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哪个规模更大?
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哪个规模更大?

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其实都是历史上真实的两次起义,发生在北宋末年,事实上,宋朝的农民起义远不止这两次,两宋加起来有四百多次。不过,要论规模,其实宋江起义还比不上方腊起义,《水浒传》中作为宋江对立面的方腊,才是历史上的主角。而宋江,如果不是《水浒传》,恐怕后世也不会有几个人知道他的名字了。

施耐庵的《水浒传》演绎了宋江等108名梁山好汉的精彩故事,在中华大地家喻户晓,称得上是最畅销小说之一,宋江、林冲、武松、鲁智深、燕青、李逵等一系列人物形象深入人心。那么历史上宋江这些人真实存在吗?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是真的吗?

宋江聚众起义是真实存在的,但梁山好汉绝大多数是虚构的,也没有那么多生动的戏剧化故事。南宋时著有《大宋宣和遗事》,把宋江起义演义化、故事化,明初施耐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虚构演绎,写成了脍炙人口的《水浒传》,使梁山英雄好汉的故事更加生动形象。

正是因为有演义故事的存在,才使得宋江起义的事广为人知。其实有宋一代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有数百次之多,宋江起义只是其中规模与影响都较小的一次。它的导火线是大宋朝廷为解决财政困难,宣布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规定百姓只要入湖捕鱼、采藕、割蒲,都要依照船只大小缴纳重税,若有违反规定者,就以盗贼论处。

原来自由自在的捕鱼采藕,现在忽然要交重税,贫苦不堪的农民、渔民不干了,长期积压在胸中的对社会现实的不满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他们在宋江等人的领导下,揭竿而起,发动民变,凭借梁山泊易守难攻的地形,阻杀前来镇压的官兵。公元1119年,这支农民队伍正式宣告起义。


宋江起义的规模不大,骨干分子只有36人,这也是《大宋宣和遗事》中三十六天罡星的由来,到了施耐庵的《水浒传》,又加上了七十二地煞星,故事越编越精彩。历史上的宋江带着队伍从梁山泊打到了今天的青州、济南一带,攻占了10多个州县,后来又闯荡到了今天的江苏睢宁、连云港,在连云港登岸后,遭到了海州知州张叔夜的伏击,船只被焚,退路被切断,宋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得不率众投降,接受朝廷招安,成为了官军的一部分。

方腊起义也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起义的规模影响远远大于宋江起义,宋江见到方腊要叫大哥!方腊是睦州青溪(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西)人,而睦州恰恰是北宋朝廷索要花石纲的重灾区,百姓苦不堪言,方腊趁势聚众起义,建立政权,起义人数达到几十万人,连续攻下杭州、歙州等六州五十二县,引起了北宋朝廷震恐,赶忙任命童贯为宣抚使,率军十五万前来镇压。起义军大都缺乏军事训练,最终战斗失利,方腊受伤被俘,同年秋被杀。

以上是宋江、方腊起义的最终结局,至于宋江是否如《水浒传》所写去围剿方腊起义,目前史学界有争论,不少史学家认为宋江出征方腊的可能性较大。但《东都事略·徽宗纪》将平宋江列在了平方腊之后,《折可存墓志》也称北宋将领折可存是在平定方腊之后,才参与了围剿宋江的战斗,所以宋江和方腊是否有过交集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水浒传》里的人物大多都是虚构的,即使有个别人物真实存在过,其事迹也和《水浒传》的演绎相差甚大。像武松,据《临安县志》《西湖大观》《杭州府志》等史籍记载,历史上确有其人,但他不是山东阳谷人,而是杭州的一个江湖卖艺人,身材魁梧,武艺高强,被杭州知府高权所赏识,任命武松做了都头。后来高权因得罪权贵,被人陷害罢官,武松也随之被赶出衙门。

继任的杭州知府是太师蔡京的儿子蔡鋆,蔡鋆上任后横征暴敛,弄得百姓怨声载道,怒称其为蔡"虎"。素有狭义之心的武松对蔡鋆恨之入骨,便找机会将其杀死,可惜没有能够逃脱,被官兵逮捕入狱,最终惨死在狱中。当地的百姓感念武松的恩德,把他葬在杭州西泠桥畔,后世有人为他题碑曰“宋义士武松之墓”,杭州西湖边也确有座武松墓,但在1955年被毁,后又重建。

历史上的武松没有在梁山落草为寇,不是什么绿林好汉。他打的虎也不是林中之虎,而是人中豺虎,唯有那一颗侠义之心与《水浒传》中的武松是一样的。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