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赵匡胤死前,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
赵匡胤死前,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

赵匡胤死后,宋朝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手上,但是按理来说这并不是正常的传位,因为按照一直以来的规矩,第一继承人应该是皇帝自己的儿子,除非是有特殊情况,皇位才会传到其他的亲族手上。而赵匡胤死的时候,一个儿子25岁,另一个17岁,年龄上不是问题,可为什么赵匡胤并没有立他们为太子?

初读宋史的人,免不了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为何迟迟不立太子?事实上,直到976年赵匡胤驾崩前,次子(长子早亡)赵德昭已经26岁了,早已成年,但赵匡胤并未册立他为太子,反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继承大统,这似乎违背了封建社会皇帝继承的传统。

这就要说到北宋初年的『金匮之盟』了,也就是赵光义『兄死弟及』的合法根据。

赵匡胤母亲杜太后临终时,曾问:你知道自己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吗?太祖答:全仗父母的福德。太后说:非也,你是因为后周继位的是一个七岁的小皇帝,才有的今天啊!你百年之后要立你弟弟接班,把帝位传给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纲啊!赵匡胤表示同意,他非常孝顺自己的母亲,答应了母亲的心愿,于是叫宰相赵普,当面写成誓词,封存于金匮里,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


当然,在『金匮之盟』出现的时候,最关键的两位当事人杜太后,宋太祖,早就死了多年,已是死无对证了,只是关键人物赵普被赵光义重用复出后,才公布于世的,究竟是真还是假?给后人留下无数的遐想空间。

一是赵匡胤登上皇位的外部环境。

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的长达60年左右的乱世,赵匡胤是抢了别人家的皇位才建立宋朝的,这个皇位原来是赵匡胤的老板周世宗柴荣的,39岁的柴荣死后,7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新君年幼,柴荣临死前特意嘱咐赵匡胤等大臣要好生辅助小皇帝。光说有什么用?结果第二年正月就发生陈桥兵变,赵匡胤的手下把黄袍批到了赵匡胤的身上。

这种事在五代十国太正常不过了,柴荣的养父郭威就是这样当上皇帝的。形势就是这么个形势。


二是赵匡胤当上皇帝的时候儿子还小。

960年,33岁的赵匡胤成为宋朝开国皇帝,大儿子才9岁。古代医疗条件落后,一场感冒就可能要人命,柴荣就是这么英年早逝的。柴荣会年纪轻轻得病去世,赵匡胤就不会年纪轻轻得病去世吗?都有可能。如果赵匡胤一两年内去世,难道由10岁左右的大儿子继位?这不是要让手下们再辛苦搞一次陈桥兵变吗?黄袍又要披到别人的身上,太麻烦了。

赵匡胤的母亲,一个经历过五代十国全过程的老人,看透了这一切,所以她要求赵匡胤“万岁”后,兄终弟及,由弟弟赵光义继位,以便保证赵家有成年人做皇帝。等赵光义去世了,或者再传给三弟赵廷美,然后再将皇位交还给赵匡胤的儿子。杜老太太想得可真周到。


三是生米煮成熟饭。

既然老娘这么说,也确实说的有道理,赵匡胤就答应了。为此,他采取文官治国模式,杯酒释兵权,削夺武将权力,消除陈桥兵变的土壤;同时大力培养弟弟赵光义,封弟弟赵光义为唯一的亲王——晋王,并让他做首都开封的书记兼市长和卫戍区司令。没想到,赵匡胤活的比周世宗久,活着活着活到了49岁,这时候,大儿子赵德昭已经25岁了,按理说是可以当皇帝了。

但是,就算后来赵匡胤后悔,也已经晚了,因为弟弟赵光义的势力已经形成,能力已经得到锻炼,加上国家还不稳定,儿子又没有培养,赵匡胤去世的时候,儿子不但没有爵位,连正当的工作都没有,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和培养。

好吧!我相信弟弟一次,由弟弟来接班,等弟弟去世了,皇位还给我儿子。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