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赵匡胤为何没早点发现赵光义的野心?弃用符彦卿才后悔莫及
赵匡胤为何没早点发现赵光义的野心?弃用符彦卿才后悔莫及

赵光义能继承赵匡胤坐上皇位的原因,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赵匡胤突然驾崩,而赵光义拿出金匮之盟,说赵匡胤生前曾答应把皇位传给自己,但后人似乎不怎么相信这个说法。反正可以确定的是,赵光义是有想当皇帝的野心的。既然如此,难道赵匡胤此前从来都没察觉到赵光义的目的吗?实际上赵匡胤是有所意识的,特别是在弃用符彦卿后,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后悔莫及。

赵匡胤是一个颇具特色的皇帝。他的皇位虽然是通过篡权得来的,但他不像其他的君王那样,会杀光前朝的皇室,恰恰相反,他十分优待柴荣的后人,使他们代代享有富贵;他虽然是通过军队当上了皇帝,但他似乎十分厌恶军权,于是产生了重文轻武的国策。在大宋开国的时候,曾经出现了一件很著名的事:杯酒释兵权,从此大宋少了握刀的将军,却多了许多喝着老酒,抱着美人的富家翁。

平心而论,对于这样的转变,那些将军自然是口服心不服的,有谁愿意放弃军权去做一个富翁呢?不过,皇帝既然给了他们暗示,他们也不得不乖乖地交出他们的兵权。但是,在手握重兵的将领中,有个唯一的例外!这个人就是河北的军阀符彦卿。符彦卿是谁?他可是五代十国“最牛老丈人”,三个女儿都是皇后,大小符后是柴荣的皇后,还有一个女儿嫁给了赵光义,也被追封为皇后。

“杯酒释兵权”后,赵匡胤身心都感觉轻松了许多。之前“终夕未尝安枕而卧”的毛病,也得到了有效解决。然而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兵权是收回来了,军中的事情总要有人顶上去不是?赵匡胤急需找个可靠的人来坐镇军中,他的弟弟赵光义给他推荐了岳父符彦卿。然而,在和宰相赵普商议此事的时候,赵普却极力反对此事。在赵普看来,符彦卿此时已经身居要职、位高权重,不可以再委以兵权(以为彦卿名位已盛,不可复委以兵权)。

赵匡胤选择相信弟弟,但是赵普却从客观角度看出了不一样的形势,他敏锐地察觉到了重用符彦卿的不妥:第一,符彦卿本来就是军阀级的人物,再把兵权给他,就完全超出了皇帝的掌控。符彦卿如果想造反,赵家两兄弟都阻止不了他。第二,符彦卿更倾向于支持赵光义,如果赵光义有心起事,借助符彦卿的力量简直易如反掌。这些是赵普的心里话,他必须要提醒赵匡胤。

但是,宋太祖赵匡胤却并不这么认为。不仅仅是因为符彦卿多年来一直都和自己关系不错,而且符彦卿女儿还嫁给了弟弟赵光义,对于这层关系,宋太祖认为是一个坚如磐石的保障。所以,无论赵普如何劝说,他就是不听。甚至赵匡胤的任命诏书都写好了,而且还下发了下去。但是,还没等诏书送出皇宫,就被宰相赵普给拦下,拿着就进宫见皇帝去了。

赵普让赵匡胤再考虑考虑(勿复悔),赵匡胤急了:“你是质疑符彦卿对我的忠心吗?朕待他恩重如山,符彦卿又岂会辜负了朕呢?”(卿苦疑彦卿,何也,朕待彦卿厚,彦卿岂负朕耶),赵普回怼了一句话:“当年周世宗柴荣对待陛下不也是这样,最后陛下不一样夺了他的江山么!”赵匡胤沉默了很久,最终没有重用符彦卿(事遂中止),而且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弟弟。

在赵匡胤眼里,弟弟一直是认真读书、十分乖巧的形象,他也没有把弟弟真正当作独当一面的男人,一个足以跟他抗衡、甚至要和他争夺天下的继承人。符彦卿之事后,赵匡胤开始正视这个弟弟,不看不知道,原来弟弟还真不简单。赵光义利用自己开封府尹的职务之便,大肆网罗人才,文人武将都有,比如李重贵、贾琰等等,甚至赵匡胤的贴身宦官王继恩,竟然也私下里和赵光义走得很近,这一切让他大为吃惊。

赵匡胤终于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在皇权面前,什么亲情、信任都要往后放一放,毕竟赵光义的心思已经逐渐显露,这岌岌可危的亲情,可能快维持不住了。只是为时已晚,后来的事大家都很熟悉,赵匡胤临死前那一晚,赵光义是和他在宫中两人独自饮酒谈事,在宫外的人听到了很响的刀斧撞击之声,即“烛影斧声”,赵匡胤离奇驾崩了,在赵匡胤贴身宦官王继恩的帮助下,赵光义登上了皇位!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