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
孔庙位于安定门内国子监街(明、清时称成贤街),与国子监为临,是国子监的一部分,原称国子监孔庙,是皇帝举行国家祭孔典礼的场所。元大德十年(1306 年) 建成的。明永乐九年(1411年)重建,以后经多次重修。庙门内苍松古柏,遮天蔽日。东西均有碑亭,两侧还有198 方进士题名碑。刻有5万多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名次。著名的有连中“三元”的3 名状元商铬、钱藩、陈继昌,赛金花的丈夫、状元才子洪钧,还有军机大臣翁同龢等。往北有大成门,门内甬道东西又有牌亭11 座,井亭1 座。经过甬道即达庙的中心建筑———大成殿。大成殿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 大祭孔子时改建的正殿。大殿9 开间,深5 进,前有月台重檐、庑殿顶,上覆黄琉璃瓦,白石台基上有石栏环绕,与宫殿相同。殿中设有孔子牌位。东西配殿内设有孔子的72 弟子及历代名儒的牌位。庙内古代文物以十座石鼓最珍贵。
国子监位于安定门内国子监街。在孔庙西边,右侧门和孔庙相通。这里是元、明、清三代最高学府。国子监是元代大德十年(1306年) 正式建成的。他与孔庙相毗邻,体现了中国“左庙右学”的传统规制。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国家,所以当时的国子监,不仅有蒙古族子弟学习汉语,也选拔了一些汉族子弟来学习蒙语。明初改称“北平郡学”,永乐二年(1404年)又改称“国子监”。
“辟雍宫”是国子监全部建筑的中心。这是封建皇帝讲学的场所。自清代康熙以后,每一位皇帝即位,照例要到国子监辟雍讲学一次,称作临雍。建筑造型别致,特别华美。外面周廊环绕,周廊以外,又被水池围绕起来。水池四周用汉白玉石栏杆维护,池岸四面又有四个喷水龙头。用圆水将辟雍围绕起来,构成所谓“辟雍圆水”。“辟雍”两侧各有33 间的所谓“六堂”:东为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西为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六堂南边各有房10 间,与太学门相连,形成二进院落。院内有御碑亭、十三经石刻碑189 座,加上“御制告成”碑共190 座。这些石经刻于乾隆年间,故称“乾隆石经”。
“辟雍宫”的北面是“彝伦堂”,原是藏书的地方,后为学生上课的讲堂。堂的东面是典簿厅;南面为绳衍厅,西面是典籍厅;南为博士厅。每厅都是三间。1949 年后在国子监设立首都博物馆。1961 年,国务院公布孔庙和国子监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庙和国子监现在是博物馆。
(作者单位 中国收藏家协会)
(转自《北京档案》201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