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心学著作《陆九渊集》
心学著作《陆九渊集》

中国南宋心学(陆王学派)著作。陆九渊长子陆持之于1205年编成《象山先生全集》28卷,另外集4卷。南宋开禧三年(1207)高商老刊于郡庠,南宋嘉定五年(1212)袁燮刊刻于江西。此后版本主要有明正德李茂元刻本、明嘉靖王宗沐刻本、清道光金溪槐堂书屋刻本等。1980年中华书局以上海涵芬楼影印嘉靖本为底本,参照其他诸本而校订、标点、汇集为《陆九金集》。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号存斋或象山翁,学者称象山先生,中国宋代哲学家。抚州金溪(今江西临川县)人。青年时代,立志习武,反对金兵侵扰,后曾任靖安、崇安县主薄、国子正、奉议郎知荆门军等。1175年就治学方法等问题,与朱熹等人辩论于鹅湖寺。其后又镇压过农民起义。一生以讲学、著述为主。主要著作是《象山先生全集》。《陆九渊集》共36卷,包括书札、奏表、记、序赠、讲义、策问、语录等。

本书在政治上针对南宋社会矛盾的发展提出“民为邦本”的主张,认为天生民而立君主,君主只有取得“民”的支持才能成为天子,主张改革,赞扬王安石变法,力主变法和革除弊政,提出用“损上益下”、“取予两得”的方法,解决土地集中、赋税繁重等社会矛盾;哲学上主张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主观唯心主义。认为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以心统摄理和主张心外无理,将心与理视为我所固有的,世界万物都包罗在主体之中,“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强调本体与主体的合而为一,“理”的普遍必然性必须通过人“心”来证明,人心之理是宇宙之理的最完美的体现,将朱熹的以“理”为本的客观唯心主义发展为以“心”为本的主观唯心主义;本书的认识论建立在吾心即是宇宙的基础上,认为人们的认识对象不是客观事物,而是“本心”,一切真理和认识都在吾心之中。本书从“切己自反”出发,既反对“见闻之知”,又否认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接触外物不仅不能获得知识,反而是对固有良知的损害,即只要闭目塞听,终日静坐,冥思苦想,收拢本心,五官不接触外物,就能达到“此心澄莹中立”的理想境界,获得对万物之理的认识。还沿袭程朱的先知后行说,主张知之在先,行之在后,学、问、思、辩在先,笃行在后,把知行对立起来和分为两截,颠倒了知行关系;在“道”与“器”的关系上,反对朱熹将二者划分为形而上与形而下的观点,将“道”不在“器”外说成是“道”不在“心”外,以精神性的“理”代替物质性的“气”,并把道与器、理与气视为浑然一体,认为自形而上者言之调之道,自形而下者言之谓之器,天地亦是器,其生覆形载必有理。这样,形而下之器就消解为形而上之道;在无极与太极问题上,与朱熹进行了长期辩论,认为太极、心就是理,不能离心而讲太极,不承认太极之上还有无极,主张心就是本体;在伦理观上,以主观唯心主义心学论证封建等级制度的合理性,认为人之本心是仁义礼智之心,是人心之理、宇宙之理和道德认识的源泉,道德修养的目的是唤醒人心固有的封建道德观念,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是发明本心、切己自反、剥落物欲、改过从善,自觉遵循君臣、上下等级差别和善恶、是非、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等封建道德标准和规范,从而将封建伦理道德视为普遍原则,在程朱理学盛行之时,本书建立了一个与其相抗衡的“心学”体系,是南宋心学的代表作和开山祖。后经王守仁的继承发展而称为陆王学派。本书的出现,是人们长期以来探索、解决主客观关系所做的一种努力,但由于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无限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最终陷入主观唯心主义,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