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国学经典启蒙
国学经典启蒙

国学经典启蒙,作为家长的你知道多少?

时下,各地兴起各种“书院热”、“国学热”,国学经典启蒙教育成为热议话题,可见以国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然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什么是国学经典?它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开展国学启蒙教育?作为家长的你知道多少呢?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它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等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医学、农学、天文、历法、算法、术数等自然科学知识,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

国学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四库全书”的分类方法,它把国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 “经”是指儒家经典,如《诗经》、《论语》、《孟子》、《孝经》等;“史”指一些史学著作,包括通史、断代史、政事史、专详文物典章的制度史、以地域为记载中心的方志等;“子”是指中国历史上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如儒家的《论语》、法家的《韩非子》、兵家的《孙子》、道家的《老子》、以及释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皆入“子部”。“集”是历史上诸位文人学者的总集和个人的文集。

另一种是按内容分类,开始分为三类:义理之学,阐明事物道理,也就是哲学;考据之学,从事历史研究,也就是史学;辞章之学,从事诗词散文以及章奏、书判等实用文体创作的,就是文学,即今天所说的文史哲等社会科学。后来又有人在此基础上加了两个以补其不足:一是经世之学,即治国驭民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知识;二是科技之学,即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知识。

二、国学启蒙教育的意义

国学理念把人的发展分成四个阶段,即“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每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特点。

“幼儿养性”指的是为孩子奠定优美的人格。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在零至三岁时形成的,后来虽然有变化,但整体特点没有质的改变。心理学证明,零至三岁是人生中可塑性最高,施教最容易的阶段,正是教育的黄金时期。很可惜,多数的父母大都轻易错过了。如何在纯净的白纸上绘出最优美的底案,建构孩子一生发展的基石,是天下父母应该关心的重要课题。心理学认为,良好的习性一旦养成则终身受益不尽,反之将受害无穷。幼儿阶段几乎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其纯净的心灵对外界信息靠高度的直觉而全面吸收,此时的教育都依赖父母亲主动地给予正确的引导。

“童蒙养正”指的是用圣贤智慧陶冶孩子的情操。幼儿四岁后,慢慢地学会了运用语言来表达情感,学习能力也在逐渐增强,此时应该把“童蒙养正”教育提上日程。“养正”是指培养孩子端正的心性及行为习惯。四至六岁儿童理解能力弱,学习生活中依赖父母之处尚多。此时也是孩子心性依然纯净,记忆力最强的阶段。父母选择四书五经及老庄等重要经典为主要教材,以历代优美古文诗词等为辅佐教材,来教导儿童反复熟读,进而鼓励其背诵,充分发挥其记忆力的特长,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趁心性纯净时,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经典的价值也将随伴其人生成长,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克服人生逆境有着重要作用。

“少年养志”是指鼓舞孩子追求崇高理想,培养远大志向。孩子告别幼儿园,就进入了少年时期,理解能力显著发展,渐渐脱离父母的关怀照顾,正是意气风发的学习独立阶段。此时即应迈进“少年养志”的教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正是我中华民族青少年们立志向学的典范。至于到了初高中的青少年时期,除了学校正常课业及特别感兴趣的学科书籍外,建议父母选择有助于孩子立志的课外读物,鼓励他们阅读。有了书籍的力量,就会点燃青少年立志的热情,建立坚定的信心和为理想奋斗的勇气。

“成人养德”指的是积累厚重的德行,以高尚的道德修养展开真实的生命旅程。成年以后,孩子进入社会,开始发挥自己的专长,进而立业成家。此时应尽力以求自立,在与人交往、与社会对接的过程中锻炼自己,成为成熟的个体人,能够在为人处事中常常反省自己的缺失与不足,自勉改过以求进益。

人生的四个阶段是环环相扣的,深入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每个阶段都与国学思想有着密切关系,而幼儿养性正是其入门的门票。因此,抓好幼儿国学教育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三、国学启蒙教育,家长可以怎么做?

国学启蒙教育的内容不仅是唱诗读经,还包括中医药学的启蒙教育、被称作人文艺术教育根基的“琴棋书画”、还包括学习传统的戏曲艺术、剪纸、刺绣、风筝制作等传统手艺等等。国学启蒙的学童,年龄在两岁半到七八岁不等。

很多家长也日益认识到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在家庭教育中也能巧妙结合国学。对于如何操作,专家们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提高家长对国学的认识

引导孩子学习国学,首先要有家长的支持。专家们认为,对国学的热爱首先应来自家长,如果家长对国学没有热情,孩子自己是很难坚持学下来的。国学教育在6岁前的坚持对孩子后来的学习十分重要。

在幼儿阶段,作为家长可以每天抽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陪孩子温习诵读过的篇目,讲解内容,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让孩子了解做人的道理。比如《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句子,家长可以找来《孟母三迁》、《断机杼教子》的故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懂得环境影响人和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的道理。这种通过故事熏陶学国学的方法非常适合低年段的孩子。

此外,家长之间还可建立起国学经典学习的组织,帮助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坚持、共同热爱,以期给孩子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国学精神财富。家长可以经常与幼儿园、学校沟通,把孩子将要学习的国学内容先学习一遍,有了感性认识后,就可以引导和督促孩子学习。心理学认为,孩子的学习是由于信任教师和家长而产生的,如果教师和家长都能把国学知识作为基本修养,言谈举止间能够合理熟练地引用国学语句,孩子学习国学的热情就会大大提高并为之努力。

(二)培养孩子对国学的兴趣

要想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国学教育,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对国学的兴趣。家长可以以故事的形式,让孩子体会到国学的博大精深,每天的同一时间给孩子展示一些关于国学的内容,并且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了解,给大家讲国学故事,这样孩子对国学的兴趣就可以慢慢提升。

家长如果有时间,不妨和孩子一起来诵读。有些家长只是一味地督促孩子背课文,自己却全然不通,很难让孩子心服口服。相反,如果家长熟练掌握了这些国学经典,孩子一定佩服不已,会更加信服家长,愿意同家长一起切磋。

(三)为孩子创设国学学习环境

给孩子进行国学教育,选择合适的国学书籍很关键。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和特点,和孩子一起挑选自己喜欢的国学书籍,这样的话,孩子在进行国学书籍阅读的时候,就会比较感兴趣。此外还可为孩子购买图文并茂的国学知识挂图,把这些内容挂在孩子的房间,每天在家和孩子一起诵读儿童经典,巩固孩子的记忆效果。

定期为孩子播放经典光盘。每天早晨孩子起床时给他放一段诵读国学经典的光盘,让孩子在愉快的空间里听经典诵读,孩子玩的时候、开车外出的时候,可以把诵读CD做背景音乐和孩子一起欣赏。

多鼓励和表扬孩子学习国学的成就。对孩子在学习中取得的点滴成果要及时表扬,每天孩子回家时用鼓励的方式调动孩子的记忆,让孩子回忆学到的国学知识,这样既可以巩固学习效果,又锻炼孩子的记忆力。也可以让孩子当父母的老师,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兴趣。

(四)国学教育的方法很关键

专家们同时也提醒,对孩子进行国学教育,不可以采取强制的手段,家长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和方法,常见的国学教育方法有:家长陪孩子每天读国学书籍;给孩子播放国学教育的视频;让孩子跟着录音听、跟读国学经典;给孩子讲国学小故事等。

实践证明,国学经典诵读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教育了家长。很多家长在孩子诵读《弟子规》等经典的过程中,不仅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教育孩子也更加得心应手了。

当然,国学经典并不仅仅是用来读诵的,生活中的应用最难得。比如,在学习《弟子规》的时候,家长对待自己的父母时应该按照弟子规相关的道理去做,还有很多生活中的小事,都可以引经据典示范给孩子看。这样,国学经典对孩子的影响才会入脑入心,学以致用。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