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300年前的清朝在西方欧洲人的眼中是怎样的?
300年前的清朝在西方欧洲人的眼中是怎样的?

1655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派了特使团来到北京觐见大清国的顺治皇帝,试图想要叩开大清国的贸易大门。6月19日,一对由16人所组成的荷兰使团从巴达维亚出发,两个月后到达了中国海岸。9月初的时候,清政府便安排了师团下榻广州,次年3月份荷兰的使团有清国护送到了北京。10月2日紫禁城觐见顺治皇帝,1657年1月28日荷兰使团返回广州,3月31日回到巴达维亚,这是荷兰首批赴华使团。

特使团的约翰纽霍夫在中国境内长达两年多的旅途中,不仅详细记录了各地的见闻,并且还画了大量的速写,于1665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了一本附有一百多幅插图的游记。

《从荷兰东印度公司派往大清国谒见中国皇帝的外交使团》这是继马可波罗游记之后,第一部真实可信,且在西方广为流传的中国目击报道。

中国的顺治皇帝在骁勇武士的簇拥下正襟危坐,神情肃穆,左手抚摸着耶稣会传教士赠送的偌大地球仪,俨然是一副世界主人非我莫属的架势。

还有一些非常荒诞的动物图案,引起了欧洲人的极大兴趣,比如书中的一个叫Sukotyro的动物,实际上是约翰纽霍夫参照中国汉族文化传统的吉祥陶瓷雕塑所描绘而成,这样奇怪的动物在欧洲大肆流传。

不知情的欧洲人将类似这样奇怪的生物纳入了自然图谱里面,并赋予它一个非常东方的名字叫中国Sukotyro。

它还曾和鸭嘴兽一样被当做是怪异的物种,欧洲人甚至用野猪的拉丁学名Sus Scrofa为这神奇的亚洲生物进行命名。

约翰纽霍夫绘制的大量画稿,成为西方人第一此直观的了解中国的重要材料,其画作和游记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后世不断翻印或再版。

而欧洲的皇室贵族纷纷仿效书中的形象和图案,将其用在宫廷和园林的设计上,和陶瓷、挂毯、灯饰等等装饰艺术,因此约翰纽霍夫的著作可以说在欧洲开启了中国风的序曲。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