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余论
虽然大陆史学界至今未见专论孙中山民族主义的著作问世,也不曾组织以研讨孙中山民族主义为主题的学术团体,其学术力量的投入不及台北同行,不过,与自身相比,大陆学者在关于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研究中,探讨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论文最多,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递增趋势。据初步统计,如果不包括综合性研讨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专著与论文,仅就专论包括反满思想在内的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而言,50年代有3篇,60年代至1984年约11篇,1985年至90年代末约14篇。
就研究队伍而言,论述孙中山民族主义的作者主要来自两个阵营:一是近代史或辛亥革命史的研究者,二是民族学研究者。按理说来,以民族学为专业的作者探讨孙中山的反满民族主义应该拥有相应的学科优势,但大陆学术界的情况略有不同,从有关民族学院的学报发表的多数文章来看,作者有关民族学的学术理念受革命史观的影响较大,摈弃某些过时的定论似乎比近代史研究者要难,因而相对来说,在同类论文中,近代史或辛亥革命史研究者的成果质量似乎略高一点。民族史研究者一般对孙中山大汉族主义或种族主义的缺陷强调较多,突出民族团结或民族平等的必要性与合理性,近代史或辛亥革命史的研究者一般强调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从而肯定反满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综观有关研究状况可知,虽然大陆学者在孙中山反满民族主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很有学术分量的见解时有所见。不过,也有部分论著的学术水准显得参差不齐,某些学术倾向有待克服。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数端:
1、有的论著不太符合学术规范,不仅论题重复,而且其中的论点与论据也多有重复,形同炒剩。关于民族主义的内涵分析与价值评判,有的论著明显引用早在50年代张磊先生发表的《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或苑书义先生发表的《同盟会时期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论文,关于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来源,有的论文就抄录章开沅、林增平先生主编的《辛亥革命史》下册,而且既无注释,又无正文说明。
2、对个别概念的使用有欠准确,缺乏相关讨论,容易影响论著质量,有关时间概念便是一例。关于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阶段,有的分为早、晚两期或前、后两期,这显然还不够。仅以常识而论,在早与晚或前与后之间,至少还应有一个既不在前也不在后或既不算早也不算晚的相对独立之时间段,对变化程度较大的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来说,尤其应当如此。还有个别论文把自己的两阶段论称作“早期”与“后期”,其词义更不如使用“早、晚”或“前、后”那么确切。至于早期或前期的时间界定,有的指兴中会之前,有的指辛亥革命之前,还有的则指1923前之前。彼此对同一人时间概念的理解与使用是如此悬殊,笔者却未见有人先具体讨论“早期”或“前期”的分歧问题,对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内涵与相关价值评判的讨论就只能是各说各的了。还有个别论文在引用孙中山的言论时,时而摘录辛亥革命时期的内容,时而改用中国国民党“一大”前后的讲演,然后在此基础上阔论开来,毫无具体的时间交代,使读者如堕五里雾中。
3、有的作者似乎不曾认真翻阅有关孙中山反满民族主义思想的文字,东拼西凑的痕迹比较明显,还常把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混为一谈,甚至沾染频繁地使用“另一方面”、“但是”、“不过”等转折词之类不良文风,常使读者不知所云。还有个别论文不着边际地作学术演绎,全凭作者个人的想象,把孙中山原本就没有的思想强加于研究对象。例如,有的作者事先不曾对西方近代丰富多彩的民族主义之理论与实践作出具体研究,就说:孙中山目睹晚清满族统治者对汉人的压迫,滋生了“民族平等”的思想。另一位作者称,孙中山指出:革命党人进行反清革命,推翻清朝统治,“这是包括满族人民在内的共同使命。……他告诫革命党人,不团结满族人民共同斗争,要完成推翻清朝反动统治是困难的”,这显然只是作者的现代语言,在借孙中山的口说自己的话,而不是孙中山本人在说话,与孙中山的真实言行无涉。有篇论文称,“民族关系中存在的种种不平等,是促使孙中山的民族平等思想生成的现实基础和土壤”。明眼人一看便知,至少在漫长的辛亥革命准备时期,民族关系不平等的现实土壤促使孙中山生成的并非什么“民族平等”思想,而是不乏大汉族主义的反满思想。还有一篇论文在肯定辛亥后孙中山的“五族共和”思想时,说孙中山的“五族共和”没有赋予汉民族的特权,没有否定少数民族的权利云云,似乎容易给人以画蛇添足之嫌。其实,问题的关键并非孙中山的“五族共和”思想是否赋予汉民族的特权与否定少数民族的权利,而是他提出“五族共和”的文本与当时孙中山关于民族平等的真实理念及其实际操作之间的真实联系究竟何如?政治活动家的言行常常是可以随机应变的,某些内心意念却又常常以不变应万变,这就为史学研究增添了难度。研究者需要紧扣当时的语境,弄清有关主义与思想的变与不变,也就是要弄清研究对象的言与行、理论与实践、动机与效果之间的真实联系,并给予相应的说明。
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多数论著以列宁、毛泽东的见解为蓝本,连话语结构和语气都颇为相似,而且定性分析明显多于定量分析,价值判断又明显多于事实判断。80年代中期以后,情况已有明显改变。部分学者已开始注意科际整合以及海外同行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学科交叉,丰富研究手段,扩大研究视野。除了历史学,还有货真价实的民族学,还有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加盟其中,还有少数论文试图把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放在当时与今日世界民族主义思潮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克服就事论事的偏狭范围,所得结论自然有所不同。可以说,前辈学长章开沅先生、林家有先生等在这方面带了好头。
就现有的研究情况来看,有些问题恐怕还得依赖资料的进一步挖掘与考释。例如,何启等人对兴中会时期孙中山的思想影响较大,就需要充分的资料具体说明这些影响。进一步弄清兴中会秘密誓词的真伪问题,无疑关系到弄清孙中山早期反满民族主义思想之形成的真实过程。
即使在现有的资料条件下,有些问题亦可进一步探讨。例如,从春秋或魏晋以来本国多民族关系史的角度考察孙中山所高举的反满大旗,也许别有一番风景。自八旗劲旅入关以降,满汉矛盾在不同地区与不同阶段的消长情况究竟何如?汉人与汉族知识分子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认同了满族贵族的统治权威?只有具体弄清这些问题,方可切实了解孙中山反满民族主义思想中战略成分与策略成分的真实位置。又如,辛亥革命高潮到来时,反清志士之所以未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仇杀,除了孙中山等人的反满言论原本就可以有所变动外,是否也与辛亥革命本身的暴力色彩并不浓有关?
学无止境,知无际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资料的进一步挖掘与梳理,随着两岸学者之间学术交流的进一步增加,大陆学术界关于孙中山反满民族主义思想的研究必将呈现新的起色。
(资料来源:《东南学术》,2000年第4期;郭世佑,历史学博士,浙江大学中国近代历史与当代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蒋金晖,湛江师范学院历史教育系讲师。)
【参考文献】
[1]陈锡祺.建国以来孙中山研究述评[A].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3.2140—2171.
[2]林家有.建国以来孙中山民族主义研究述评[A].回顾与展望—国内外孙中山研究述评[C].北京:中华书局,1986.132—154.
[3]段云章,周兴.建国以来孙中山研究述评[J].近代史研究,1985,(1).
[4]张磊.孙中山思想研究述评—祖国大陆学者40年来实绩综览[J].广东社会科学,1991,(2).
[5]李泽厚.论孙中山的思想—民族主义与民生主义[N].中国青年报,1956—11—12—13.此据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人民出版社,1979,314—315.
[6][30]张磊.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J].北京大学学报,1957,(4):107.
[7][32][42]李光灿.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J].新建设,1956,(12)(注: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史纲》(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年版)亦称:“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是在外遭帝国主义侵略,内受满洲封建贵族统治压迫的历史背景下提出”。又:李文收入辛亥革命史论文选(三联书店,1981年版)下册时编者称此文“原载北京大学学报,1957年第4期”,实误。).
[8]苑书义.同盟会时期孙中山的三民主义[J].历史教学,1955,(8)(注:黎明认为,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之来源有三:一是“中华民族革命传统的继承”;二是“中国近代革命运动”即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与义和团反帝斗争的教育;三是“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启发”。(《论孙中山前期的民族主义》,南京师院学报,1980年第3期)此论与苑书义的见解大致相同。).
[9]刘大年.辛亥革命与反满问题[A].辛亥革命50周年纪念论文集:上册[C].中华书局,1962.189.
[10]章开沅,林增平.辛亥革命史: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0.32(注:袁锋《剖析满族人民参加辛亥的原因》(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第23页)所述与章开沅、林增平相同。).
[11][54]魏忠胜.孙中山前期的民族主义[J].湖南师院学报1981,(4):28.
[12][31][49]李时岳,赵矢元: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72.
[13][18][45][55]林家有.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与辛亥革命[J].中山大学学报,1979,(4).
[14][19]林家有.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特征[J].台北:中山社会科学学报,1994,8(1)(注:俞正也认为,“助成了孙中山从改良到革命的飞跃”的不是别的,正是“传统华夷观念”。参见俞正《华夷观念与民族革命》,载胡伟希主篇《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8页。).
[15][20][29]张正明,张乃华.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A].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3.1795—1797.
[16]尹全海.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之“先民”[J].开封:史学月刊,1999,(2)(注:钟卓安也强调,“总的来说是继承和发展了清初的反满复汉思想”。参见钟卓安《辛亥革命与反满思潮》,载广东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
[17]李新.中华民国史,第1编,中华民国的创立,(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320—322.
[21]宝力格.孙中山民族思想初探[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5,(5).
[22][33]俞正.华夷观念与民族革命[A].胡伟希.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文化[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196—199.
[23]孙中山1900年10月下旬致刘学询函[A].孙中山全集:第1卷[C].中华书局,1981.202.
[24]黎明.论孙中山前期的民族主义[J].南京师院学报,1980,(3).
[25]林家有,秦通海.论同盟会的民族主义纲领[J].北京:民族研究.1983,(1).
[26]李华兴.中国近代思想史[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380—382.
[27]钟卓安.辛亥革命与反满思潮[J].广东社会科学,1991,(5).
[28]贺陆才,杨美珍.论辛亥革命前的民族主义思潮[J].河南大学学报,1991,(4).
[57]张正明,张乃华.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A].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3.1810—1811.
[34]孙中山1906年12月2日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词[A].孙中山全集[C].324—325.
[35]郭世佑.晚清政治革命新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471.
[36]孙中山1900年10月下旬致刘学询函[A].孙中山全集:第1卷[C].中华书局,1981.365.
[37]孙中山1900年10月下旬致刘学询函[A].孙中山全集:第1卷[C].中华书局,1981.398.
[38]孙中山1900年10月下旬致刘学询函[A].孙中山全集:第1卷[C].中华书局,1981.441—443.
[39][47][51][61]章开沅.排满与民族运动[J].近代史研究,1981,(3).
[40]刘大年.辛亥革命与反满问题[A].辛亥革命50周年纪念论文集:上册[C].中华书局,1962.193—195.
[41]郭世佑.辛亥革命阶级基础再认识[J].中国社会科学,1992,(3).
[43]张磊.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J].北京大学学报,1957,(4):116—117(注:韩荣宝也说孙中山“摆脱了狭隘的种族复仇主义思想”,但还“存在着大汉族主义的错误”。参见韩荣宝《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关于国内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
[44]王力平.从孙中山民族革命实践悲剧意识看近代民族凝聚力的思想误区[J].暨南学报,1995,(1).
[46]孙中山1900年10月下旬致刘学询函[A].孙中山全集:第1卷[C].中华书局,1981.259.
[48][65]章开沅.“排满”平议—对辛亥前后民族主义的再认识[J].辛亥革命研究动态,1996,(1).
[50]汪东.同盟会和民报片断回忆[A].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一集[C].中华书局,1963.24—25.
[52]耿云志.论清末的反满革命思潮[A].辛亥风云与近代中国[C].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70—75.
[53]耿云志.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辛亥革命的结局[J]历史研究,1986,(6).
[56]谢冰.论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国内民族问题的认识与实践[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1,(5).
[58]林家有.孙中山与革命派的民族主义宣传[J].中山大学学报,1981,(3).
[59]赵毅.“革命排满”与八旗子弟[J].东北师大学报,1995,(1).
[60]郭世佑.晚清政治革命新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478.
[62]郭世佑.晚清政治革命新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472—482.
[63]皮明勇.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多重架构[J].战略与管理,1994,(4).
[64]金冲及.谈谈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N].光明日报,1995—4—10.
[65]章开沅.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动员—以“排满”宣传为实例[J].社会科学研究,19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