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东汉有没有诸侯王 东汉末年为什么他们没出现
东汉有没有诸侯王 东汉末年为什么他们没出现

分封诸侯王,这是在古代一个朝代开始的时候,一些皇帝会做的事情,目的就是稳定当时的局面,毕竟自己还没有办法完全控制住整个国家,需要一些助力,但是一旦自己稳定下来了,这些诸侯王也会成为皇帝开刀的对象。但是诸侯王也是最容易在战乱时期生事的人,但是在东汉末期,出现的却是各路军阀,没有诸侯王。那么东汉时期有没有诸侯王,为什么他们在这个时候没有出面呢?

自西汉高祖刘邦白马之盟称“非刘氏而王者也,天下共击之”以后,到东汉结束,总共四百多年的时间里,除了被诛灭的几位吕姓王(吕雉封的诸吕)和后期的曹操被封(实际上他自己做主)魏王外,就没有其他异姓王。所以题主的意思应该是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为什么没有刘姓诸侯王崛起?

时际上不仅东汉末年,整个东汉时期这些刘姓宗室都是毫无存在感的,为什么呢?因为自从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以来,为了防止再出现西汉时期出现的“七王之乱”和外戚篡权,加强中央集权,对宗室诸王和外戚控制的很严。

建武二十四年(48年),刘秀重申西汉时代的阿附藩王法,严禁诸王交通宾客,结党营私。公元52年,他借故搜捕王侯宾客,“坐死者数千人”。汉明帝继位后,更是屡兴大狱,株连极广。

在这种高压控制下,宗室诸王只有名号和爵禄,对封国没有行政管理权,更别提兵权了。封国的具体事务是由相国来处理的,而相国又都是朝廷派过去的。例如曹操在早期就曾因镇压黄巾起义有功被任命为济南相国。

所以东汉初期,皇权是高度集中的。后来由于汉和帝刘肇继位时年纪尚小,窦太后临朝称制,外戚开始专权,幼主为夺大权又重用宦官。后来东汉就由外戚和宦官轮番主政,朝政日益衰败,与此同时,地方豪强势力逐渐强大。汉桓帝、灵帝期间,君主昏庸无道、横征暴敛,人们苦不堪言,暴发了大规模的黄巾起义。朝廷因无力平反,就令各州郡自行募兵,平定叛乱。最后虽然叛乱被平了,可地方豪强个个拥兵自重,势力更大了。所以东汉末年大权都在各个地方势力手中,宗室王从来都没掌过权。后来为讨伐董卓而起兵的各路人马里,也少有宗室诸王。

后来也有几个打着刘汉宗室起兵的,如刘焉、刘表、刘备等。刘焉是益州牧,掌握益州兵权,可惜死的太早,儿子刘璋又是无能之辈,没能守住益州。刘焉是西汉景帝第四子鲁恭王刘余的后代,跟东汉宗室并不沾边,他的益州牧也是自己出仕做官得来。

刘表坐拥物产富饶的荆州本可以有番做为,可是荆州地理位置太重要,多少人都想要,曹操、孙策等都想占据。而内部张羡父子又以长沙、桂阳、零陵三郡造反。内外交困的刘表自保尚且艰难,更别提发展壮大了。后来由于刘表年迈去逝,荆州也被瓜分了!刘也表是西汉景帝四子刘余之后,不是东汉诸侯王。

刘备几乎由草根起步,最后建立三分天下的蜀国,是汉末刘姓中混的最好的,他同样不是东汉宗室,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那么东汉宗室中一个踏上历史舞台的都没有吗?其实还是有的。曾担任幽州牧的刘瑜就是刘秀的儿子刘强的后代,而且为政宽仁,深得民心,可惜被公孙瓒杀害了。还有陈王刘宠是东汉正经的宗室诸侯王,曾经在各路诸侯讨伐董卓时趁机自封辅汉大将军,但由于没什么实力,被袁术给杀掉了。

这就是为什么东汉末年纷纷扰扰,人才辈出,却没有宗室诸王的身影。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