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假如没有中行说这个人,汉朝当时打匈奴会不会很轻松?
假如没有中行说这个人,汉朝当时打匈奴会不会很轻松?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中国历史上比较知名的汉奸,其中很多人说这个“中行说”就是其中之一了,话说这个中行说直接是影响了这个汉朝当时攻打匈奴了,那么这个说法对不对呢?假如没有中行说这个人,汉朝打匈奴是不是会变得非常简单呢?对于这些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

中(zhong)行(hang)说(yue)被称为历史上的第一个汉奸,如果没有中行说,汉朝打匈奴会不会容易的多?答案是肯定的!中行说给匈奴提供了大量的汉朝国情信息,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助力匈奴侵犯汉朝。

1、中行说是名门之后

中行是复姓,源自于荀姓,得姓始祖是晋文公卿荀林父。《左传》记载,“晋侯作三行以御狄,荀林父将中行,屠击将右行,先蔑将左行”。译成白话文是,晋侯设立三行军队抵御狄人,荀林父是中行,屠击是右行,先蔑是左行。中行相当于后世的中路军。

领兵中行是国君的信任,也是一种荣誉。因此,荀林父又被称为中行桓子,其后世子孙以中行为氏。历史上中行氏的前四世较知名,汉、晋时的名人有零星记载。宋朝编纂的《百家姓》里,已没这个姓氏了。要说起来,中行说也是名门之后。

2、 中行说去匈奴实为“陪嫁”

汉文帝时单于冒顿(mò dú)死,其子稽粥(jī yù)继位。汉文帝按惯例,指派宗室的女人和亲,并派宦官、燕地人中行说跟随。中行说最初不同意,汉廷强迫他去。中行说称:“我去了,一定使汉朝廷深受祸患!”史载,中行说去了匈奴就归降了。

这里特做说明:后世多认为中行说是阉割之人,因为他是宦官。其实,汉初的宦官特指皇帝内宫侍者,汉光武帝后才开始用阉割之人。作为皇帝最信任的人为啥成了“陪嫁”?这也是惯例,通常汉室嫁过去的皇室公主需有人辅佐,这个人还要有见识,有文化。

3、中行说是如何当汉奸的

之一:中行说见匈奴喜欢汉朝缯帛丝绵、美食就说,应穿上缯帛丝绵做成的衣裤,在草棘里骑马,衣裤会破损,以显示汉朝东西不如匈奴的皮衣坚固。把美食丢掉,以显示不如匈奴的牛羊乳品美味。中行说还教匈奴分条记事,以核算人口、牲畜。

之二、汉朝送给单于的书信写在一尺一寸木札上,开头是“皇帝恭敬问候匈奴大单于平安”。中行说让单于用一尺二寸的木札写信,开头语极其傲慢:“天地所生、日月所安置的匈奴大单于恭敬问候汉朝皇帝平安。”

之三、中行说还曾与汉使进行过一次大辩论,丑恶嘴脸令人作呕:

汉使:匈奴人对老年人不尊重。

中行说:匈奴人都知道战争的重要,老年人不能征战,所以把肥美食品留给年轻人,这样父子才能长久相互守候。

汉使:匈奴父子在一个毡房睡觉。父死子娶后母做妻,兄死弟娶其嫂。不戴头冠和衣带,缺少礼节。

中行说:匈奴吃牲畜肉,喝牛羊乳汁,用兽皮做衣;牲畜吃草喝水,随季节转换住处。急迫时人人练习骑马射术,宽松时乐而无事,无拘无束。父子、兄弟死,活着的娶他们的妻子,这是担心种族消失。匈奴伦常混乱,但保全了本族子孙。

汉人佯装正派,不娶父兄妻子,可亲属关系疏远,相互残杀,改朝易姓。礼义的弊端使君臣间怨恨,修造宫室使民力耗尽。耕田种桑求衣食饭饱,修墙筑城自保,急迫时不习武功,宽松时因耕劳疲惫。生活在土石房的汉人哪有资格喋喋不休,戴上帽子就很了不起吗?

史载此后汉使再有想辩论的,中行说会蛮横拒绝:“不要多说,想着送来丝绢美食,记住量足质好就行!如果不齐全、低劣,庄稼成熟后匈奴要骑马奔驰,践踏你们的庄稼。”为兑现此言,中行说日夜不停的教匈奴如何选择进攻时机、地点。

4、中行说做了两代单于的汉奸

史载,汉文帝后元四年,稽粥单于死,其子军臣继位。汉文帝再次派皇室女人与匈奴和亲,中行说又服务于军臣单于。此后,再也没有关于他的记载,史书只记述了中行说做汉奸后的几次历史事件。

汉文帝十四年,匈奴14万骑兵攻入汉境,杀死北地都尉孙卬,劫掠百姓,烧毁彭阳回中宫,前锋部队到达甘泉宫。汉文帝急令千辆兵车、10万骑兵护卫长安,一个月后匈奴才撤兵。骄横的匈奴每年都入境劫掠,云中郡、辽东郡、代郡有万余人被杀。

军臣单于继位4年后主动断绝和亲,3万骑兵进攻上郡、云中郡,杀死汉人,抢掠财物。汉朝派出三将领兵防范,让周亚夫等驻守细柳、棘门、霸上。提示一下,细柳阅兵此时上演,周亚夫“一阅成名”。两代单于对汉朝有恃无恐侵害,怕与中行说谋划有关。

5、中行说的下场是什么

关于中行说最终下场,正史没有记载。根据时间推算,中行说为匈奴服务20余年,患病而死,年近50岁。当时匈奴医疗、生活水平与汉朝相差极大,50岁已是高寿。野史上还有一说:中行说投降匈奴,汉使回国后把情况报告给汉文帝。

汉文帝震怒,把中行说亲族等人或下狱,或削夺官籍收入宫室服劳役。中行说闻讯后惊跌于地而亡。死前献计把病死牲畜投入流向汉境的河流中,以使汉人喝后患病。可以说,中行说至死都是不改悔的汉奸相。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