欺凌弱者的。“禽兽以力为政,强者犯弱,……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离娄下》)

“礼,时为大,顺次之,体次之,宜次之,称次之。”(《礼记·礼器》)礼,首先要符合天时适应时代(《周易·丰卦》:“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损卦》:“损益盈虚,与时偕行。”很重视“时”),其次要顺乎天道伦常(比如现在婚姻法、儿童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所涉及的内容),再次要适合于对象(比如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法律规定,比如有关公务员的管理规定、党员的有关规定、教师法等),还要合于事宜(比如不同的行业、处理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法律规定),与身份相称(比如,不同层次的公务员、不同级别的教师,对其各有不同的要求,是其身份不同的原因)。“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汉书·贾谊传》)礼是对人的行为的指导,照此做就不会有受到处罚的可能,所以是“禁于将然之前”。

形式也是礼的一部分,也称作礼,但仅仅是形式更准确的应该叫仪,《仪礼》就是作为仪式的礼,后人更多地把礼理解为形式了,比如“礼仪之邦”这个词就基本上把礼的真正内涵丢掉了,更多地把礼视作为仪了,否则,传统的“礼仪之邦”不就是制度之邦了吗。《三字经》里有“人不学,不知仪”,看重的是“仪”,但在《礼记·学记》里则是“人不学,不知道。”

在《左传·昭公五年》说到礼与仪的区别:“公如晋,自郊劳至于赠贿,无失礼。晋侯谓女叔齐曰:‘鲁侯不亦善于礼乎?’对曰:‘鲁侯焉知礼?’公曰:‘何为?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无违者,何故不知?’对曰:‘是仪也,不可谓礼。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今政令在家,不能取也。有子家羁,弗能用也。奸大国之盟,陵虐小国。利人之难,不知其私。公室四分,民食于他。思莫在公,不图其终。为国君,难将及身,不恤其所。礼之本末,将于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言善于礼,不亦远乎?’”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也说到礼与仪的区别:“子大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也。’简子曰:‘敢问何谓礼?’对曰:‘吉也闻诸先大夫子产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

形式只是礼的末节,而不是根本,礼的根本是用来守国、行政令、保人民的。一个国君没有能力行政令,又不起用有贤能的人,违反与大国定的盟约而侵犯小国,这样的国君怎么叫知礼呢?这说明,在当时,就有人不明白礼的真正内涵和作用,而把礼等同为仪了。

陈来先生说:“古代儒家的礼文化是整体的,涵盖政治、制度、文化;而近世儒家所强调的礼文化,其致力方向唯在‘家礼’、‘乡礼’,在基层社群。”(《孔夫子与现代世界》陈来,P79)

在《论语》里孔子多出提到乐和乐的作用: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2)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8.8)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11.1)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11.25)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13.3)

“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文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14.12)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16.2)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17.11)

可见孔子对乐的重视,在孔子看来,乐的作用与礼的作用一样重要。

《尚书》和《左传》提到乐不多:

“礼乐,德之则也。”(《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乐以安德,义以处之,礼以行之,信以守之,仁以厉之,而后可以殿邦国,同福禄,来远人,所谓乐也。”(《左传·襄公十一年》)

《礼记·乐记》是专门论述乐的:

“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

“礼节民心,乐和民声。”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

“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

“乐者,所以象德也;礼者,所以缀淫也。”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

“生民之道,乐为大焉。”

礼的作用是节民心,乐的作用则是和民声,礼和乐都是与天道相合的,乐的作用仍然是为了生民。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怗懘之音矣。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徵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礼记·乐记》)音乐与政相通,所以,不能不慎。

“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辟乔志;此四者皆淫于色而害于德,是以祭祀弗用也。”(同上)不是说不合雅颂的音乐就一概杜绝,而是不用于重要场合,尤其是为政者最好不要听,因为多听会“害于德”。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论伦无患,乐之情也;欣喜欢爱,乐之官也。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庄敬恭顺,礼之制也。”“乐者,非谓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也,乐之末节也,故童者舞之。铺筵席,陈尊俎,列笾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故有司掌之。”礼乐的目的是中正恭顺地治国安民。《礼记·仲尼燕居》子张问政,孔子说:“师,尔以为必铺几筵,升降酌献酬酢,然后谓之礼乎?尔以为必行缀兆,兴羽籥,作钟鼓,然后谓之乐乎?言而履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礼不是应酬敬酒,乐不是钟鼓齐鸣,礼是指说的话能切实施行,乐是指施行的结果使众人都感到愉快。

乐与政治的关系,在《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里吴公子札有一段论述:

“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

“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

“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

“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

“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

“为之歌《豳》,曰:‘美哉!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

“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

“为之歌《魏》,曰:‘美哉!沨沨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

“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

“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

“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

“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

“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从一个国家流行的音乐,可以判断出一个国家的政治情况:是勤劳还是忧思,是琐碎还是宏大,是深沉还是浮夸。吴公子札评郑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杜预注:“美其有治政之音。讥其烦碎,知不能久。”孔颖达说“郑君政教烦碎,情见于诗,以乐播诗,见于声内。言其细碎已甚矣,下民不能堪也。民不堪命,国不可久。”

音乐能反应政治的情况,反过来,也可以用音乐来引导民心,“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礼记·经解》)好的音乐可以引导民众变得宽广善良。

知(智)

什么是“知”,孔子没有下定义,只说“好学近乎知”(《中庸》)。荀子下了定义:“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荀子·修身》)即能知道对的是对的、错的是错的就是知。

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又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孟子·离娄上》)即能够判断是非,是智、能够坚守仁义都是智。

“损怨益仇,非知也。”(《左传·文公六年》)(借公事)报私怨而导致公仇是不知的。

“择任而往,知也。”(《左传·昭公二十年))能够做出正确选择而实行是知。

“爱近仁,度近智。”(《孔子家语·颜回》)能审时度势差不多接近智慧。

“智莫难于知人”(《孔子家语·弟子行》)智慧最难能的是知人。

《论语》里大多数“知”意为知道,是动词,另有十八处“知”相当于“智”,表示智慧、智力、智能。有时单独出现,有的与“仁”并列,有的与“愚”对举。大多是孔子主动提到的,少数是别人先说的,可见孔子是比较重视“知”的。《论语》的“知”有以下几个方面:

知道做正确的事就是知,如: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5.21)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6.22)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9.29)(14.28)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12.22)

“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15.8)

“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19.25)

做不正确的事或不知道做正确的事就不是知,如: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4.1)

“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5.18)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17.1)

徒知道喜欢智慧,却不肯学习,就会成为浪荡: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17.8)

狡辩不是智慧:

“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17.24)

所以,知包含以下内容:能做出正确判断、能做出权衡、能识别人、没有困惑。这些都需要知识作为基础,所以就需要学习,否则,知就成为浪荡,所以孔子说“好学近乎知”。一件事是否仁、怎么做才符合仁,这就必须有理解和判断的能力,也就是知。没有知识,人的理解和判断的能力都会受到限制,所以,理解和判断的能力需要知识作为基础,也就是知包含各种知识。知的核心是理解力、判断力和知识。

孔子在《论语》里多次提到“勇”,主要是说“勇”必须合义、合礼。符合义的事情应该做,如果不做就是无勇;不符合义、不符合礼的事情做了就是乱,好勇而不好学也会成为乱;勇敢的人没有畏惧;仁者都是有勇气的,而勇敢的人不一定都有仁。这些“勇”都不内含仁义。

“见义不为,无勇也。”(2.24)

“勇而无礼则乱”(8.2)

“勇者不惧”(9.29)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14.4)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17.8)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17.21)

“恶勇而无礼者”(17.22)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17.23)

“恶不孙以为勇者”(17.24)

《尚书》里就两次提到“勇”:“惟天生聪明时乂,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商书·仲虺之诰》)这是讲商汤的勇和智。“仡仡勇夫,射御不违,我尚不欲。”(《周书·秦誓》)能射能御的勇夫并不能得到秦穆公的看重。

《左传》里提到“勇”也不多,“死而不义,非勇也。”(《左传·文公二年》)“不待期而薄人于险,无勇也。”(《左传·文公十二年》)“违强陵弱,非勇也。”(《左传·定公四年》)“周仁之谓信,率义之谓勇。复言,非信也。期死,非勇也。”(《左传·哀公十六年》)死而不符合义、避强欺弱、以死为荣,这些都不是勇。这些“勇”内含了仁义。当时有一些人以敢死、避强欺弱、以死为荣当成勇敢,于是,另有人说这些不是勇。

“有义之谓勇敢。故所贵于勇敢者,贵其能以立义也;所贵于立义者,贵其有行也;所贵于有行者,贵其行礼也。故所贵于勇敢者,贵其敢行礼义也。故勇敢强有力者,天下无事则用之于礼义;天下有事则用之于战胜。……故圣王之贵勇敢强有力如此也。勇敢强有力而不用之于礼义战胜,而用之于争斗,则谓之乱人。”(《礼记·聘义》)这里,前面的勇敢隐含了义,最后一勇敢不隐含义。

“勇而不中礼,谓之逆。”(《礼记·仲尼燕居》)也就是说勇是以仁礼义作为默认的要求。君子崇尚的勇和小人崇尚的勇不一样:“君子以心导耳目,立义以为勇;小人以耳目导心,不逊以为勇”(《孔子家语·好生》)

“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孟子·离娄下》)并不是不怕死就是勇,冒死求勇有损勇的称谓。

孟子对梁惠王说:“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孟子·梁惠王下》)

“轻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荀子·荣辱》)

“有上勇者,有中勇者,有下勇者。天下有中,敢直其身;先王有道,敢行其意;上不循于乱世之君,下不俗于乱世之民;仁之所在无贫穷,仁之所亡无富贵;天下知之,则欲与天下同苦乐之;天下不知之,则傀然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是上勇也。礼恭而意俭,大齐信焉,而轻货财;贤者敢推而尚之,不肖者敢援而废之:是中勇也。轻身而重货,恬祸而广解苟免,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期胜人为意:是下勇也。”(《荀子·性恶》)

孔子说勇应当符合仁义礼,不符合仁义礼的勇是乱。孟子和荀子把符合仁义礼的勇成称为大勇或上勇,把不符合仁义礼的勇称为小勇或下勇。

上面的勇都是指勇敢,包含有力量。孔子又说“知耻近乎勇”(《中庸》),这个“勇”不同于上面的勇,这里的勇是指毅力。

《说文·心部》:“忠,敬也,尽心曰忠。从心,中声。”若按照右文说,则“忠”之义从“中”,当是内心中正。

“上思利民,忠也”(《左传·桓公六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无私,忠也。”(《左传·成公九年》)“忠,民之望也。”(《左传·襄公十四年》)“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这些“忠”都是对统治者执政的要求,要求统治者尽心为民,使民获益。“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中庸》),“忠”同样是对统治者的要求。

《论语》里的“忠”出现了18次,有两次是上对下,两次是下对上(或对国家),其余都是用于任何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要求。

(1)上对下的忠: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2.20)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14.7)

(2)下对上(或对国家)的忠:(令尹子文可以说是对国家的忠,也可以说是对新令尹的忠)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3.19)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5.19)

(3)没有特别针对,泛指任何人与人间交往应当如此: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4)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知己者。过则勿惮改。”(1.8)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5.28)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7.24)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9.25)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12.10)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12.14)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12.23)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13.19)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子张书诸绅。(15.6)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16.10)

“忠”就是与人交往时内心要“中正”,包括君对臣、臣对君,以及任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忠”后来更突出用于下对上的要求,“忠”必须唯君命是从吗?《荀子·臣道》:“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君有过谋过事,将危国家、殒社稷之惧也,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有能比智同力,率群臣百吏而相与强君挢君,君虽不安,不能不听,遂以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国,谓之辅;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谓之拂。故谏、争、辅、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明君之所尊厚也,……传曰:‘从道不从君。’此之谓也。”《孝经》:“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进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可见,“忠”是中正、从道,为国家社稷着想,君有错,不利于国家和人民,为臣者就要劝谏君王改错;君坚持错误不改,自己就该离开,而不是唯君是从,更不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有大忠者,有次忠者,有下忠者,有国贼者:以德覆君而化之,大忠也;以德调君而辅之,次忠也;以是谏非而怒之,下忠也;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国贼也。若周公之于成王也,可谓大忠矣;若管仲之于桓公,可谓次忠矣;若子胥之于夫差,可谓下忠矣;若曹触龙之于纣者,可谓国贼矣。”(《荀子·臣道》)

在《左传·文公元年》里左氏和《孔子家语·弟子行》里孔子都说“忠,德之正也”,即“忠”是体现了道德的中正,以中正为前提,尽心尽力。

《说文·言部》:“信,诚也。”“信”在《论语》里出现了38次,多于“义”的24次,“忠”的18次,“孝”的19次,“敬”的22次。可见孔子对“信”的重视。极少数是动词“相信”,大多数是“诚”的意思。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1.4)

“敬事而信”(1.5)

“谨而信”(1.6)

“言而有信”(1.7)

“主忠信,无友不知己者”(1.8)(9.25)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1.13)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2.22)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26)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7.1)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7.24)

“正颜色,斯近信矣。”(8.4)

“笃信好学”(8.13)

“悾空而不信”(8.16)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民无信不立。”(12.7)

“主忠信,徙义,崇德也。”(12.10)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13.4)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13.20)

“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14.31)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15.6)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15.18)

“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17.6)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17.8)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19.10)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20.1)

《左传》里也多次提到“信”,如“祝史正辞,信也。”(《桓公六年》)“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僖公二十五年》)“信以行义”(《成公八年》),“不忘旧,信也。”(《成公九年》)“信以守礼”(《成公十五年》)。祝史是不可以对天、对神说假话的,说的实话就是正辞,说实话就是信;信是统治者保有国家、保护人民的珍贵宝物;信是要符合仁的原则的,是为了行事合义并符合礼。“周仁之谓信。”(《左传·哀公十六年》)信有着仁的成分,己欲立而立人。如双方订立一个协议,你想有所获益,也要考虑让对方获益,使对方能生存,这种协议就是符合仁的才能有信。

“‘皆奖王室,无相害也。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队其师,无克祚国,及而玄孙,无有老幼。’君子谓是盟也信。”(《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信是说这个盟约的内容是符合仁的原则的,所以是可以遵守的。也就是说,“信”不是简单的坚守协约,而是信约的内容首先应当以仁为原则、符合义、遵守礼的。信就是在事情的整个过程中贯彻让每个人都能生存这个道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双赢”。

“求逞志而弃信,志将逞乎?志以发言,言以出信,信以立志”(《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向用言语表达出来,说出来的话要符合信,符合了信才能有助于志向的实现,想要实现志向却放弃信,志向是不可能实现的。即言是要体现信、可以遵守的。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15.18)君子以合义为原则,按照礼的规定来实行,用婉转的言语说出来,依靠诚信得以完成。

当然,“信”不是意味着简单地不管说的什么话都遵照执行,所以说,“复言,非信也。”(《左传·哀公十六年》)不符合仁义的话也遵守就不叫信,只有符合仁义的话才能遵守,遵守了才叫信。“信近于义,言可复也。”(1.13)所以,说话要符合仁义,这样的承诺才能兑现。

“要盟无质,神弗临也,所临唯信。信者,言之瑞也,善之主也,是故临之。明神不蠲要盟,背之可也。”(《左传·襄公九年》)不平等的签约叫做“要盟”,并没有体现“言之瑞,善之主”,不符合仁,所以,不必遵守。遵守“要盟”就叫“仁而不学则愚”了。

《史记·孔子世家》记:“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协议不仁,别人不遵守,怎么能把事情办成呢?孔子很重视“信”,但绝不被不平等的盟约束缚。

如果弱势者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不符合仁义礼的协定,那么,不遵守这个协定也就不叫无信了,强势者坚守协议也不算诚信。诚信应当首先体现在协议的内容中。“信以成之”,即一件事既符合了义,按照制度规定允许的去做,在做的整个过程中还要体现仁信,才能最终成就这件事。正如现在处理违约事件,首先要看这个约定是不是合法,约定不合法,这个约定就是无效的,当然谈不上遵守。

“信,德之固也。”(《左传·文公元年》)“忠信,礼之器也。”(《左传·昭公二年》)“信,德之厚也”(《孔子家语·弟子行》)“口不道忠信之言”(《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所谓“道忠信之言”也就是“言忠信”,意思是说出的话要中正、符合道德仁义礼、是可以遵守的,并非指说出的都是“要忠于某,要守信”这样的话。能做到忠,即做事都考虑到利国利民,道德就纯正了;能做到信,即行为符合仁义、遵守礼,道德就坚固了。所以,忠、信都是要符合道、德、仁、义、礼,并体现一个人对道、德、仁、义、礼的实行情况,即言行都是公正无私的。一起做坏事互相不违背就不是忠、不是信。

《说文》:“敬,肃也。”“肃,持事振敬也。战战兢兢也。”“敬”的意思应该是谨慎恭敬地处理事情。

“敬”在《论语》里出现的次数也不少,多于“忠”出现的次数。“敬事而信”(1.5),“为礼不敬”(3.26),“居敬而行简”(6.2),“君子敬而无失”(12.5),“执事敬”(13.19),“修己以敬”(14.42),“行笃敬”(15.6),“敬其事而后其食”(15.38),“事思敬”(16.10)。

“敬”在《尚书》里就多次出现。《盘庚下》:“朕及笃敬,恭承民命。”《洪范》:“敬用五事”。《君奭》:“其汝克敬德,明我俊民”;“往敬用治”。《大禹谟》:“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五子之歌》:“为人上者,奈何不敬?”《太甲下》:“先王惟时懋敬厥德,克配上帝。”

“敬”在《左传》里也是多次出现。《僖公十一年》:“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宣公二年》:“不忘恭敬,民之主也。”《成公十三年》:“敬,身之基也。”《襄公二十八年》:“敬,民之主也。”《襄公三十一年》:“敬慎威仪,惟民之则。”《昭公六年》:“临之以敬”。

以上这些“敬”都是指为政者的个人修养,为政者对待事情、对待别人的态度,而不是要求别人敬己。

《国语·周语下》:“成王不敢康,敬百姓也。……翼上德让,而敬百姓。”《国语·齐语》:“遂滋民,与无财,而敬百姓,则国安矣。”这里所讲“敬”则为“敬百姓”。《中庸》里也说“敬大臣也”。

“仁者必敬人”(《荀子·臣道》)。可见,“敬”并非单指下对上的态度,而是每个人对他人对事情所体现出来的态度和自身的修养。任何一个人,在他人面前,保持自己恭敬的言行,就是敬他人了。

“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敬,德之恪也。恪于德以临事,其何不济?”(《国语·晋语五》)敬就是德、仁的体现,所以,有了恭敬的心,就没有做不好的事。

“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孟子·万章下》)下对上要敬,上对下也应该敬,是对等的。

孔子说“礼,敬为大。”(《孔子家语·大婚解》)孟子说“恭敬之心,礼也。”(《孟子·告子上》)礼要求人有恭敬之心,这是执行礼时最重要的。

子产和晏子是孔子非常推崇的两个人,在《论语》里孔子提到他们时都讲到他们的“敬”:“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5.16)“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5.17)

“齐高厚相大子光以先会诸侯于钟离,不敬。士庄子曰:‘高子相大子以会诸侯,将社稷是卫,而皆不敬,弃社稷也,其将不免乎!’”(《左传·襄公十年》)身负重任的人行为不敬,最后都没有好结果。

同样,还有“齐侯、卫侯不敬。叔向曰:‘二君者必不免。会朝,礼之经也;礼,政之舆也;政,身之守也;怠礼失政,失政不立,是以乱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蔡侯归自晋,入于郑。郑伯享之,不敬。子产曰:‘蔡侯其不免乎?日其过此也,君使子展廷劳于东门之外,而傲。吾曰:“犹将更之。”今还,受享而惰,乃其心也。君小国事大国,而惰傲以为己心,将得死乎?若不免,必由其子。其为君也,淫而不父。侨闻之,如是者,恒有子祸。’”(《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左传》里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所以说敬是“身之基”“民之主”。

“妻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子也者,亲之后也,敢不敬与?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与?不能敬其身,是伤其亲。”“君子言不过辞,动不过则,百姓不命而敬恭。如是,则能敬其身。”(《礼记·哀公问》)君子尊敬妻子、尊敬子女,身体是父母给的,能不认真对待吗?自身不恭敬就是伤害父母。所以,一个人应当无所不敬。

《尔雅·释训》:“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说文·老部》:“孝,善事父母者。”荀子的定义是:“能以事亲谓之孝”(《荀子·王制》)。

《尚书》里的“孝”也是同样的意思:“奉先思孝,接下思恭。”(《太甲中》)“孝养厥父母”(《酒诰》),“惟尔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君陈》)“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伊训》)

“孝,礼之始也。”(《左传·文公二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孝,德之始也。”(《孔子家语·弟子行》)一个人如果都不爱生养自己的父母,他还会爱其他人吗?统治者为了权和利而父子兄弟相杀,这样的统治者能关心老百姓吗?所以说,一个人爱父母兄弟,是他以后能实现仁道的基础,因此,孔子对统治者尤其强调孝:“君子笃于亲,而民兴于仁。”“孝慈,则忠。”(2.20)

“为人子者,患不孝,不患无所。”(《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怎么善事父母、怎么尽孝呢?孔子弟子也常问孔子。“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2.6)“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2.7)“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8)“‘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2.21)孝就是不要让父母担心;孝就是要敬养父母;孝不仅要为父母做在前吃在后,更要在父母面前表现出愉快的神情。这些都体现了子女内心对父母的爱。

那么,孝意味着唯父母是从吗?《荀子·子道》:“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忠。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故可以从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忠也。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悫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传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此之谓也。”这里已经给出了答案,孝不是唯父母是从,义不当从则不从。

《孔子家语·六本》:“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皙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

由上可见,孝不是简简单单的唯父母是从,而是从爱父母出发,体谅父母,保护父母,使父母不犯错、不陷于无礼,自己行为符合礼,并引导父母的行为使之符合礼。爱父母怎么能让父母陷于不义无礼违法呢?听从父母错误的建议作了错事而使人知道此父母无礼,怎么能算孝呢?纠正、消除父母的错误才是孝。孝哪里是“父叫子死,子不得不死呢”。

《礼记·祭义》中,曾子说:“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亨孰膻芗,尝而荐之,非孝也,养也。”

孟子说:“世俗所谓有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

曾子和孟子给了我们一个开放的孝的含义,孝并非指待在父母身边服侍供养,而是要比这宽泛得多。不庄、不忠、不敬、不信、无勇都会影响到亲人,所以,这些行为都属不孝,这就要求人在任何时候谨慎自己的言行。孝在这里其实成了规范人的行为的一个尺度,它作为行为规范的尺度与礼或法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后者是着重于用外在的约束来规范人的行为;而孝则是要求人从内心对父母的爱出发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人不仅守了法,也不会产生精神的虚空。

二、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1、道德仁义礼之间的关系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7.6)这里正说明了道、德、仁的层次关系。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只有天地自然才没有喜怒哀乐,对万事万物同样的对待,而没有偏爱,或者说天地没有爱,这是“中”,“中”就是天道的状态。人总是会有喜怒哀乐的,如果以自然道的“中”作为标杆,喜怒哀乐能不违反自然,就是“和”,这是效仿天道的人道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人道是明王圣人治国的最高目标,目的是要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德是实现生民之道这个最高目标的基本路线,其核心是中和正,目的是生民。仁是实现道和德的基本原则,其核心是爱和公正。仅仅有仁还是达不到德,必须有知和勇作辅翼,可以说知是达成德的方略,勇是达成德的保障。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能在各个方面自觉符合道、德、仁,那他所行就是义;但是,并非大家都能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合义,为了便于大家的行为有所依循,根据仁这个原则制定了礼,礼就是具体的规范、规则、准则,有针对各种情况的实施细则。

正因为道是最高目标,所以,它是用来立志的,如“士志于道”(4.9)、“至于道”(6.24)、“志于道,据于德”(7.6)、“可与适道”(9.30)、“人能弘道”(15.29)、“信道不笃”(19.2)。

德是基本路线,所以,它是可以引导人遵守的,如“为政以德”(2.1)、“道之以德”(2.3)、“君子怀德”(4.11)、“德之不修”(7.3)、“据于德”(7.6)、“执德不弘”(19.2)。

为了容易理解,现在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说明这个关系:把人类比做一个人,道就是要让人健康地生存;德就是实现道的路线,在这里是用什么方法使人保持健康的身体(比如饮食均衡);仁就是按照饮食均衡的路线来吃东西,包括吃的方式、吃的内容要符合路线;自觉地按照“德”和“仁”就餐而获得了均衡的营养就是义;为了大家更便捷地按照饮食均衡来就餐,不需要天天每吃一次都要考虑衡量营养搭配情况,以仁为原则制定了礼,在这里就是营养均衡的食谱(这就具体到用什么食物、如何搭配食物、如何烹调、火候如何等等),所以,礼比仁更具体、更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按照食谱就餐也是义。能判断怎么做是均衡的就是知,能坚持就是勇。

进食而不知道是为了使身体健康、不知道要饮食均衡、不知道以饮食均衡为原则就餐、不知道如何将饮食均衡的原则用于自己的饮食、不按照营养均衡的食谱用餐、或者追求口腹之欲等,这些做法都会有害身体健康,严重的就会得暴疾身亡。

同样,一个国家,如果不以生民爱民为宗旨、不了解生民爱民的方法、不知道如何将这些方法使民获益、不按照生民爱民为原则制定法律规章制度、不按照这样的法律规章制度办事,各级统治者强取豪夺、与民争利、追求自己享乐、制定的规章不是为了使人民获益而是使强取豪夺合法化,那么,这个国家就必然要生病。所以说“治乱在庶官”(《尚书·说命中》),“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左传·桓公二年》)一个国家是治是乱取决于官僚集团的行为如何,为了避免国家之败,为了避免官邪,就要选择经过学习、其行为符合道德规范的人来为国家服务,即“官不及私昵,惟其能。”(《尚书·说命中》)

2、知仁勇的关系

典籍里有多处把知仁勇三者并举,或其中两者并举。

(1)三者并举的如: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9.29)(14.28)

“违强陵弱,非勇也。乘人之约,非仁也。动无令名,非知也。”(《左传·定公四年》)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2)仁与知并举的有: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4.2)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6.23)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15.33)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17.8)

“明足以见之,仁足以与之,知足以利之,可谓贤矣。”(《礼记·祭统》)

“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公孙丑上》)

“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智者知人,仁者爱人。”“智者自知,仁者自爱。”(《孔子家语·三恕》)

“爱近仁,度近智,为己不重,为人不轻,君子也夫。”(《孔子家语·颜回》)

“仁者莫大乎爱人,智者莫大乎知贤,贤政者莫大乎官能。”(《孔子家语·王言解》)

“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廉而不刿,义也。”(《孔子家语·问玉》)

“仁者不穷约,智者不失时,义者不绝世。”(《孔子家语·屈节解》)

(3)仁与勇并举的: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14.4)

“周仁之谓信,率义之谓勇。复言,非信也。期死,非勇也。”(《左传·哀公十六年》)

(4)知与勇并举的:

“介人之宠,非勇也。损怨益仇,非知也。以私害公,非忠也。”(《左传·文公六年》)

“人所以立,信、知、勇也。信不叛君,知不害民,勇不作乱。”(《左传·成公十七年》)

“择任而往,知也;知死不辟,勇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有勇也就是才能坚持为善不移。知与仁结合、勇与仁结合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

仁知勇三者是并行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3、忠信敬、孝慈悌恭

“忠”是指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内心中正。

信,指交往的内容言论是否真诚。一般的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如果符合仁义,能够坚守都叫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1.7)“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礼记·表记》)

敬,指交往时人内在心理的外在表现,体现在举止态度上。所以,孟子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离娄下》)“敬,德之聚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哀公既得闻此言也,言加信,行加敬”(《孔子家语·儒行解》)“敬让以行”(《礼记·表记》)“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礼记·儒行》)“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中庸》)“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5)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信”与“敬”的区别。

《左传》里忠信或忠信敬并举的有:

“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也”(《文公元年》)

“不背本,仁也。不忘旧,信也。无私,忠也。尊君,敏也。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成公九年》)

“君人执信,臣人执共,忠信笃敬,上下同之,天之道也。”(《襄公二十二年》)

“临患不忘国,忠也。思难不越官,信也;图国忘死,贞也;谋主三者,义也。”(《昭公元年》)

“‘忠信,礼之器也。卑让,礼之宗也。’辞不忘国,忠信也。先国后己,卑让也。《诗》曰:‘敬慎威仪,以近有德。’夫子近德矣。”(《昭公二年》)

“诲之以忠,耸之以行,教之以务,使之以和,临之以敬,莅之以强,断之以刚。”(《昭公六年》)

“外强内温,忠也。和以率贞,信也。”(《昭公十二年》)

忠信敬是对所有人与人相交往时的要求。

“忠”又用来指下级对上级的中正,长辈对晚辈内心的仁爱专门用“慈”表示,子女对父母的敬爱专门用“孝”表示,兄对弟的友爱为“悌”或“友”,弟对兄的敬爱为“恭”。君对臣没有专用词,君对臣必须“敬”。

“孝敬忠信为吉德,盗贼藏奸为凶德。”(《文公十八年》)

“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君令而不违,臣共而不贰,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昭公二十六年》)

“孔子曰:‘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参中夫四德者也,以此称之。’”(《孔子家语·弟子行》)

“颜渊将西游于宋,问于孔子曰:‘何以为身?’子曰:‘恭敬忠信而已矣。恭则远于患,敬则人爱之,忠则和于众,信则人任之,勤斯四者,可以政国,岂特一身者哉。’”(《孔子家语·贤君》)

“忠信,礼之本也。”(《礼记·礼器》)

“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礼记·祭义》)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忠信敬孝慈悌恭等都是同一层次,以德对待下级就是敬,以德对待上级就是忠,以德与一般人相处就是信,以德对待家中长辈就是孝,以德对待子女就是慈。忠信敬又指任何人与人交往时的内心、言行、态度符合道德仁义礼。

4、道德层面的五种人

根据个人是否用道德仁义礼来修身及以此修身的程度,孔子把人分为五种,即: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孔子家语·五仪解》和《荀子·哀公》里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谈到这五种人:

“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道善言,不择贤以托其身,不力行以自定。见小暗大,而不知所务;从物如流,不知其所执。此则庸人也。”

“所谓士人者,心有所定,计有所守,虽不能尽道术之本,必有率也;虽不能备百善之美,必有处也。是故知不务多,必审其所知;言不务多,必审其所谓;行不务多,必审其所由。智既知之,言既道之,行既由之,则若性命之于形骸不可易也。富贵不足以益,卑贱不足以损。此则士人也。”

“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义在身而色无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君子也。”

“所谓贤人者,德不踰闲,行中规绳,言足以法于天下而不伤于身,道足以化于百姓而不伤于本;富则天下无宛财,施则天下不病贫。此则贤者也。”

“所谓圣人者,德合于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谓圣人也。”

简单地说,言行都不合礼没有道德追求的人为庸人,不一定知道什么是道德但能够坚守礼的人为士人,能够达到仁义的人为君子,能够达到德的人为贤人,能够达道的人才能称为圣人,“仁厚兼覆天下而不闵,明达用天地理万变而不疑,血气和平,志意广大,行义塞于天地之间,仁智之极也。夫是之谓圣人”(《荀子·君道》)这也是理想人,是最高境界的人。

三、孔子的思想体系图

天道的状态是中,它是人类学习的标杆。天道让人从天道的中的状态里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人,赋予每个人一个命(一个机体),并赋予人各种潜能,这就是天命和人性。

人类效法天道的中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和,它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也就是人道,一个人能做到和就是圣人,人道在政治上的目的是生民。

要达到人类的最高目标,有一条基本路线就是德,它的核心是仿效中即中庸还有正,一个人能这样做就是贤人,德在政治上的目的仍然是生民。

仁是基本原则,核心是爱和公正,能这样做的人就是君子。

根据基本原则制定了各种准则、规则、规范,也就是礼,来指导人的行为,一个人按照礼的规定来做事,就说他的行为是合义的,义相当于现在说的正义。仁义礼在政治上的目的仍然是生民。

有一些事并不是经常发生,礼就没有规定这些事该怎么做,这些事该不该做、该怎么做?这就需要权,权的依据是道德仁义,即爱、公正、正义,判断正确了、做正确了,这样做就是合义的。

要想达到德只有仁还不够,还需要知和勇两个辅翼支持。知是达到德的方略,勇是达到德的基本保障。有知才能做出正确判断,也就是能权。知代表理解力、判断力,包含各种知识,勇代表力量和毅力。对于国家层面来说,知包含科学技术,勇可以对应于军队,代表力量。

一个人虽然道德上做得好,如果没有智能辅助,也就只能做到君子,君子同时具备智慧和勇气才能成为贤人,即一个人要成为贤人必须兼具仁知勇三者。没有勇的支撑,仁也不能长久,自然谈不上德,所以说,勇是达到德的保障(“保障”出处:“且成,孟氏之保障也。”(《左传·定公十二年》)。仁知勇三者的关系可以对应现在西方哲学里说的情感、理性和意志。

《论语》《礼记·乐记》里多处礼乐并举,且“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2),故乐也在仁下,与礼并行。根据《礼记·乐记》,乐的核心是和、同。

人在与任何人的交往过程中以及做任何事都应该恪守忠、信和敬,具体来说可以归纳为两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为人处事的最基本要求。

人按照各种规则去行动,那么利就在其中了,即“德义,利之本也。”(《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这样获得的利益才能稳固,所谓“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14.13)。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合法经营,这样获得的利益才能保持长久。孔子是要求统治者制定好让老百姓可以获益的各种规则,而老百姓按照规则来经营获益,这就是“见利思义”。

写于2005年,2015年夏补充了几个概念、各概念间的关系及思想体系图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