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安史之乱中,为什么北方军队会跟着安禄山一起叛变
安史之乱中,为什么北方军队会跟着安禄山一起叛变

安史之乱,背叛唐朝朝廷的安禄山,他虽然在朝廷任职,但是他本人并非是汉人,史思明也是如此,他们都是异族人,但是在后来起兵叛变的时候,他们的军队当中除了和他们一样的异族人,居然还有很多汉人,而且可以说是占据了主力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情况?为什么那些军队不愿跟着唐朝朝廷,反而要随安禄山一起叛变呢?

估计有些人会觉得,安禄山造反,是因为部下都是番族军队,对唐朝朝廷不够忠诚的原因。但实际上安禄山的叛军集团确实有数十个民族的武人构成,但汉人也一点都不少,甚至还是造反的主力。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评书《薛刚反唐》中薛刚的原型薛嵩,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之孙,范阳节度使薛楚玉之子。根正苗红的开国元勋之后,居然也参加了安史叛军。还好后来找机会又归顺了。

从安史乱军的士兵构成来看,既有少数民族人,也有汉族人。如张通儒屯守在长安的10万人中, 多数是奚人。张献诚所率的万余人多数是由汉族人组成的团练兵。李庭望在东袭宁陵、襄邑时, 率领“ 蕃、汉二万余人”。安禄山攻取河北后, “ 郡置防兵三千, 杂以胡兵镇之”。

为什么这些汉人士兵,会不顾大节,向大唐朝廷反戈一击呢?

在整个唐朝初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府兵制,简单的来说就是国家免费发给你田地,甚至还发耕牛和农具,你家则需要耕种,缴税,以及派男丁服兵役来回报。如果你在战争中立功,可以用军功换取田地。

府兵制下人民其实是过的非常苦的,很多史料记载唐朝初期政治清明,治安很好,其实原因是人民忙于服兵役,每个人的生活完全被朝廷控制着。不过好歹如果朝廷真能兑现田地,农民至少还活得下去。

但是今天我们都知道,朝廷政府这东西,如果缺乏外界监督,那么再好的政策肯定执行不下去,唐太宗的时代还可以,到了唐高宗接任时,已经出现了不少军人发现获得的军功得不了奖励,只是个名义而已。

不但得不到赏赐,府兵们还发现自己成了兵部的奴仆,经常被命令去做一些额外的工作,虽然法令说这些建立了功勋的士兵地位和公卿并列,但实际上却连小吏都不如。于是府兵们逐渐失去了对朝廷的信心,出现大规模逃亡。

这个过程,无论是唐高宗,武则天。唐朝前期的君主,基本都无法阻止,也就是说唐朝衰亡的根源,是从唐朝初年就开始的。府兵制和后世明朝的卫所制度一样,其实都是短时间有用,但会随着时间进展不断退化的。

最后的解决方法,就是募兵制。唐玄宗后期边军的两大骨干是安禄山的东北军和哥舒翰的西北军,前者有18 万兵力,后者有15 万兵力。基本都是募兵制。

募兵制会带来几个大问题:第一,必须给士兵发工资了。唐朝募兵的费用很大部分来自地方财政,对普通的北方士兵来说,他们的衣食来源都来自于安禄山,自然是知安禄山不知朝廷,跟着造反也是没有选择的。

第二个问题是兵为将有,谁给饭吃就听谁的,这个问题实际一直到民国都是如此,在建立现在的财政体系之前,永远存在。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