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顾炎武与清代考据学
顾炎武与清代考据学

前辈著名史学 文澜先生在论述清代考据学的发展时曾指出:“自明清之际起,考据学曾是一种很发达的学问,顾炎武启其先行,戴震为其中坚,王国维集其大成,其间卓然名 者无虑数十人,统称其为乾嘉考据学派。”事实也是如此,追溯乾嘉考据学派的渊源,首先提到的正是顾炎武。本文拟对顾炎武的学 、他与乾嘉学派的联 、区别等问题,试作分析和探讨。 

 

一、倡导经世重视实证的学 思想 

 

顾炎武学 思想的鲜明而突出的特色,主要是针对明末以来的空疏学风而重视实证与博学,倡导具有批判求实精神的经世 用之学,提出 “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以及“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等命题。这些思想和命题,既推动 明清之际经世思潮的发展,也促进 经学在清代的复兴和乾嘉考据学的形成。 

自宋元以来,程 理学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至明中 ,王阳明的心学盛行,良知之说风靡海内。降至明末,王阳明的心性良知之学,又日趋颓废没落。流风所及,一些封建士子孜孜以求功名利禄,为求捷径,不读经书本文,只是捧着“语录”讨生活。充斥学 界的是“置四海穷 于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然而,明末清初“天崩地解”的社会变动,及“神州荡覆,宗社丘墟”的残酷现实,迫使一些学者和思想 ,进行深刻的反省和总结。明末空谈心性的学风则被视为祸国误民的重要原因。在对之进行抨击的同时,他们积极倡导经世 用的实学。如 之瑜提倡学 要“经邦弘化,康际时艰”;李颙主张“匡时要务”,“学贵实效”;颜元更大声疾呼:“救弊之道,在实学,不在空言。”这些思想主张,汇集成为明清之际的经世 用思潮。而顾炎武经世 用的学 思想,正是这一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空谈心性的学风,他尖锐指出:“刘石乱华,本于清谈之流祸,人人知之。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遗其粗。未究其本而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工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谈,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因此,顾炎武提出自己的治学宗旨是“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希望通过学 研究“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所以,他研究探讨的问题,多是“国 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以及“六经之旨”、“当世之务”,举凡兵、农、财赋、典 、舆地等等。 

改变明末以来弃经书于不读的空疏学风,顾炎武又提出 “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的命题,这是顾氏学 思想的重要方 ,既涉及他的学 思想渊源,也反映 他对理学中不同流派的态度。在《与施愚山书》中他明确指出:“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就是说宋以前尚无“理学”。接着又说,“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今之理学,禅学也。”2换言之,也就是说宋代的理学即经学;而今天——明代以来的理学,则是禅学。他还具体说明古、今理学之不同:古时的理学如同经学一样,需要长期潜心钻研,才能通达;而今天的理学,则流入禅学,根本不通读经书,只求助于语录及八股帖括。连贯前后文字,可见顾炎武对于宋代理学是持肯定态度的,对于明代流入禅学的理学——王阳明的心学则持否定态度。再联 顾炎武在其他著作中,对 熹多予赞扬和肯定,晚年还为 熹修建祠堂,并在《祠堂文》中称:“惟绝学首明于伊雒,而微言大阐于考亭,……启百世之先觉,集诸儒之大成。”3熹推崇备至,其对于宋代其他理学 ,如程颢、张载、邵雍、张栻、吕祖谦等,也有恭维之词,这说明顾炎武并不一概反对理学。惟于王阳明多有激烈抨击之词,既批评王“以一人而易天下,其流风至于百 年之久者,古有之矣,王夷甫之清谈,王介甫之新说,其在于今,则王伯安之良知是矣”4。又指责:“刘石乱华,本于清谈之流祸,人人知之,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5。值得注意的是,顾炎武对于空谈心性之批判,常常冠以时间界限,诸如“窃叹夫百 年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6;“盖自弘治、正德之际,天下之士厌常喜新,风气之变,已有所自来,而文成以绝世之资,倡其新说,鼓动海内”7。锋芒皆指 明中 以后的王学。这些思想与前述《与施愚山书》中的思想完全一 。然而后人为什 得出顾炎武反对程 理学的结论呢,问题就在于清中 的学者全祖望在其《亭 先生神道表》中将顾炎武《与施愚山书》中的那段话改写成:“(顾炎武谓)古今安得别有所谓理学者,经学即理学也。自有 经学而言理学者而邪说以起,不知 经学,则其所谓理学者禅学也。”抹杀 顾炎武关于理学有古今之别的观点,笼统地说“经学即理学”,“安得别有所谓理学”,从根本否认 理学的独立存在。这种不符 顾炎武原意的观点却被后来的研究清代学 思想史者援以为据,特别是梁启超还由此进而认为顾炎武的“经学即理学”,虽“未尝直攻程 ”,但“根本不承认理学之能独立”8。由于梁启超影响甚大, 使学 界长期以来几乎普遍认为顾炎武是既反程 ,也反陆王的反理学思想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顾炎武不仅不反程 ,其学 思想实渊源于程 。对此,清代学者早有定论,如章学诚在其《文史通义· 陆篇》中就曾指出: 熹之学,“一传而为勉斋()、九峰()……五传而为宁人(顾炎武)、百诗(阎若璩),则皆服古通经,学求其是”。著《汉学师承记》的江藩也指出:“亭林乃文清之裔,……辨陆王之非,以 子为宗”。我们认为,根据史实,应肯定顾炎武的学 思想渊源于 熹,且不反对程 ,他反对的只是理学中的陆王学派,并不反对整个理学。这样的结论,既符 顾炎武的思想原貌,也不影响他在清代学 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正因为他批判 王阳明的心性良知之说,横扫 明中 以来的空疏学风,倡导经世 用,便有力地推动 明清之际经世 用思潮的发展。同时,他提倡的“通经服古”,  “引古筹今”,重视实证,也为清代经学及考据学的复兴、发展开 道路,奠定 基础。 

围绕经世 用与重视实证博学的学 思想,顾炎武还提出 另一重要学 命题:“博学于文”、“行已有耻”。 

“博学于文”与“行已有耻”本是传统的儒 观点,是孔子在不同场 答复门人问题时所提出的两个主张。但把这两个主张联 在一起,成为一个学者治学与做人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 ,则是顾炎武的创造。他不仅提出这一主张,且躬行实践,显然是为 扭转明末的空疏学风,并针对明清易代之际一些士大夫趋炎附势,寡廉鲜耻,反颜事仇而提出的。 

在“博学于文”中,他首先强调要认真读书,博览群籍,“多学而识”,“好古多闻”。他认为,《诗》、《书》、《三礼》、《周易》、《春 》等儒 经典,必须反复诵读,而且要改变“今之学者,并注疏而不观,殆于本末俱丧”9等荒疏风气。在提倡读经的同时,顾炎武也十分重视读史,主张通读《二十一史》、《资治通鉴》等史籍。他本人是勤学博读的典 ,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废书。在顾炎武的影响下,有力地扭转 明末那种“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学风,开启 乾嘉学者广读博证的考据学风。当然,顾炎武的“博学于文”并不止于文字、文章之文,还包含着各种社会知识,目的在于以“修己治人之实学”取代“明心见性之空言”。 

与“博学于文”相联 ,顾炎武力倡“行已有耻”,认为“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其时,士大夫巧佞虚伪成风,特别是清入关后,一些士大夫丧失民族气节,尤为顾炎武所痛恨。他认为,倘若士大夫皆“卑形态以取容悦,逊声色以媚世俗”,必然是乱天下而祸国 。因此,他呼 士大夫要坚守气节,做刚方正直之人。 

重视实证与博读,既是顾炎武的学 思想,也是他的治学方法。而他提出的“古之理学,经学也”、“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等命题,都包含着实证与博学的思想。他一生既广读博览,又实地考察,把文献资料与实地考察结 起来,他的不少著作都是这样写成的。如《昌平山水记》就是他亲至昌平一带实地考察后写成的。其友人王宏撰曾说:“亭林所著《昌平山水记》二 ,巨细 存,尺寸不爽,凡亲历对证,三易稿矣。”10这种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都为乾嘉考据学开 先路。 

 

二、乾嘉考据学派的奠基者 

 

称顾炎武是清代考据学的开山祖师,是“不祧祖先”和“奠基人”,是因为他为乾嘉考据学派做 以下几方 的工作: 

()为汉代经学在清代复兴开 先路 

乾嘉考据学是以汉代古文经学为其学 渊源,而汉代古文经学在清代的复兴则由顾炎武开 先路。 

我们知道,北宋以后,经学吸收 道、释二 的思想,发展成为理学,但理学中的程 一派,虽不废汉代治经的注疏传统,但却以阐释义理为主;而理学中的陆王一派,则主张执简驭繁,反对“支离破碎”,但空谈心性,流于禅释,至其末流,更完全废弃 汉代以来经学的训诂注疏传统,使传统经学日渐衰废。到明代,如顾炎武所说,自《四书五经大全》颁行以来,“ 义初行,一时士人尽弃宋元以来所传之实学,上下相 ,以饕禄利”,“经学之废,实自此始”11,以 “天下之生员,不能通经知古今,不明六经之旨,通当世之务。”为扭转这种学风,顾炎武强调提高经学的地位,恢复经学原有的 目。 

为恢复经学的传统,顾炎武提出要明辨经学源流,他说“经学自有源流,自汉而六朝,而唐,而宋,必一一考究,而后,及于近儒之所著,然后可以知其异同离 之旨,如论字者,必本于说文,未有据隶楷而论古文者也”12。为此,顾炎武反对宋明以来那种断章取义、心印证悟的语录之学,倾 于以汉儒为师,认为“六经之所传,训诂为之祖,仲尼贵多闻,汉人犹近古”,“大哉郑康成,探赜靡不举,六艺既赅通,百 亦兼取”13,明显地反映 崇尚汉学、鄙薄空谈性道的学  

此外,顾炎武还强调应该读注疏,批评明以来的学者“并注疏而不观”,几乎没有“能通十三经注疏者”的虚浮风气。他在汉学废绝、宋明理学居统治地位、心性之学泛滥的情况下,提倡“通经服古”,崇尚汉代古文经学,强调训诂注疏,无疑为汉代古文经学在清代的复兴开 先路。 

正是由于顾炎武及同时代的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弃虚崇实,重视注经传统,又有毛奇龄、阎若璩、胡渭等“接踵继起,考订校勘,愈推愈密”14,才开启 乾嘉时期汉代古文经学重新复兴的局  

        (二)开拓 乾嘉考据学的治学  

顾炎武学识渊博,涉足领域极广,于群经诸史、历代典 、河漕兵农、天文舆地、艺文掌故、音韵训诂等,皆有深湛研究。梁启超在论及顾炎武在清代学 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时说:“亭林清学界之特别位置,一曰开学风……二曰开治学方法……三曰开学 门类”,“清代许多学 门类,都由亭林发其端,而后人衍其绪”15。这无疑是确然之论,乾嘉学派在治学 围上,乃以经学为中心,而旁及小学、音韵、舆地、典 、金石、校勘、辑佚、辨伪等方 。然溯其渊源,这些研究 围,大都由顾炎武发其端。 

1.关于经学的研究,清代学者特别是乾嘉考据学 ,对儒 的经典几乎全都加以整理训释,使中国古代经学历经衰落之后出现复兴。而清代重经的风气,首先由顾炎武开启,他关于“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非数十年不能通”的论断;他对于读经要读“注疏”的重视和强调,使人们从明末空疏的风气转 踏实治经的学风上来,都起到开一代风气的作用。其代表著作《日知录》 17的论述,以及许多论学的书信之中,对于儒 群经,诸如《易》、《书》、《诗》、《春 》、《礼记》、《论语》、《孟子》等都有具体的论述和考订,提出 许多新的问题,不乏独到之见。如争论已久的《尚书》中的今古文的真伪问题,顾炎武在《日知录》 2《古文尚书》条中,便具体论及出于梅赜之手的《古文尚书》属伪作,并明确指出:“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于今日而益验之矣!”这对于后来关于《尚书》的研究,及伪《古文尚书》的论定,无疑有开启作用。 

2.关于文字音韵的研究 

在清代文字音韵之学由经学的附庸而成为专门之学的过程中,顾炎武亦有开其端之功。他的《音学五书》关于古韵的考辨和分部,直接引发 后来学者深入研究的兴趣。如江永的《古韵标 》分古韵为13部,段玉裁的《六书音韵表》分为17部、孔广森进而分18部、王念孙分为21部,直到黄侃分为28部,日益精进,由疏而密,但都是在顾炎武奠定的基础上的发展变化。此外,顾炎武考订的古无四声之分,对乾嘉考据学者江永、戴震、钱大昕等都产生 影响,他们关于四声之论,大多依据顾炎武的说法而加以发挥。因此,当代语言学 王力曾指出:“后来的音韵学 走上比较健康的路子达到接近科学的水平,顾炎武有重要贡献。” 

顾炎武亦注重文字的研究,他对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给予 极高的评价:“自隶书以来,其能发明六书之旨,使三代之文尚存于今日,而得以沿古人 作之本者,许叔重《说文》之功为大,后之学者一点一画莫不奉之为规矩。”16但他也具体举出许慎《说文》中的失误与不足,希望“今之学者能取其大而弃其小,择其是而违其非,乃可谓善《说文》者矣!17乾嘉时期,研究《说文》之风甚炽,惠栋著《读说文记》,江永与戴震往复讨论《六书》,段玉裁著《说文解字注》、钱大昭著《说文统释》、陈鳣著《说文解字正义》、桂馥著《说文义证》、王筠著《说文释例》与《说文句读》。而后又有 骏声著《说文通训定声》等等。这一切,应该说与顾炎武对《说文》的研究与重视不无关联。 

3.关于金石文字的研究 

金石之学在清代也是很发达的学问,至乾嘉时期尤其盛行。顾炎武自青年时代“即好求古人金石之文”,后读书渐广,当阅读宋代欧阳修所撰《集古录》时,“乃知其事多与史书相证明,可以阐幽表微,补阙正误”18,因而对金石之学兴趣更浓。中年以后,顾炎武在南北访学与游历之中,处处留心,广为搜求,更广泛地搜集金石之学方 的资料。而后,他将搜集到的碑文和许多新的发现详加考证,先后编成《金石文字记》、《求古录》、《石经考》诸书。正如全祖望所说:“(炎武)性喜金石之文,到处即搜讨,谓其在汉唐以前者,足与古经相参考,唐以后者,亦足与诸史相证明,盖自欧、赵、洪、王(本文作者按:指宋代金石学名 欧阳修、赵明诚、洪 、王俅等),未有先生之精者”19。也正如顾炎武在其《金石文字记序》中希望的那样:“望后人之 此好者继我而录之也”,乾嘉时期的著名金石学 王昶、钱大昕、阮元等,沿着顾炎武的这条路去开展金石研究。 

此外,顾炎武在历史地理、典章 度、校勘辨伪等方 ,或有丰富的著作,或有独到的论述与考辨,均为其后的学者大大开拓 研究 围。 

 

三、丰富和发展 缜密朴实的考据方法 

 

考据作为一种治学方法,由来已久。但将中国古代的考据学推 高峰,形成独立的考据学派,使考据内容更为广泛,考据方法更为严密、考据成果更为充实,是在清代。而顾炎武则是将中国古代的考据方法,发展到清代形成独立的考据学派的奠基者。 

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论:“炎武学有本原,博赡而能通贯,每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证佐,而后策之于书,故引据浩繁而牴牾者少,非如杨慎、焦豌诸人偶然涉猎得一义之异同,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者”20。顾炎武的考据方法,归纳起来,大 有如下几点: 

1.考辨文字音韵以通经学 

从考辨文字音韵入手以通经学的基本方法,是顾炎武进行考据的基本方法。 

顾炎武曾谓:“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以至诸子百 之书,亦莫不然。”21他又说:“古之教人,必先小学,小学之书,声音文字是也。”22这是因为,中国的汉字,自殷商周秦以来,不断演变,常常是一字多体,或体同义殊,甚或同音假 等。至于音读,更是变化多端,因时因地而异,时异音变,南北不同。因而只有通晓文字音韵的变化,才能真正读懂经书,正如顾炎武所指出的:“三代六经之音,失其传也久矣,其文之存于世者,多后人所不能通,以其不能通,而辄以今世之音改之,于是乎有改经之病。始自唐明皇改《尚书》,而后人往往效之,然犹曰:旧为某,今改为某,则其本文犹在也。至于近日锓本盛行,而凡先秦以下之书率意轻改,不复言其旧为某,则古人之音亡而文亦亡,此尤可叹者也。”23为此,顾炎武积三十 年精力,五易其稿,撰写 《音学五书》,并在《音学五书序》和《后序》中指出:“自是而六经之乃可读,其他诸子之书,离 有之,而不甚远也。天之未丧斯文,举今日之音而还之淳古者。” 

顾炎武关于音韵学的研究及其成就,对乾嘉时期的学者亦有重大影响。乾嘉时代考据学者的治经方法,也都是沿着顾炎武的路数,治经从古文字人手,重视声音训诂,以求经书的原义。正是在顾炎武的影响下,被称之为小学的文字音韵,在清代才由经学的附庸而蔚为大观。乾嘉时期的考据学 ,不仅由考辨文字音韵人手而疏证经书,而且在文字音韵方 多有专门研究和留有著述,如《方言疏证》(戴震)、《尔雅正义》(邵晋涵)、《尔雅义疏》(赫懿行)、《广雅疏证》(王念孙)、《说文解字注》(段玉裁)、《古韵标 (江永)、《切韵考》(陈澧)等等。但无论是乾嘉考据学派中的吴派抑或是皖派,对于顾炎武在文字音韵方 的成就都非常推崇。如江永就曾说顾炎武是“近世音学数 ”中之“特出”者,所以“最服其言”24,并吸收顾炎武分古韵为10部的研究成果,定古韵为13部,又如,王鸣盛对顾炎武的古韵研究虽有所辨正,但仍很推崇地说顾炎武“作《音学五书》分古韵为十部,条理精密,秩然不紊,欲明三代之音, 顾氏其谁与归”25 

2.归纳大量例证     

大量归纳例证,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论证问题是顾炎武进行考据的主要方法。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归纳法。顾炎武的主要著作,均体现 这种方法。如他作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即是“历览二十一史以及天下郡县志书,一代名公文集及章奏文册之类,有得即录”,而后成“舆地之记”和“利病之书”26。《肇域志》也是“先取《一统志》,后取各省府州县志,后取二十一史参互书之。凡阅志书一千 部,本行不尽,再注之旁,旁又不尽,则别为一集曰备录”27。《日知录》更是“白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 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积三十 年,乃成一编”28。大量阅读各种历史文献,随手加以记录,作为各种专题材料。当论证某一问题时,将平日积 的材料,再加排比组 和归纳,而后得出结论。如他要说明“古人之坐,以东 为尊”,便列举 《新序》、《史记》、《汉书》、《后汉书》等书中的有关资料二十 条,而后得出结论:“古人之坐,以东 为尊。故宗庙之祭,太祖之位东 。即交际之礼,亦宾东 而主人西 。”29再如,顾炎武为 证明“行”  (xing)古读若“杭”(hong),即列举 264条证明材料;为 证明“下”(xia)古读若“户”  (hu),则列举 219条材料;为证明“ (jia)古读若“姑”(gu),也列举 57条材料。如非平日积 搜集,焉能举出如此丰富的例证。 

乾嘉考据学派论证问题,也主要是 用这种归纳的方法。如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一书,为证明梅赜的《古文尚书》之伪,引证 128条材料。每条之下还以按和附的形式再列数十条相关的例证。总计以近千条的材料,确证《古文尚书》属伪作,使千年的争讼,终成定案,另一考据大师王念孙也是“一字之证,博及万 30。“凡立一说,必列举古书,博釆证据,然后论定”31。乾嘉学者多运用归纳法,显然是受 顾炎武的影响。 

  3.验诸实证 

顾炎武不仅从历史文献资料中归纳出大量例证,还特别重视将文献资料验诸实证,力求名实相副,他认为“史书中之文中常有误字,要当旁证以求其是,不必 为立说”32。在顾炎武的著述中验诸实证的事例很多。如金石文字与史书互证。他认为,金石之文“多与史书相证明,可以阐幽表微,补阙正误”。故每见金石碑刻,“必手自抄录”。当他发现史籍纪时,或纪年则不纪月,如《尚书·泰誓》“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金滕》“ 大熟,未获”等,均“言时不言月”或“言月不言时”。如《武成》“惟一月壬辰”;《康诰》“惟三月哉生魄”;《召诰》“三月惟丙午肶”。顾炎武遂验诸钟鼎古文,亦多如此,独有《春 》有年有月有日,便结论为:因为《春 》乃编年史,“多是义例所存,不容阙一也”33。这是以金石文字验证史书的实例。顾炎武还以所见所闻与文献记载互相印证,如其所论钱法之变,即以所见为证34。他还以所见所闻论风俗之变,如《日知录》 12《人聚》条云:“予少时见山野之民,有白首不见官长,安于畎亩,不至城中者。泊于末造,役繁讼多,终岁之功,半在官府,而小民有‘ 有二顷田,头枕衙门眠’之谚。已而上有负嵎,林多伏莽,遂 其田园,徙于城郭,又一变而求名之士,诉枉之人,悉至京师。……五十年来,风俗遂至于此。” 

从以上所论可见,无论是从汉代经学在清代复兴,或是从治学 围的开拓,乃至到具体的考据方法等方 看,顾炎武都是乾嘉考据学的奠基者。虽然他只是把考据作为“通经 用”的手段,但他所开创的务实的朴实学风以及缜密的考据方法,确实开启 有清一代的学风,直接影响到乾嘉考据学的形成与发展。因此,顾炎武其后乃至当代学者,无不肯定顾炎武为“清学的开山”与乾嘉考据学的“不祧祖先”。而梁启超在总括古今学人对顾炎武的评价时,也就有这样的结论:“论清学开山之祖, 亭林没有第二人。”35  

注释: 

1 文澜:《看看胡 的“历史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44页。 

2 顾炎武:《与施愚山书》,《顾亭林诗文集》文集 1,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8页。 

3 顾炎武:《华阴县 子祠堂上梁文》,《顾亭林诗文集》文集 5,第121页。 

4 顾炎武:《 子晚年定论》,《日知录》 18 

5 顾炎武:《夫子之言性与天道》,《日知录》 7 

6 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顾亭林诗文集》文集 3。第40页。 

7 顾炎武:《 子晚年定论》,《日知录》 18 

8 梁启超:《清代学 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9页。 

9 顾炎武:《与友人论易书》,《顾亭林诗文集》文集 3 

10 王宏撰:《山志》。 

11 顾炎武:《四书五经大全},《日知录》 18 

12 顾炎武:《与人书四》,《顾亭林诗文集》文集 4,第91页。 

13 顾炎武:《述古》,《顾亭林诗文集》诗集, 4,第384页。 

14 皮锡瑞:《经学复盛时代》,《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99页。 

15  梁启超:《清代经学之建设》,《中国近三百年学 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65页。 

16 顾炎武:《说文》,《日知录》 2l  

17 同上。 

18 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序》,《顾亭林诗文集》文集 2,第29页。 

19 全祖望:《亭林先生神道表》,《鲒埼亭集》,内集, 11 

20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杂 类三,《日知录》 19 

21  顾炎武:《答李子德书》,《顾亭林诗文集》文集 4,第73页。 

22  顾炎武:《昌鼃》条,《日知录》 4 

23  顾炎武:《答李子德书》,《顾亭林诗文集》文集 4,第73页。 

24  江永:《古韵标 例言》。 

25  王鸣盛:《音学五书与韵补正论古音》,《蛾 编》 33 

26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序》,《顾亭林诗文集》文集 6,第131页。 

27  顾炎武:《肇域志序》,《顾亭林诗文集》文集 6,第131页。 

28  同上。 

29  顾炎武:《东 坐》条,《日知录》 28 

30  阮元:《王石臞先生墓志铭》,《研经室续集》 2 

31  萧一山:《清代通史》《第二册》, 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85页。 

32  顾炎武:《汉书注》条,《日知录》 27 

33  顾炎武:《春 时月并书》条,《日知录》 4 

34  顾炎武:《钱法之变》条,《日知录》 4 

35  梁启超:《清代学 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9页。 

 

 

(资料来源:《清代学 探研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