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为什么说隆中对是错误的?原因在这三点
为什么说隆中对是错误的?原因在这三点

很多人都知道,隆中对是作为刘备发展的计划基础,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向刘备提起三分天下的计划,也是后来刘备一步步实现自己目标的基础。然而,任何计划在实施的时候,都不可能是万无一失的,也不能说是 绝对正确的,隆中对也是如此,那么隆中对中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是不是有什么错误呢?

诸葛亮作为蜀汉的绝对核心,五次北伐替蜀汉立下汗马功劳。刘备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实现了和曹魏、东吴的三国鼎立格局。然而,作为一切之始的《隆中对》也成为蜀汉最大的战略错误,因为这个错误,蜀汉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1.《隆中对》内容

201年,刘备在被曹操打败后,前往荆州投靠刘表。在此期间,广纳良才,结交各路好友。在司马徽的推荐下,刘备三顾茅庐终于在南阳郡邓县隆中里,见到了司马徽口中的“卧龙”诸葛亮。在茅庐里,刘备和诸葛亮大谈天下之事,其中聊天的对话被记录成《隆中对》,成为蜀汉的战略思想。

《隆中对》作为初高中时期的语文课本内容,成为每个学生必须经历的背诵内容,大多数人至今依然能够熟读甚至背诵出来。其中,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替刘备描绘了一个以荆州和益州作为根基,涉及面较广的巨大的政治蓝图。

期间,诸葛亮分析了北方曹魏和南方东吴,认为主动正面抗曹是不利的,应该将重心放在自身发展上。其中,以荆州和益州作为基础,再向西扩展的战略构想,在未来也证明其价值。在之后,蜀汉以荆州、益州作为根基,再向西扩张的情形下,才有了后来的三国鼎立局面。

为了让刘备能够下定决心拿下荆州和益州,诸葛亮甚至以汉高祖作为案例,只希望刘备能够和自己一同谋求天下。从隆中对后,诸葛亮便出关跟随刘备一同开创蜀汉盛世。

《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然而,《隆中对》的战略构思只对了前半部分,因而后半部的失利,最终诸葛亮的北伐失利,蜀汉也失去了天下的争夺全。

2.《隆中对》中的错误

谷城浅说历史接下来和大家聊聊,诸葛亮在《隆中对》里犯的三个错误。

其实,诸葛亮的《隆中对》里的战略思路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是正确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变迁,整个时代在不断变化, 其中人物的性格能够影响很多东西。像刘备从出山开始就背负着“仁义”的标签,这个标签成为刘备不断吸纳良才的主要手段。然而,这个“标签”却也给刘备造成了很多的危机和困难。

在荆州牧刘表病逝前,曾表示将荆州交给刘备打理。然而,刘备却因为所谓的“仁义”,将荆州拱手让出,使得荆州最终落入曹操之手。反观刘备只能依靠赤壁之战,才夺回了不分荆州地盘,甚至还要像孙权借荆州。借荆州后,引发出了一系列问题,像关羽败走麦城、刘备出兵复仇等,直接导致蜀国元气大伤,错失了三分天下的最好机会。

其次,诸葛亮在《隆中对》里说过“益州险塞”,作为天然的要塞,益州确实易守难攻。如果能够拿下益州和荆州,诸葛亮和刘备兵分两路,北伐成功指日可待。然而,益州的易守难攻不仅仅对于蜀汉来说,对于曹魏也相同。

诸葛亮的五次北伐,大多在子午谷、平阳光、斜谷等地遭到危机,无论是粮食的供应,还是战术的施行。益州险要的地势,让诸葛亮的北伐接连失利。直到诸葛亮死亡前,依然没法突破这个天然屏障。所以,诸葛亮在《隆中对》里高估了益州天险的难度,这也拖住了北伐的时机。

在谷城浅说历史看来,诸葛亮在《隆中对》里也提到了一句话“待天下有变”,这个战略构想是希望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形象,会对曹魏造成致命打击,影响曹魏的根据。如果有这种机会,刘备便可举兵北伐夺得天下。因为刘备始终背负着汉室之名,曹操则属于反贼,名不正言不顺。

然而,曹丕却巧使计谋,让汉献帝主动禅让给曹丕,使得曹丕名正言顺的称帝,消除了困扰曹魏心中多年的困扰。以至于,刘备的正义大旗轰然倒下,大汉代言人一下变成蜀汉代言人,其权威逐渐消失。刘备也从此开始,失去了出兵的主动权。

《隆中对》: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诸葛亮的《隆中对》虽然成功地让蜀汉拥有天下三分,但因天时地利人和的悄然改变,使得《隆中对》的战略构想已经无法支撑新的环境和时代。最终,这份战略蓝图非但没有成为蜀汉统一天下的兵书,更拖垮了原本就羸弱的蜀汉。所以,《隆中对》是错误战略。

3.隆中对的战略思想

三国的管理思想,首先值得总结的是战略。魏、蜀、吴三方,在战略思想上各有独到之处。作为继春秋战国之后中国的第二个历史大动荡时期,纵横捭阖的你争我夺,翻云覆雨的联盟拆解,变化莫测的战略重组,战乱蹂躏下的民生困顿,似乎进入了历史的轮回。与春秋战国不同的是,两汉帝国的参照系和汉代社会形成的独特背景,使三国的战略不同于先秦而有了质的提升。如果说,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乃至社会思想的根基。

那么,汉晋之间的群雄纷争,则孕育了战略思想的空前进展。此后中国历史上的战略构思和设计,基本上再未能超出三国的模式和框架。《三国演义》作为小说的名气,与三国时期的谋略思想发达紧密相关。满族兴起创建后金政权时,远离中原,文化不足,就以《三国演义》作为治国打仗的教材,竟然屡获奇效。所谓“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云云,正是民间口碑对它们的定位。今天,由小说回归史实,考察这一时期的战略思想,或许是一件有意思的工作。探讨三国战略对世道人心的影响,挖掘三国战略的文化积淀及其在国人竞争行为中的观念濡染,推究本土战略思想的历史渊源,则可能更有意义。

诸葛亮的管理思想,首先体现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的“隆中对”战略构思上。他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对”的方式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这一古文名篇,许多人能够倒背如流。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隆中对”具有典范价值。

诸葛亮为刘备描绘的战略使命,是顺着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兴复汉室旗号,寄托重建统一王朝的理想;能够看得见的愿景,是“跨有荆益”造成鼎立之势;攻守策略,是利用刘表的见识浅薄和魄力不足,先取“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的荆州,占据“用武之国”的地利;再取“沃野千里,天府之土”的益州作为后盾,呼应四战之地的荆州;面对北方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诚不可与争锋”的曹操,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的孙权,内修政理,外结孙权,待机而起,以宛洛为主攻方向,以秦川为侧翼呼应,进取天下。这一设想如果完全实现,确实可以做到“霸业可成,汉室可兴”。所以,这一构思打动了刘备。

任何战略,都离不开对自身实力和所处情境的分析论证。战略研究中各种模型,不外是提供一个分析框架而已。“隆中对”在事实论证上,对大局的判断是符合实际的。曹操已经成为当时最大的势力而不可主动对抗,东吴已经有了稳固的基础只能结盟,只有长江中上游的荆州益州由于刘表、刘璋的短见和失策能够为刘备提供可乘之机,这一分析正是“隆中对”能够成立的关键。即便当代人用SWOT法来套,多数也超不过诸葛亮的水平,这正是“隆中对”的过人之处。但是也要看到,在战略分析层面,“隆中对”在实力和使命的关系上打了马虎眼,在关羽丢失荆州之后,“隆中对”的战略构想也随之化为泡影。而“隆中对”的缺陷,恰恰彰显了诸葛亮的伟大。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