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魏明帝送来冬衣,为何士兵冻死司马懿也不发?
魏明帝送来冬衣,为何士兵冻死司马懿也不发?

古代打仗的时候要考虑到的因素可以说是非常多的了。而不管是行军路线还是粮草运行这些因素大部分还是取决于率军打仗的人。至于说广带的士兵本人,他们所在意的,或许远远不会考虑这么多事情。而冬天当然要穿厚的衣服,军队的士兵也是一样。所以在古代军中,冬天的时候也是会发放棉衣的。然而在三国时期,魏明帝给士兵送过来一大批冬衣,可是司马懿宁可士兵被冻死也坚决不把这一批冬衣发放下去,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士兵都冻死了,还怎么打仗?司马懿为何一直不肯发放?虽然说起来好像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然而等到后来才发现司马懿这样做其实是很高明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司马懿是个怎样的人

提司马懿,第一印象为何?忍!所谓忍者无敌,只有忍到最后寿命最长,占据时代契机后,往往就成最后胜利者。这样事迹,古今中外皆有。想当年日本战国三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为何最后获胜的是德川家康。

原因吗也很简单。他没有织田信长的野望和肆无忌惮的激情,性格内敛深沉。他没有丰臣秀吉的张狂和小人得志的刻薄,性格大气隐忍。由此才熬死这两个英豪,在他们成鬼雄后,最后出手握紧天下成最后胜利者。

而平定天下的时候,德川家康多大了?“元和偃武”后德川家康已73岁!无数次读日本战国史时,我都认为司马懿和德川家康非常非常像,德川家康做派兼职就是司马懿翻版。德川家康这货绝对看过《资治通鉴》这样的中国史书,要不日本那会出如此人才。日本人学中国历史,就能成忍者神龟政治家,这司马懿该有多厉害啊?事实也确实如此,无论司马家建立的西晋如何不堪,这司马懿的手腕确实没得说。

出生于河内司马家的司马懿,自小就是天才代名词,因为过人才华,在大汉时代周刊《月旦评》中被评世之英才。如此人才,对爱才如命的曹操而言,当然很有吸引力,也因此在经过一段波折后,使小聪明而不得的司马懿成了曹操幕僚。其中手腕,让人啼笑皆非。

司马懿装病露馅,最后被人告发,曹操不管三七二十一,你不来就囚禁,最终收了司马懿这祸害。由此才有司马懿在曹操时代的谨小慎微,面对一个比自己聪明,比自己权大,比自己杀伐更决断的人,不低调都不行啊。

可识人如曹操,对于司马懿隐藏在谨小慎微中的野心,依然有所察觉。由此才有三马食曹和狼顾之相典故出现,这里难免有后人穿凿附会之嫌,可曹操对司马懿顾虑良多应是真的。面对一个如此多疑,而又雄壮的主子,司马懿只能低调低调再低调。

不过他也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作为的低调。要不曹操家也不养废人,恰如其分的展示才华,通过和曹丕搞好关系成就未来起飞可能,就成了司马懿行为准则。

2.司马懿熬死了多少人

公关不了你曹操,我公关曹丕总行吧,司马懿和曹丕的交好日甚。在和曹丕关系莫逆后,司马懿还和陈群、荀彧、这样的世家大族亲密无间,也在曹操死后,终于名正言顺成了权臣。原因吗也很简单。

曹丕要称帝,离不开世家支持,而司马懿就是曹丕和世家间关系最深的纽带。曹操死后,曹丕立马发挥司马懿的纽带作用,在陈群和司马懿力主之下,将筹谋良久的《九品中正制》方案和盘托出。答应了就是皇帝,曹丕经不住诱惑,最后成了陛下。

如此大的功劳,这司马懿当然水涨船高成曹丕帐下红人,进而在成了红人之后,慢慢的成了曹丕谋主和最大仰仗。曹丕出征,坐镇京师、足兵足食的就是司马懿。

但是人有生死,公元226年,和司马懿差不多大的曹丕因肺痨去世,临死前司马懿成了辅政大臣。由此开始了司马懿另一段人生,这段人生的主题是带兵打仗。当时的辅政大臣,曹真要防蜀汉,陈群是标准文人,曹休身体不好离死不远(228年去世),在曹魏压制宗室国策之下,司马懿居然成了带兵的第一人选。别无他人就你上吧。

由此,才有了司马懿在军中混,进而成就司马懿战功不断,功高震主的高光时刻。第一战,蜀汉东吴联合讨伐魏国,曹真受命抵抗诸葛亮,司马懿则率军抵抗东吴,一战击败诸葛瑾,斩首千余,杀败东吴小试身手。第二战,司马懿突袭上庸,八天八夜奔袭1000多里,将还在做白日梦的孟达杀死,也断绝了诸葛亮的梦想。经此两战,果决刚毅临危不乱的司马懿,成了曹魏军事二把手,地位仅次曹真。

随后短命的曹真也去世了,曹魏战将,唯一能抗衡诸葛亮的人选,唯有司马懿。这时的司马懿就如曹魏中流砥柱一样,诸葛亮第四次五次北伐,交手的都是司马懿。

第四次北伐,司马懿经历了人生中首次挫败,却因为蜀汉后援问题而缓过了危机。第五次北伐起,学聪明了的司马懿终于转变战术,成了缩头乌龟,用特有的乌龟战法,让诸葛亮无功而返,即便被送女装如此羞辱,都无法改变司马懿坚守的决心。最后司马懿成功了,他在五丈原耗死诸葛亮,又一次用寿命打败了敌人。

3.司马懿为何不把棉衣发放给士兵

经历数次蜀汉曹魏战争,司马懿步步封神,一路扶摇直上,成了三公中主管军事的太尉。成太尉,有了军权,有了无上威望后的司马懿,终于将按捺心中数十年的野心,慢慢暴露了出来,公元238年,辽东公孙渊在东吴和曹魏间不断摇摆不断被拉拢后,得瑟了起来,开始了反水之举。他们发兵攻打曹魏。

如此苦寒之地如何是易于征讨的?但是别人开打了,不派人去是不行的。曹魏朝堂商量来商量去,最后还是决定老将出马。公元238年6月,年近60的司马懿率步骑4万征讨辽东。当时的天下,唯有诸葛亮能让司马懿避其锋芒,公孙家何德何能,那是司马懿对手,在司马懿东击西之计下,魏军主力渡过辽水,直击襄平。随后又通过围点打援,四面埋伏, 将公孙渊军打的节节败退,三战三捷困襄平。

如此神操作后被打蒙的公孙渊困守襄平,以求辽东冬日的苦寒能让司马懿知难而退。可惜的是,神经刚毅的司马懿,并无退兵打算,反而围攻日甚。弄的襄平城内饿殍遍野,最后绝望的公孙渊率众突围,被追击的魏军围攻身死当场。襄平陷落辽东平定,司马懿又获大功一件,随后当然是清算时刻。

无数辽东百姓死于乱军之中,祸首公孙渊还有一众支持者,也成了牺牲品。剩余辽东百姓,也都被司马懿打包迁入了中原。可怜公孙渊苦心经营数十年的辽东,朝夕之间成了赤地,也让一直窥伺这片土地的高句丽还有鲜卑得逞。

残忍的司马懿,在那一刻,对待敌人残忍,对待手下士兵也不厚道。听闻前线胜利捷报的魏明帝曹睿,高兴之余,看着渐渐寒冷天气,不由担心士兵的身体,于是派了车队送了一批御寒衣物以个人名义赏赐司马懿。士兵得知陛下送来御寒冬衣,看着自己身上单薄的衣服,一个个都找司马懿要衣服。甚至哭告司马懿说:都督啊,士兵都快被冻死了,快拿衣服出来穿啊。

面对哭告的部将,司马懿没有任何怜悯之心,反而冷冷的说:冬衣是皇帝陛下给的,如何能随便分发给部下。"时有兵士寒冻,乞襦,帝弗之与。或曰:"幸多故襦,可以赐之。"帝曰:"襦者官物,人臣无私施也。"乃奏军人年六十已上者罢遣千余人,将吏从军死亡者致丧还家-《晋书·卷一·宣帝纪》

但说完如此冷血的话之后,司马懿又是如何做的?他上奏魏明帝,将军中60岁以上的老兵全部遣散,并且让军官将带着战死者的抚恤金,去安抚阵亡家属的心。如此前后做派可谓截然不同。深意何在?不过是一场君臣暗战而已。这魏明帝送冬装过来,本就有权谋之心,他借自己的手送出这些东西,指定的接受人是司马懿。这属于皇帝陛下私人赠与而不是国库给予士兵的赏赐。

如果司马懿不够聪明,将皇帝陛下给的冬衣给士兵,魏明帝就有了把柄,他会说司马懿居然将陛下给的赏赐,私下分配,用于收买人心,这是有不臣之心的表现。司马懿本身已位高权重,如果在收买军心,这部队还是曹魏所有吗?魏明帝此举可谓阳谋,就是给司马懿出难题,这个时候的司马懿只有一个选择才能逃脱专权嫌疑,那就是将这批衣服全部扣押,一件也不分给士兵们。这是属于司马懿的自污之术、也是司马懿的韬晦之术。

得知消息的魏明帝,失去了把柄,也明白了司马懿的言外之意,我不需要部队的威望,我用自污证明自己的忠诚。最后魏明帝当然放心了啊。放心了之后,司马懿在以退为进,上奏要遣散老兵,安抚阵亡士兵家属。政治斗争的核心是什么?不是一味打压而是软硬兼施。这时候魏明帝如果不同意,那就是会大失军心,也会让司马懿另有想法,于是聪明的魏明帝满足了司马懿的要求,以朝廷名义遣散老兵,安抚阵亡将士。最后得人情的是魏国皇帝陛下,做好人的是司马懿。如此其乐融融之后,事情就圆满了,司马懿和魏明帝也都安心了。

自污的司马懿,最后又获得了魏明帝信任成了辅政大臣。只是这一刻,抱着八岁小皇帝的司马懿。再也没有了对待曹操的战战兢兢,对待曹丕的谨言慎行,对待曹睿的算计得失。反而多了如释重负的感叹,和壮志得筹的笑容。娃娃当国,废物辅政,这个天下终究是我的。果不其然,辽东之战后11年后貌似毫无野心的大忠臣司马懿拿起了手里的屠刀。带着蓄养十多年的三千死士,发起了惊天动地的”高平陵之变“。

政变过后,曹爽被杀,朝堂之上皆世家,军旅之中皆部旧,少有的反对者无足轻重,司马懿家族就此成功。撕下遮掩真面目数十年的面具,司马懿仰天长啸!活得久,会隐忍,有所为,然后孤注一掷才是胜利者的必要项。看看同样才华卓越的诸葛亮,不得不感叹,诸葛丞相虽多智近妖,可和忍者无敌的司马懿比,总缺了点什么。那缺的什么,也许就是成败的关键吧。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