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避讳"是什么?古时候人们为什么要避讳?
"避讳"是什么?古时候人们为什么要避讳?

可以想象吗,如果你生活在古代,一定要弄清楚当时的高位者是谁,你当然不能直呼其名,就连他名字中的字,你如果遇到了,都必须用其他的字来代替。还记得《琅琊榜》中为了避讳母亲的名字,梅长苏会把一个与母亲相同名字的地名减去两笔的情节吗?就是这样。这样看来,帝王、长官、贤者、长辈的名字,都是需要一种比较尊敬的态度,那么,这个习俗又是从何而来,人们为什么要避讳呢?

关于避讳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源于夏商,因为《山海经》中“夏后启”被写作“夏后开”,但是也有人说,《尚书》中对于夏商时期国君的名字都是直接写的,并没有改变,因此这种说法站不住脚,而有些书之所以避开,是因为那是汉朝人抄写下来的,避讳的是他们,跟夏商时期的人没有关系。

有一种说法是始于西周,因为有些古书中提到了这件事,但是只避死者,不避生者。第三种说法认为源于春秋,因为那时候改掉了一些官职名称和山的名字。

虽然说法颇多,但都能说明,这种习俗已经流传下来很久了。其实现在,我们仍旧不能直呼长辈的名字,一来显得不尊重,二来也许和避讳的习惯有点关系。

古时候的避讳非常讲究,第一个要避帝王,比如刘秀时期,秀才要叫茂才,有时候还要避皇后,比如吕雉时期,遇到“雉”要改“野鸡”。

第二是长官,平和一点的长官还好,只需要下属避他本人和父祖的名讳,要是遇到蛮横的长官,可能当地百姓都逃不掉。

第三是圣贤,主要就是指孔子和孟子,有些还要避黄帝、周公等。

第四就是长辈,父母和祖父母。一个比典型的例子就是李贺,他的父亲李晋因与“进”同音,所以他不能举进士。这一点其实更关乎普通人,其他三点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接触的,只需要平时注意一下,而避长辈,必须是每个人都要遵守的。

避讳这件事情,需要注意的还有很多,可以说,古人重视礼节真不是吹出来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牵涉到。而避讳这件事情,我们现在当然不会如此在意,毕竟我们与古人的生存空间、思维方式都是不同的。

那么,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刚好名字又冲撞了某位人物,你是选择改名字体验一把穿越,还是不改名字回到现代你熟悉的世界呢?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