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从经学复兴到考据成“学”
从经学复兴到考据成“学”

在“乾嘉考据学”这个短语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乾嘉,一是考据学。“乾嘉”是一个时间概念,有特定所指。但是,我们讨论乾嘉考据学却不能只着眼于这一时间段来立论。实际上,“乾嘉考据学”标识的是考据学最兴盛时的状态,而其之所以兴起的原因却还必须追溯到在此之前的顺康雍时代。同时,考据作为一种治学方法,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最初指对人或事进行稽考以取信,如《礼记·学记》说:“中年考校”;后引申为对书籍的考订,如《史记·伯夷列传》云:“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但是,将考据称为“学”,并用来专指一个学派,却只在清代才出现。由清初的经学复兴思潮发展为乾嘉时期的“考据学”也经历 一个长时间的演进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引入时间的概念对乾嘉考据学作动态的分析,考察其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更好地认识其成因。 

 

一、乾嘉考据学形成的历史基础 

 

在我国传统社会中,经学一直处于核心领导地位,没有经学,其它的学 也就失去 存在的依据和评判的标 。西汉以降,学者立论大多依据《诗》、《书》、《礼》等被确定为至高无上权威 则的经典。他们往往通过经典的诠释来建构自己的思想体 。清以前,学者们形成 两种风格迥异的注释传统:其一为汉唐训诂之学,以语言训诂、名物考订、典章稽核为主要内容;其二为宋明义理之学,注重对经典思想内容的阐说,形成以“理”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体 。这两种注释风格在明中 以前虽然有冲突,但由于在自宋迄于明的五百多年的时间里,理学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训诂之学无法冲击义理之学,也无法在学 界产生足够的影响。宋明理学有“道问学”和“遵德性”的区别,前者以程 为代表,在明中 以前处于优势地位,后者以陆王为代表,在明中 以后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并在王学的旗帜下发扬光大。 

明中 以来,以王阳明为代表的王学承陆九渊心学而起,以“ 良知”为目的,强调个人道德体悟,否定学习前人注疏之学以及各种知识的重要性。王阳明说:“记诵之广, 以长其傲也;知识之多, 以行其恶也。”(王阳明:《传习录》 中《答顾栋桥书》)王学末流更是将这种不重视知识的思维发展到极端,导 明朝后期士子空谈心性,将六经束之高阁的局 对理学的泛滥,许多有见识的学者纷纷开始指责理学的空疏。杨慎尖锐的批评理学 说:“宋世儒者失之专,今世儒者失之陋。失之专者,一骋意见,扫灭前贤;失之陋者,唯从宋人,不知汉唐前说也。”(杨慎《升庵集》 52《文字之衰》)焦竑对士子不读书的习惯痛心疾首,他在《焦氏笔承续集》 四《韩献忠》中写道:“今子弟饱食安坐,典籍满前,乃束书不观,游谈无根,能不自愧?”肇端于明朝中后 的反理学思潮在明亡后迅速流传开来。清初学者认为,宋明理学的空疏流弊,在于“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顾炎武:《日知录》 七《夫子之言性与天道》),“言心学者,则无事乎读书穷理;言理学者,其所读之书不过经之章句,其所穷之理不过字义从违”。(黄宗羲:《南雷文定前集》 一)顾炎武等人将明朝灭亡的原因归结为王学的空谈误国,对其进行 猛烈的批判。正是这种对理学,特别是对王学的批判为“乾嘉考据学”的形成奠定 基础。 

 

二、 从顺治朝到康熙前期:经学复兴期 

 

满清入主中原之初,政局尚未稳定,统治者将主要精力放在巩固政权和消弥汉族反抗力量上,尚无力对学 界施加较大的影响。这一时期思想活跃,也是学 繁荣期。鉴于理学的空疏,在清初逐渐出现 一股回归经学的思潮。江南学者钱谦益说“ 科之习比于俚,道学之习比于腐,斯二者皆俗学也。”(《初学集》 25)他又说:“学者之治经也,必以汉人为宗主,……汉不足,求之于唐,唐不足,求之与宋,唐宋皆不足,然后求之于近代。”(《初学集》 79)顾炎武、黄宗羲、万斯同、万斯大等人受这一观点影响较大,在经学研究方 许多探索,其中又以顾炎武最有建树。顾炎武在《与施愚山书》中提出:“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亭林文集》 3 )这里,“古之所谓理学”显然是指汉儒所代表的训诂之学。后来,全祖望在《亭 先生神道表》中将其转述为“经学即理学。”(全祖望:《鲒埼亭集》 12)梁启超在《清代学 概论》中指出:“经学即理学一语开创 清代学 的发展方 。”[1](P10) 在清初学者的视野中,经学以经典作为立论的出发点,相对于王学末流的空发议论显得更为实在。而这种实在正是学者们所追求的目标。纵观这一时期的经学复兴思潮,实际上是由两种原因共同造成的: 

其一,“以经学济理学之穷。”倡导经学并不意味着对理学的完全疏离。清初学者大多数是在理学弥漫学界的历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理学的影响。他们提倡经学,但最初的动机不仅仅是批判理学,还在于以经学来弥补理学的不足,即取证经书来说“理”。因而,清初学者回到经典文本,以此来为理学寻找依据。以王学为宗旨者,如黄宗羲、黄宗炎、胡渭选择以《周易》作为考察对象,目的就在于攻击程 一派构 其学理的基础——“太极图说”之伪;相反,以程 为宗者,如顾炎武、阎若璩则选择以《古文尚书》为考证对象,其目的也在证明王学一派赖以建立其学说的“虞廷传心”方针——“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唯精唯一,允执厥中”之伪。[1] (P347) 

其二,经世 用的学 追求使得学者以“古学复兴”的形式表达他们的经世理念。明清鼎革造成的剧烈社会震荡迫使学者们对社会现实给予 较多的关注。但是,受历史条件的限 ,清初的学者们无法找到一条完全超越传统的学 路数,只能回归元典,以“复古求解放”(梁启超语)。黄宗羲批判 明末“袭语录之糟粕,不以《六经》为根柢”的空疏学风,主张为学必先穷经,兼治史书,以求通经治史,经世 用。故全祖望曾称之曰:“先生始谓学必原本于经 ,而后不为蹈虚,必证明于史籍,而后足以应务,元元本本,可据可依。”(《鲒埼亭集外编》 16《甬上证人书院记》)顾炎武反对载之空言而不能见诸行事的空虚之学,重资料,重实证,“著书不如抄书”是其座右铭,《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 “有得即录”,抄撮而成,而《日知录》也是“ 山之铜”而作。他主张,要务本原之学,必须复兴经学。他说:“经学自有源流,自汉而六朝而唐而宋,必一一考究,而后及于近儒之所著然后可以知其异同离 之指。如论字者必本于《说文》,未有据隶楷而论古文者也。”(《亭林文集》 4《与人书四》)顾炎武提出 “治经复汉”的主张,强调“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亭林文集》 4《答李子德书》)在黄宗羲、顾炎武等人的努力倡导下,清代初期的治学风气,逐渐 博稽经史的方 发展, 

在这股经学复兴的潮流中,顾炎武的《日知录》、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胡渭的《易图明辨》考证慎密、资料翔实,后来被乾嘉时期的学者视为楷模。 

 

三、从康熙中后期到乾隆初年:经学沉潜发展期 

 

随着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顾炎武的去世、三十四年(1695年)黄宗羲的去世、四十三年(1704年)颜元、阎若璩的去世,清代的学 出现 暂时的空寂。全祖望论述说:“国初多稽古洽闻之士,至康熙中 而衰。士之不欲以帖科自竟者,稍廓之为词章之学已耳。求其原原本本,却有所 衷于心者,未之有也。”(全祖望:《鲒埼亭集》 17)与此同时,清朝统治者在政治稳定之后也逐渐将文化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在王学崩解的同时,清初的理学界出现 一时“由王返 ”的声浪。此风由张履祥、吕留良等人开端,经陆陇其而渐入庙堂,至熊赐履、李光地因精通 学而在朝廷受到重用时得以大盛。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朝颁布诏令,规定 熹成为佩享孔子祭祀的孔庙十哲之一。(《清圣祖实录》 249)这就标志着程 理学成为 官方学 ,也意味着经学成为民间形态的学 ,其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 。但是,经学在这一时期也有发展的便利条件: 

其一,理学 暴露出许多虚伪 ,使得社会对于理学更加鄙视,客观上促进 经学的发展。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理学名臣李光地之母病逝,但李光地却并未按惯例 朝廷上书请求丁忧,因而在朝廷中引起 一场轩然大波。一时间,朝臣纷纷上书谴责李光地。五月,康熙亲自在瀛 召集翰林谴责伪道学。此后,康熙虽然依然尊崇理学,但却给予崇尚质朴、讲究实证的经学以相当的关注。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的诏书说:“治天下以人心风俗为本,欲正人心、厚风俗,必崇尚经学。”(《圣祖实录》 258)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清王朝也 许多政策来发展经学,如《古今图书集成》、《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大型图书的编撰也大大促进 经学 考据学的转化。 

其二,书院讲学之风解禁,也促使 经学的发展。清初,鉴于东林讲学之风不利于政权的巩固,清朝政府严禁讲学结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书院在传播文化方 的功能日益显示出来,关于书院的禁令也日渐 弛。1733年正月,雍正颁布诏书:“书院之设,于士习文风,有裨益而无流弊,乃朕之所厚望也。”(《世宗实录》 127)随即,清廷命令各省省城设立书院,并给予1000两银子为营建经费。此后,书院迅速发展,通过讲经等活动对文化的传承起到 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经学的发展提供 一个重要阵地。 

由于这样一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从康熙中后期到乾隆初年,经学也取得 一定的发展。何焯、全祖望、惠周惕等经学 主要活动于这一时期,为后世留下 《义门读书记》、《鲒埼亭集》等这样一些优秀的学 著作。但是,与前一时期相比,这一阶段经学的发展相对不够明显,处于一个典型的“沉潜期”。一方 ,学 界没有出现像顾炎武那样能引导一时学风的大师,另一方 ,社会和朝廷对于经学也没有完全认可。乾隆元年,朝廷开设博学鸿儒科,以经学著称的全祖望却名落孙山,足见当时经学地位还不是很高。 

 

四、乾隆初年到四库馆设立:考据成“学”期 

 

经学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发展,至乾隆初年已经渐成气候。乾隆十四年(1749年)的博学鸿词科,录取陈祖 、顾栋高等以经学著称的四位学者,标志经学开始为社会所共同认可。昭梿记叙其影响说:“故一时耆老夙学,布列朝班,而汉学始大著,龌龊之儒,自碾足而退矣。”(《啸亭杂录》 1 “重经学条”)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经文被移于科举考试的第二场,说明经学的地位开始得到 度的保障。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四库馆成立,戴震、王念孙、任大椿等一批汉学 入四库馆,肆力经史,辑佚勾沉,校理群籍,经史考据因此蔚然成风,桐城派重要代表人物姚鼐在四库馆开馆之初,被荐为纂修官,但因为所拟提要屡次被驳斥,遂托病辞官,说明四库馆已成为“汉学 大本营”(梁启超语)。 

章太炎在《清儒》中写到:“(清学)著 统者,自乾隆朝始。一自吴,一自皖。吴始惠栋,其学好博而尊闻。皖南始戴震,综形名,任裁断。”[2]p157)刘师培在《近儒学 论》论述吴派的学 传承说: 

“东吴惠周惕作《诗说》、《易传》,其子士奇继之作《易说》、《易春 》。栋承祖父之业,始确宗汉诂,所学以掇拾为主,扶植微学,笃信而不移。” 

又论述皖派的源流: 

“戴震之学亦出于永,然发挥光大, 证旁通,以小学为基,以典章为辅助,而历数、音韵、水地之学 实事求是以求其源。于宋学之误民者,亦排击防闲不少懈。徽歙之士,或游其门,或师淑其学,各得其性之所近,以实学自鸣。及戴氏施教燕京,而其学远被。声音训诂之学传于金坛段玉裁,而高邮王念生所得尤精。典章 度之学传于兴化任大椿。而李惇、刘 拱、汪中均与念生同里,及从念生游,始专意说经。顾凤苞与大椿同里,备闻其学,以授其子凤毛。焦循少从凤毛游。时凌廷堪居扬州,与循友善,继治数学,与汪莱切磋尤深。阮元之学亦得之焦循。凌廷堪继从戴门子弟游,故所学均宗戴氏。”[3]()p1533 

惠栋治学“凡古必真,凡汉必好”[4](p31) ,开启 吴派博学考证、宗汉信古的学风,此派中人物还有钱大昕、江声、 萧客等人。戴震则“综形名,任裁断”[2]p157),从文字、训诂入手考证经义,从而突破 吴派泥古的局限,开启 皖派重视经义别裁、讲究实事求是的学风,此派中人物有焦循、段玉裁、王念孙诸人。 

吴派和皖派的形成以学派的形式标志着“乾嘉考据学”正式得以确立。昭梿在《啸亭杂录》云:“本朝诸儒皆擅考据之学。”( 二《考据之难》)可见,用“考据”来作为一个学 概念是有一定历史根据的。 

考据学又称“汉学”,前者是就其治学方法而言,后者则相对于“宋学”而言。 周予同 先生指出:“‘汉学’一派学 的存在,固远在两汉时代,但‘汉学’这一名称的出现却在清代‘汉学派’复兴的时候,‘汉学’这一名称乃由于与‘宋学’对峙而产生的。”[5]清代学者中最先打出“汉学”旗帜的是惠栋,方东树说:“专标汉帜,则自惠始。”(《汉学商兑》 下),这就表明惠栋是公开张大“乾嘉考据学”的第一人。汉学 大多崇尚考据实证,鄙视“义理”,章学诚记述当时的学风时说:“时人方贵博雅考证”。(《文史通义》 2《书 陆书后》)随着考据学的兴盛,对“汉学”的批评也开始出现。对“汉学”的批评从侧 证明 考据学已经蔚然形成。 

首先是袁枚对汉学的批评。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中年隐居江宁小仓山的随园,自号仓 居士,随园老人,钱塘(今杭州)人。袁枚较早用“考据”与“著述”来中分学 。他在《小仓山房文集》中多次提到“考据学”,如“著作之文形而上,考据之学形而下。”( 二八《〈随园随笔〉序》)但是,在学 宗旨上,他却是反对“考据”的,因此,也反对以“考据”为主要特色的“汉学”。袁枚指出:“明季以来,宋学大盛,于是近今之士,竟尊汉儒之学,排击宋儒,几乎南北皆是矣,豪健者尤争先焉。不知宋儒凿空,汉儒尤凿空也。”[6](48)(《随园诗话》 )又在与惠栋的信中说:“第不知宋学有弊,汉学更有弊。宋偏于形而上者,故心性之说近玄虚;汉偏于形而下者,故笺注之说多附会。虽 器不足以明道,《易》不画,《诗》不歌,无悟入处,而毕竟乐师辨乎声诗,则北 而弦矣;商祝辨乎丧礼,则后主人而立矣。艺成者贵乎?德成者贵乎?而况其援引妖谶,臆造典故,张其私说,显悖圣人,笺注中尤难偻指。宋儒廓清之功,安可诬也。” [6]( 306)(《小仓山房文集》 18《答惠定宇书》) 

再是章学诚对汉学的批评。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治学兼及经史诸领域,而尤以史学见长。章学诚以程 理学为宗主,故反对乾隆时期考据学 对理学的批评。他从学 发展的角度批评说:“盖逐于时趋,而误以襞绩补苴,谓足尽天地之能事也。幸而生后世也,如生秦火未毁以前,典籍俱存,无事补辑,彼将无用其学矣。”[1][28]章学诚认为当世汉学的弊端在于“循流忘源,不知大体”,“但知聚铜,不知铸釜” 《文史通义外篇》三,《与邵二云书》。又说:“指出:“今之博雅君子,疲惫精力于经传子史,而终身无得于学者,正坐宗仰王氏,而误执求知之功力,以为学即在是耳。”(《文史通义内篇》 2《博约中》)。 

对“汉学”的批评从侧 证明“考据”已经从单纯的“方法”上升为“学”,也标志考据学正式形成。 

 

五、  

 

在考察 乾嘉考据学形成的三个阶段后,笔者认为考据学的兴起和形成经历 一个较长的演进过程,这个过程并非由单一原因造成,而是由多方 因素共同作用的 

第一,学 的原因。 

首先,取证于经书的学 自我发展演进趋势使六经取代四书成为立论的根基,与六经相伴生的训诂考证必然随之而来。 

其次,明清鼎革造成的剧变促使“好古”的中国士人将目光投射到中古以前,力图从经典文本中寻找到济世良方,但这种风气演变到后来,却逐渐失去 经世的内涵而只剩下形式的复古,对经典的研究本身成为目的。 

复次,朝廷大力表彰的“理学”在思辨领域已经缺少可拓展的 地,因而其“道问学”在方法论上的意义就凸显出来,学者们纷纷回归经典,从事实证研究,将义理构建悬置起来。众所周知,程 一派主张“道问学”, 格物、 知来穷理尽道。但是,在长达五百年的发展历史中,程 一派的“理”学体 建构已经相当完善,到 精微化、 统化的程度,在此基础上想再将其推进一步已属极难。拿朝廷所褒扬的大理学 来说,无论是熊赐履、还是李光地,他们所论述的太极论、理气论、河图洛书,都只不过是在拾掇宋明理学 的牙慧,烦琐复述,毫无新意。这样,程 理学留给学者们的就主要是“道问学”在方法上的指导意义,促使学者们由重“思”转 重“学”。 

第二,社会环境的原因。 

的发展既受自身演进轨迹和发展大势的 约,也受外在环境的影响。乾嘉考据学的最终确立与当时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 。大 说来,又这样一些便利条件:第一,徐乾学、 筠、毕沅等人官方的支持对于学 之职业化起 重要作用;第二,书院的兴盛有利于学 的薪火传承,对于学 的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第三,乾嘉时代江南出版业发达、藏书之风兴盛,有助于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学 交流网络;第四,“求是”与“求实”学 的形成也促进 考据学的发展。 

但是,需要注意,社会环境毕竟属于外部因素,只是为学 的发展提供 可能条件,却不能规定学 究竟以什 形式出现。这里,我们需要辨析在乾嘉考据学成因研究中影响至大的“文字狱高压”说。这一主张发端于章太炎,经梁启超的发挥而影响至大。章太炎在《訄书·清儒》中说:“清世理学之言,竭而无 华。多忌,故歌诗文史楛;愚民,故经世之志衰。 有智慧,大凑于说经,亦以纾死。” [2]P157)梁启超也说考据学:“于世无患,与人无争,学者可以自藏焉。”)【4】(p28)但是,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文字狱并不始于清代。众所周知,明初的文字狱无论从涉案规模还是惨烈程度都不比清代弱,但为何却没有引出考据学呢? 陈寅恪 先生在《陈垣元西域华人化考序》中就针对清代史学不振的事实说:“然清室所最忌讳者,不过东北一隅之地,晚明初清数十年间之载记耳……何以三百年间史学之不振如是?是必别有其故,未可以悉由当世人主摧毁压抑之所 也。”[7]P269)这实际上也暗示 “文字狱”不足以解释清代考据学兴盛的原因。 

当然,乾嘉考据学本身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学 形态,其研究角度也应该是多样化的,笔者在此强调要注意其形成的阶段性特征,并不是要否定其它研究成果的价值,我们应该深入到考据学的内部进行详细的考察,以更好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M].北京:三联书店,2000

[2]章太炎.章太炎全集(第三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3]刘师培.刘申叔先生遗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4]梁启超.清代学 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5]周予同.“汉学”与“宋学”[A]. 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6]王英志.袁枚全集[M].扬州:江苏古 出版社,1993

[7]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本文由作者提供,中华文史网首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