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甲午战争结束和《马关条约》签订120周年。甲午战争惨败和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是近代中国国防转折的重要关节点。昭昭前事,惕惕后人。研究甲午战争史,检讨海战的成败得失,成为一代代学人的重要使命。
一.战略差异导致不同结局
甲午海战起自1894年7月25日的丰岛海战,终于1895年2月17日的威海卫陷落,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历时近7个月。其间,北洋海军与日本联合舰队进行了丰岛、黄海、威海卫三场海战,三战皆败,未击沉一艘日舰,个中缘由令人扼腕、深思。
(一)甲午海战是两种军事体制的较量。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建立起了一整套近代化军事体制,确保军政军令畅通。战前,日本组建了最高指挥机构——战时大本营,负责统筹对华的一切陆海军用兵、作战事务,确保作战指挥体系的流畅运转。单就日本联合舰队来说,其编制、指挥体系也是高度近代化的,优于北洋海军。
反观中国,依然是封建式军事体制。各部门事权不一、政出多门、相互掣肘,臃肿、低效、职能重叠是其典型特征。战争爆发后,清廷未组建统一的领导机构,陆海军各自为战、各省孤军抗日,因而很快被日军海陆联合、各个击破。仅从火力配置、军舰性能上看,北洋海军与日本联合舰队实力相差无几。但科学技术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必须依附于特定的社会体系才能发挥出最大效能。甲午海战的失败,绝不仅仅是军舰机动性、火力强弱的简单叠加,更深层的是对社会制度和人的拷问。
(二)甲午海战是先进海军战略战胜落后理念的典型案例
甲午海战,日军大本营制定的是一个具有鲜明近代特色的海军制胜战略,将争夺制海权、海上决战视为关系战争全局的头等战略“命门”,令联合舰队在海上角逐中争夺黄海、渤海的制海权,这是遵照马汉海权思想制定出的进攻性战略,使日军天然居于主动而有利的态势。
反观中国,清廷自始至终未提出明确的海军战略。光绪帝只是令北洋海军固守渤海湾,伺机打击海上来犯之敌,将海上作战的主动权拱手让给日军。北洋大臣李鸿章则秉持“建威销萌”的海上威慑战略,提出“保船制敌”方针,导致了北洋海军在海战中始终处于消极防御的被动地位。其结果是,拥有先进海军战略理念的日本联合舰队完胜中国北洋海军。
中日两国海军制定出截然相反的海军战略,与战前两国海军界学术积累密切相关。甲午战前,中国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军界,对海军战略理论认识还停留在19世纪70、80年代,对战前方兴未艾的马汉海权、海上决战理论一无所知,而日本则敏锐把握住了这一划时代的理论,并在甲午海战中坚决贯彻执行。
(三)战术贵创新、忌墨守成规
19世纪中叶后,以蒸汽动力为推进方式、后装线膛炮为舰炮的铁甲军舰成为海军新宠。随着军舰机动性、火力的提升,海军战术由传统的战列线战术变为新的机动战术,而单纵队队形成为最实用有效的战术队形。
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大战大胆采取了机动战术,按航速将12艘军舰编成两个单纵队战术编队,最大限度地发挥日舰机动性好、侧舷舰炮火力强的优点,最终重创了北洋海军。而北洋海军墨守风帆时代的冲撞战术,在黄海大战中采取了机动性差的“犄角雁行阵”,海战中陷入被动挨打的险境,不得不吞下惨败的恶果。
对此,海军原副司令丁一平中将一针见血地指出,阵形是不能照搬照套的,是不应一成不变的,是不该背离当时、当地和对手实际情况的。历史上的海战实践证明,上一次海战制胜的成功阵形常常会成为下一次海战失败的落后阵形。要想取得海战的胜利,就必须针对实际情况,变革创新战法。
二、挖掘多种原始史料
史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遗迹,是历史研究的基础。研究甲午、了解甲午、反思甲午,必须建立在大量翔实可靠的史料基础之上。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甲午时期的政治大员和爱国士人,多为战争的亲历者或目击者,在其文集、日记中如实记载所见所闻,是研究甲午战争史的重要资料,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近年来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可供学界参考借鉴。地方志历来是历史研究的可靠史料,但学界对甲午期间的方志史料利用得还不够,需要大力发掘整理之。出土文物是历史“活化石,是第一“信史”,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关注,相信此次打捞出土的“致远舰”文物,必将解开许多尘封已久的历史之谜。此外,我们尤须注意与甲午战争相关的满文档的整理发掘,这对深化甲午陆战史研究很有裨益,因为甲午陆战中有不少满蒙八旗将领参战。
甲午期间,在华外籍人士写了不少游记、回忆录,其中不乏记载日军残暴行径的,如英国人詹姆斯·艾伦《在龙旗下》真实保存了旅顺大屠杀的一手资料,成为控诉日本侵略者的罪证。又如苏格兰长老会传教医师司徒阁的回忆录《奉天三十年记》,除详细地介绍了左宝贵的治军和牺牲情况外,还记述了日军在奉天制造的许多暴行。
甲午战争作为近代东亚最剧烈的一场博弈,吸引了众多中外报纸眼球,《申报》、《字林西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纷纷刊文记录,可佐国内外甲午史料之真伪。此外,通过对洋务运动时期翻译的西方军事教科书、军事理论专著的研究,能从学术史上看出中日海军在学术积累上的巨大代差,因而晚清军事教科书、译著亦是研究甲午战争史的重要资料。
日本作为甲午战争的挑起者,保留了大量原始的战争档案,对甲午战争战役战斗进程、双方参战兵力、陆海军战术、武器装备、后勤保障等做了详细的记载,是研究甲午战争史不可或缺的一手资料。近年来,日本国家档案馆、国立公文书馆、外务省外交史料馆、防卫省防卫研究所等公开了很多甲午史料,读者可从网上免费下载。这是我们必须重点利用的资料,因为有关甲午战争史、尤其是陆战史,中方档案史料记载不多,日方的档案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英、俄、德、法、美等国都是甲午战争的“见证者”,如英国远东舰队一直关注甲午海战,俄国参与斡旋中日在朝争端,英德两国是北洋海军主力军舰两大进口国,近代中国海军船舶制造、海军学堂则打下了深深的法兰西烙印,美国记者曾对日军在辽东半岛的战役做过详细战场报道,上述种种史实,均在英、法、美、俄、德等国的博物馆和图书馆中有档案留存,但国内学界对上述档案的发掘利用还远远不够。
三、扭转“重海轻陆”现象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客观地说,甲午战争史是甲午战争研究的热门。120年来,有关甲午战争史战略战术、海陆战役、武器装备、教育训练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2015年9月19日,日本国会参议院正式通过所谓的《安保法案》,这是影响东亚未来的重大政治性事件。在当前东亚错综复杂、暗流涌动的地缘政治和国际局势下来反思甲午战争史研究,正是历史给予今人最宝贵的财富。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回顾百余年的甲午战争史,可着力点依然不少。从宏观上看,对甲午战争中日双方决策机制、指挥体系经验教训的系统总结,有关甲午战争中日陆海协同、抗登陆问题的探讨,日本对华的情报战、法律战、舆论战、心理战和甲午时期的军事后勤保障问题,以及甲午时期中国民众爱国抗日运动,等等,均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甲午战争史研究存在“重海轻陆”现象,亟需加强甲午陆战史研究。对甲午陆战战役,以及中日双方陆军的战略战术研究、指挥官能力素质、战斗精神、陆军的武器装备等问题的探讨,都有很大的开拓空间。
海战历来是甲午战争史研究的热点,然囿于史料和研究方法,成果虽多但有创见的观点并不多见。北洋海军战略战术是研究的重点,但从海军学术史角度来研究并不多。此外,对海军官兵战斗精神、鱼雷艇编队运用、北洋海军与列强远东舰队的横向比较等问题的探讨,亦是值得开拓的领域。从新的视角来考察黄海海战战术、旅顺大屠杀、致远舰沉没之谜等个案,其现实价值所关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