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古代灾荒时,范仲淹为何将米价抬高?百姓为何还称赞他
古代灾荒时,范仲淹为何将米价抬高?百姓为何还称赞他

我国古代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次的灾荒,而每一次灾荒发生的时候,最倒霉的永远都是老百姓。然而不同的人面对灾荒,他们的应对办法也都是不一样的。今天要说的就是宋朝时期的范仲淹。他在面对灾荒的时候,他的做法让很多人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范仲淹会将米价抬高呢?米价抬高了之后,百姓不是更买不起了吗?为何当时的百姓还非常感谢他这样做呢?

1.范仲淹为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的一句话,表达了作者为国为民,先人后已的高尚情怀。

范仲淹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一代贤臣,大家了解他是因为他的诗文篇章,在学生时代,大家都学习过范仲淹的诗词文章,了解到他这个人。

范仲淹给人一种文臣的感觉,认为他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其实范仲淹能文能武,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范仲淹对内进行改革,实行变法,对外戍守边疆,抵御外敌。

宋朝的敌人不仅仅是辽国,还有西夏。当时西夏不断侵犯宋朝边疆,而范仲淹就是在边疆抵御西夏,并且提出了治理边疆的方案。

范仲淹更是一位知人善任的人,他知道狄青是一个英雄,因此向朝廷举荐狄青,让他担任将军,领兵抵御西夏。范仲淹的一生为国为民,不辞辛劳,正如他说的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范仲淹为何把米价抬高

范仲淹即便是到了晚年,也没有忘记初心。宋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范仲淹调任知杭州,次年,杭州发生了灾荒,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景象十分的惨重。

一个地方发生了灾难,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粮食问题,人只有吃粮食才能活着。

杭州发生灾难之后,当地的米价突然之间提高到一斗120文,这简直就是一个天价数字。本来大家还有一些积蓄可以买米,如今物价这么贵,很多人买不起米都饿死了。

范仲淹看在眼中,痛在心里,如果他没有任何的作为,将会有更多的人饿死。于是,范仲淹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让本地的米商把米价提高50%,由原来的120文一斗变成了150文一斗。

米商都是贪财的,看到米价还能涨,于是都纷纷涨米价。杭州之外的米商听说杭州米价都到150文一斗了,也都纷纷干赶了过来,想要谋取暴利,狠狠的赚一笔。结果杭州的米是越来越多,价格也是非常高。范仲淹看到米商们来的差不多了,于是进行第二步计划,他开始放舱赈灾。朝廷有一些赈灾粮食,只是不够赈灾而已。

百姓有了粮食吃,米商们的米也就卖不出去了,结果都堆在了那里。米商们一天卖不出去米,就会损失很多,一天天就这样过去了,米商们是损失惨重。

如果米商的米再没有人买,他们就亏本了,万般无奈之下,米商只能降价,将米价降到了100文一斗,可是还是没有人买,他们只能降到了80文一斗,结果百姓都去买米了。

百姓用低价买到了很多的粮食,暂时解决了温饱问题。当然了,百姓买不买米,什么时候买米,这一切都是范仲淹策划的。

在他的计划下,灾民都迟到了粮食,很快灾情就过去了。灾民有了粮食吃,都纷纷感谢范仲淹,对他是赞不绝口。

范仲淹使用的办法正是一种经济学原理,千年后他的做法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范仲淹真正做到了为国为民,在他死后,追封谥号为“文正”,这个谥号是对文人最高的赞誉,每个人文人做官之后,都希望死后的谥号是“文正”,可是历史上能够拥有这个谥号的文臣,却是寥寥无几。

3.范仲淹的地方治绩

范仲淹任泰州西溪盐仓监时,征调民众4万多人,重修捍海堰。自天禧五年(1021年)至天圣四年(1026年)完成,新堤横跨通、泰、楚三州,全长约200华里,不仅当时人民的生活、耕种和产盐均有了保障,还在后世“捍患御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地人民将所修之堤命名为“范公堤”,遗址迄今犹存。

景祐元年(1034年),苏州久雨霖潦,江湖泛滥,积水不能退,造成良田委弃,农耕失收,黎民饥馑困苦,范仲淹出知苏州后,根据水性与地理环境,提出开浚昆山、常熟间的“五河”,将积水导流太湖,注入于海的治水计划。范仲淹以“修围、浚河、置闸”为主的治水经画,不但获得时舆的赞扬,还泽被后世,自南宋一直至元、明的两浙职守,都依照这个模式去整治水患。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