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帝遗骨、头发、衣物中高含量的砷化合物为剧毒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一般人口服砒霜60-200毫克,就会中毒死亡,而经过科学测算,光绪帝头发和所穿衣物上的砒霜已经高达201.5毫克,所摄入的砒霜总量,明显大于致死量。因此,光绪帝系服用过量砒霜,中毒死亡。[1]
这实在是一则迟到了一百年的重大新闻。
参加研讨会之后,我思绪万千,不胜感慨。盖因我自1978年进入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班之后,即以光绪帝与清末政局为研究课题,先后撰写光绪帝传略、慈禧传略以及光绪早期思想研究等数十万字的研究成果,唯独对于他的死亡原因,则没有予以深刻探讨,盖因缺乏可信之史料也。
光绪帝死于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公元1908年11月14日),到现在整整一百年了,而他死亡的准确原因,至今尚未为人知晓。因此,此次关于“清光绪帝死因”之研究报告可谓清史纂修工程的一个重大研究成果,拨开了整整笼罩了一百年的迷雾,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实在是功莫大焉!围绕清光绪帝之死因我有以下几个问题,颇有感触:
其一,光绪帝死因百年以来之所以扑朔迷离,莫衷一是,是封建统治者实行愚民政策一手造成的。我国历史上沿袭很久的封建专治制度主要特征之一,是将一切重大事件之真相,对全国百姓实行封锁。统治者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法则,奉为金科玉律,对于最高皇权转移这样至关重大的政治问题,历来不许外人参预与媒体介入。因此,年仅三十七岁的光绪帝,为什么偏偏在慈禧咽气之前突然死亡?无论是在清宫的《上谕档》、《起居注册档》,还是在太医院的《脉案档》诸种原始档册中,都无法找到正确答案。长期以来史学界在光绪帝死因问题上,聚讼纷纭,有的学者对清宫所藏光绪帝生病期间太医留下大量的医方、脉案进行研究;有的则用时人奏稿、日记、年谱、笔记进行探讨,但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得出使大家心服口服的结论。
2003年我在东京大学任教时,在日本外务省档案中,发现了日本驻北京公使内田康哉,于光绪死前数年已向外务大臣报告,清国大臣伍廷芳预言,皇帝将于皇太后死前暴亡。该报告原文称:
伍廷芳又语及清国宫廷之现状。言太后于清国妇人中诚为人凤,但终不免于妇人之见。于近来尤念余生之安乐。每日日课,听毕军机大臣奏问及各地地方官之奏报后,又暂读日刊京报。其后便入颐和园内行乐度日。至于皇帝,始终受制于太后,大臣拜谒自己之时,草草一二言,一切问答,据依太后行事。问及近来皇帝与太后之关系如何,伍不作直答。对皇太后驾崩后皇帝会如何之问,伍言道:亦如世间传闻,诚为清国忧心之事,万望无生此变。伍话中之意,皇太后驾崩诚为皇上身上祸起之时。今围绕皇太后之宫廷大臣,及监官等俱知,太后驾崩即其终之时。于太后驾崩时,当会虑及自身安全而谋害皇上。此时,万望能以我守备兵救出皇帝。[2]
伍廷芳明确指出,朝野上下尽人皆知慈禧临死之前,一定会有人对皇帝下毒手,恳请日本驻京公使派“守备兵”将皇帝救出。因为头脑清醒的伍廷芳知道:当时政治格局已经表明,慈禧及其身边有许多执掌权力的重臣,譬如,以戊戌告密而使光绪帝身陷牢笼的军机大臣袁世凯等,是绝不会让光绪帝在慈禧死后登上权力宝座的。宣统继位之后,光绪帝胞弟摄政王載沣,要严厉处置袁世凯,甚至欲置之死地,后因军机大臣张之洞等劝阻,改为以“足疾”为名,将袁氏罢黜回籍,可以说是这场斗争的延续。
其二,导致光绪帝死亡重要原因,从其个人方面来检讨,是他信奉的“三纲五常”等传统的道德观念所造成的恶果。
光绪帝聪明活泼,自幼好学,在其师傅翁同龢的教育下,对传统的儒家经典烂熟于胸,随着年龄的增长,颇有一番雄才大略,想干一番事业。但是,天不遂人愿。那个把他从藩邸抬到皇帝宝座上的“亲爸爸”慈禧,却成了他建功立业的绊脚石。光绪帝曾有两次机会摆脱慈禧的羁绊,但是这样的宝贵机会,却因为传统“三纲五常”观念作祟,都与他擦肩而过。
第一次机会的错失,是他的亲生父醇亲王奕譞的责任。因太后柄权,违背祖制,因此,光绪十四年(1888年),当皇帝成人,即将举行大婚典礼前夕,垂帘听政已达十数年之久的慈禧,提出要归政皇帝。然而,胆小如鼠的醇亲王,却邀请军机大臣礼亲王世铎等朝廷重臣与自己一起呼吁皇太后继续训政。他们呈递了《酌拟归政事宜折》,表示即使是光绪帝亲政了,“在京各衙门每日具奏折件……皇上披阅传旨后”,仍由军机大臣“另缮清单,恭呈皇太后慈览”;对各级官吏的任命,由军机大臣裁定后,“皇上奏明皇太后,次日再降谕旨”[3]。一言以蔽之,皇帝亲政后,大权仍在慈禧之手。奕譞将光绪执政的机会拱手相让。他还上书指责言路诸臣,影响了慈禧皇太后的训政格局。其所递密折称:
烽燧既息,圣意安不忘危,于召见微臣,切实训饬,命筹长策。彼时,臣即奏云:外敌之窥伺易防,局外之浮嚣难靖。盖言路至近年庞杂已极,辩论者深文曲笔,恣意所为,庸暗者随波逐流,联衔沽誉。……自甲申以来,圣明独断,甄别整饬,浇风为之顿敛,乃因太和门不戒于火,交章言事,借题发挥,又有倒峡燎原之势……即此一事,已足为乱政滥觞。臣每一念及,不禁心为之寒,愤为之填也。[4]
在奕譞看来,外患并不足畏,而言路的庞杂浮嚣,才是最可怕的。他逆来顺受,违背祖制,把朝廷之生杀大权,交给了慈禧太后掌管,给后来政局演变造成严重的后果。
第二次机会的错失,则是在甲午战败至戊戌维新期间。光绪亲自主持政务之后,发愤为雄,赫然变法,这成了他一生光辉的亮点。戊戌新政的推行,严重触犯了守旧派的利益,他们集结在慈禧周围。康有为等维新派认为应采取非常措施,对付守旧派,而长期生活在紫禁城中的光绪本人,对三纲五常以及封建的“孝道”身体力行,硬肯让新政夭折,也不敢采取维新派曾经谋划过的“包围颐和园,禁锢皇太后”等强硬措施。他在戊戌政变迫在眉睫的时刻,通过杨锐之手,辗转传出了衣带诏,其文称:
近来朕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法尽变,并不欲将此辈老谬昏庸之大臣罢黜,而用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以为恐失人心。虽经朕累次降旨整饬,而并且随时有几谏之事,但圣意坚定,终恐无济于事。即十九日之硃谕,皇太后已以为过重,故不得不徐图之。此近来之实在为难之情形也。朕亦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至于阽危,皆由此辈所误。但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将旧法尽变,而尽黜此辈昏庸之人,则必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今朕问汝,可有何良策,俾旧法可以全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进通达英勇之人, 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拂圣意。尔其与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及诸同志等,妥速筹商,密缮封奏,由军机大臣代递。候朕熟思,再行办理。朕实不胜十分焦急翘盼之至。特谕。[5]
光绪帝在千钧一发的紧急时刻,要维新派杨锐与谭嗣同等同志“妥速筹商,密缮封奏”,还要按部就班地“由军机大臣代递”。可见他死守规矩,不敢越雷池一步。慈禧等已经磨刀霍霍,剑拔弩张了,而他却坚持,既要“而登进通达英勇之人, 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又要“不敢有拂圣意”,何其迂腐乃尔。
这从根本上要怪罪他的师傅翁同龢,自幼在上书房里向他灌输的三纲五常与封建孝道。在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影响下,他选择了俯首听命,一切由皇太后做主,从而放弃了与守旧党做各种斗争,力争转败为胜的机会,到头来落得一个被人用砒霜毒死的下场。在封建专制者面前,软弱与退让是没有出路的,只讲“孝道”有时是要害死人的。
其三,光绪帝死因能长期掩盖,不多为世人觉察,是与人们对砒霜中毒的认识有关。
其实,砒霜中毒现象,并非像世人所设想的那样,七窍流血,即刻毙命。光绪帝之政敌能人不知鬼不觉地将皇帝毒害,而且掩人耳目长达百年之久,这同他们所选毒药及其投毒方式很有关系。
据参加光绪帝死亡原因课题组的法医检验鉴定中心的专家揭示,砒霜中毒通常有四种类型:其一,急性麻痹型:患者常在数小时内急性死亡;其二,急性胃肠型,患者可能于数小时至数天内死亡。若病情迁延则可能恢复。其三,亚急性型,病程持续数周至数月。其四,缓慢型:病程可达数年。[6]
光绪帝则属于急性胃肠型砒霜中毒,服用砒霜后,并未立刻毙命,故投毒者能将皇帝死因长期隐蔽,而造成一种自然死亡之假象。
光绪帝之死,使清王朝失去了一次转危为安的机会,也使我们民族失去了一次展翅腾飞的机遇。我以前写光绪传略时曾提到,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有时机遇是很关键的。机遇一旦错失,是很难挽回的。从甲午到戊戌的政局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光绪帝立志向西方学习,大刀阔斧改革传统的祖宗之法,这是清王朝可能摆脱困境的难得机遇。百日维新后期,为了冲破守旧派的阻挠,他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除了罢斥六部六堂官以及在全国裁减冗员之外,还准备设立懋勤殿,或者把康有为派往日本,“坐探变法事宜”。光绪帝还破格提拔黄遵宪,命其出使日本,我于二十多年前在清宫所存硃谕档中,发现了一个硃笔谕条,其文称:
黄遵宪可否赏加尚书衔以侍郎候补,作为头等公使,以示优异,著王文韶与张荫桓面商,明日复奏。[7]
光绪帝亲笔所书的谕条,把一个普通道员加上尚书衔,赏给三品京堂,这些破格提拔的背后,反映光绪帝提倡西学,更张旧法的急切心情。然而,他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时,却无法处理好同慈禧之关系,无法摆脱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因此,未能像日本的明治天皇那样,去实现自己的改革理想。或者说,中国当时还不具备产生像俄国的彼得大帝,或日本的明治天皇那样的社会基础,因此,光绪只能扮演一个悲剧的角色。
注释:
[1] 戴逸:《光绪之死》,《清史研究》,2008年,第4期。
[2] 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藏:《各国内政关系杂纂》支那之部,编号1614-2。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世铎等《酌拟归政事宜折》,光绪朝录副奏折档。
[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奕譞《归政在迩,时局方艰,敬陈管见折》,光绪朝录副奏折档。
[5] 孔祥吉编著:《康有为变法奏章辑考》,北图出版社,2008年版,第394、395页。
[6]钟里满等:《清光绪帝砒霜中毒类型及日期考》,《清史研究》,2008年,第4期。
[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硃笔谕条原件。
(资料来源: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