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洪承畴降清考辨
洪承畴降清考辨
 

洪承畴是明清之际重要历史人物之一。自其降清,迄至去世,及于今,三百五十余年间,褒贬不一,难有定论。问题的症结,还是出在他降清应如何评价。如按“降清即汉奸”的公式推论,不只洪承畴一人,连同时代的许许多多降清的人都在否定之列。由此必然涉及清军入关、建立统一政权、满洲(族)的历史地位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将成为疑问。显然,给予降清问题以科学的解释,是我们正确认识明清兴亡的一大关键。王宏志大作《洪承畴传》已做了全面而深刻的评述,本文仅就洪承畴降清问题,尝试作一考辨。 

 

一、统一是明清之际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早在春秋特别是战国时期,已经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理论主张。所说“王天下”,就是这一理论的高度概括。至秦始皇,始将“大一统”的理论付诸实践,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政权,开创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自秦以降,历代相沿,坚持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把广大汉人及周边的诸民族牢固地置于中央统一政权的管辖之下。其间,尽管多次分裂,各政治集团纷立,群雄割据,包括北方诸民族“内侵”,自立政权,最终结果,仍然归于一统。诸如汉、晋、隋、唐、宋、元至明,都是在前一朝分裂后建立起来的一代统一多民族政权。即使如魏晋南北朝分裂长达近三百年,大抵是秦以后分裂最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其结局,为隋文帝杨坚所统一。中国二千余年封建社会发展史已证明,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而分裂又是不可避免的,却总是在此基础上实现新的统一。中国这一独特的历史现象,为世界史上所仅见。 

明清之际,中国历史又经历了一次“天崩地裂”的社会大变动,重现了以往的分裂与统一的历史奇观,论其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变动之激烈,都不逊于历史上任何一次改朝换代,自有其与以往不同的特殊性。 

明清之际的社会大变动,追论其本源,首起自东北,具体说,应以努尔哈赤于万历十一年(1583)起兵复仇为标志,即揭开了明朝一统天下开始变动的历史序幕。万历四十四年(1616),努尔哈赤创建后金国,建元天命,实际是对明朝的正式分裂。而以天命三年(1618)努尔哈赤向明朝宣战为始,首战抚顺、清河,后金走上同明朝争夺统治权的艰难而充满希望的道路。皇太极继承其父的遗志,奋力开拓,已从明朝的版图中取去东北(个别地区尚由明控制)马漠南蒙古的广大领土,到这时,可以说,完全打破了明朝已领有二百多年的天下一统之局。皇太极于去世前即崇德七年(1642)以自豪的口吻描绘他所取得的业绩,说:“予缵承皇考太祖皇帝之业,嗣位以来,蒙天眷佑,自东北海演(鄂霍次克海),迄西北海滨(贝加尔湖),其间使犬,使鹿之邦,及产黑狐、黑貂之地,不事耕种、渔猎为生之俗,厄鲁特部落,以至斡难河源,远迩诸国,在之臣服。”[1]这番话,也是明朝已趋分裂的真实写照。 

在皇太极即汗位的第三年,明崇祯元年(1628),农民起义的烈火已在西北地区熊熊燃烧,李自成、张献忠各发展成独立的一支农民军事集团,屡次进兵中原,打乱了明朝在腹地的统治秩序。李、张的崛起,扩大并加深了明朝的分裂。至崇祯十三年(1640)与十四年之交,农民起义已成燎原之势,锐不可当,猛烈地冲击着明朝摇摇欲坠的统治。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建国号“大顺”,改元永昌[2];与此同时,张献忠进兵四川,谋求发展,不久,亦独自建国号“大西”,改元大顺[3]。在李自成率大军攻取北京之前,在全国范围内,实际上已形成四个军事集团,这就是明朝、清政权、大顺与大西政权。后三股势力,虽不相属,却是不约而同地以整合的力量分解了明王朝而一分为四。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四分五裂”的局面已经形成[4] 

明朝由统一变为分裂,诚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说,仍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总爆发的必然结果。自朱元璋建国,到万历初年,明朝已走过了二百余年的漫长道路,早期的辉煌已成为遥远的过去。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去世后,昏庸的神宗尽废其改革,很快,形势急转直下。他竟二十年不见朝臣,不理朝政;挥霍无度,派出大批矿监税使,搜括天下资财,民怨沸腾,民变迭起,社会动荡不安。《明史》评论说:“乃因循牵制,晏处深宫,纲纪废弛,君臣否隔,于是,小人好权趋利者驰鹜追逐,与名节之士为仇雠,门户纷然角立……贤奸杂用,溃败决裂不可振救。”所以,“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5]神宗在位48年,把明朝引向衰亡之路,继其后的光宗仅一个月短命而亡,继之熹宗荒淫无度,太监魏忠贤柄政,国事日非,政治黑暗,吏治腐败,再把明朝推向危亡的边缘。崇祯即位于国家危亡之秋,虽有振兴之志,却无回天之力,而举措失当,尤以“三饷”之强征,苛敛猛如虎,陷农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社会生产频于崩溃,迫使农民揭竿而起,向明朝发起了总攻击。这就是李自成、张献忠起义的由来。 

自万历以来,明朝对东北女真人的压迫和欺凌,终于激起他们的反抗,一改多少年来的恭顺,率先叛明,与之决裂,形同敌国,争战不已,建立了自主自立的国家政权。努尔哈赤发布的“七大恨”,实际是控诉了明朝对女真人的民族压迫[6] 

农民起义反抗明朝的腐朽统治,无疑是合理的,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的。同样,作为明统治下的少数民族—女真,奋起反抗明朝的民族压迫实质是阶级压迫,也是无可非议的。尽管他们各有自己的利益,但反抗甚至推翻明朝这个总目标却是一致的,我们都应给予肯定。 

明朝已被分裂为四,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一方面,明朝拼力维护她的旧有的统一,力图消灭其他三方势力,重新恢复天下一统。一方面,清与大顺、大西却力图建立各自的统一政权,其趋势必然是在明朝分裂的基础上走向新的统一。因为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不可能永远分裂,迟早总会实现统一。明末分裂持续多久,究竟由哪一方重新统一,这要取决于四方势力的自身条件,如四方形成均势,即势均力敌,谁也不能吞并其他三方,那么,分裂就可能持续一段时间;如某一方占有绝对优势,就有可能逐个击败其他三方而尽快结束分裂。事实是,李自成占领北京,明朝宣告灭亡,已造成他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的明显优势。四方势力已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消灭一方,为他兼并关外的清政权和进入四川的张献忠大西政权,提供了可能性。很可惜,李自成率农民军进入北京后,迅速腐化,以贪得财物而丧失了以往的进取锐气。李自成并没有制定规取全国、统一全国的明确计划,只忙于追赃,军队纪律松弛,大失人心[7]。山海关前,李自成率领近10万精锐败于清军与吴三桂的联军之手,就是进北京后所行政策的必然结果。自此一落千丈,其势不可复振。而清政权的实力迅速上升,成为左右局势的主导力量。此时,明宗室纷纷南下,先在南京建福王弘光小朝廷,延续明朝统治。稍后,又有唐王、鲁王、桂王等分别在江浙、福建、两广与云贵各建政权,总称为南明政权。在清军下江南前,南明尚有军队50余万,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为其所有。以实力而论,与占据北京的清政权不相上下,足以同清抗衡,加上已丧失优势的大顺与势力相对弱小的大西,仍是四方势力。然而,南明第一个政权福王小朝廷,不改明末朝廷恶习,党争继续,相互倾轧,排陷忠良,朝政混乱。以福王为首,庸劣无能,醉生梦死,把一个大好的形势瞬息之间丧失殆尽。至于鲁王、唐王、桂王都重踏覆辙,即使在清军压境之际,仍不肯放弃党争,还在继续内部倾轧。由此可见,从李自成到南明都丧失了历史的机遇,而让给了清政权。 

清政权占领北京后,如不出兵追击逃往西安的李自成,停止下江南,也不进川,四分天下的局面肯定会延续下去。当然,历史不能假设,但当时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性。与南明希图划黄河为界的愿望相反,雄才大略的摄政王多尔衮,紧紧把握住历史的机遇,不失时机地迅速出兵,西追李自成,南进江南,一鼓作气,各个击破,再挥师进川,消灭大西政权,仅三五年间,清统一全国已成定局。所剩永历政权,流亡于云、贵之间,后被逐出国境,避难于缅甸。迟至顺治十八年(1661),吴三桂率大军进缅,俘获永历而归。除了台湾,整个大陆都置于清政权的统一之下。     

清军入关,迅速统一了全国,结束了自万历以来长达七十余年的战乱与分裂,从大乱走向大治,重新建立起一代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不论从哪个方面估量,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都是一件好事。学术界有一种意见,认为清军入关是“民族征服战争”,有的甚至说,当时如继续分裂,总比统一好,而清入关建立全国统治,使中国的发展延缓了100年,等等。这些说法,实际都否定了清统一中国的深远的历史意义,看不到统一是明清之际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质言之,中国不该由清来统一,要么明继续维持原有统治,要么该由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完成统一的历史使命。一个最浅显的道理是,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而只能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把握住机遇,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才能获得预期的成功。我们应当承认,任何一方能结束明末以来的战乱而统一全国,符合人民的愿望,都应给予肯定。但是,明朝及其后的南明都是腐败的政权,已经失去了其存在价值,为人民所抛弃,灭亡是不可避免的。李自成、张献忠所建的两个政权,由于其自身致命的弱点和战略上的一系列失误,导致失败。如果希望农民军统一全国,试问农民军建立的政权就一定是先进的,清统一全国就一定是反动的吗?不能这样简单地看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正值西方资本主义蓬勃兴起的时候,无论明、清、农民政权三个方面,都不是代表社会的先进力量,只有新兴的资产阶级才是新社会力量的代表。在中国,不论哪个政治势力,能够统一中国,结束分裂,就是先进的,应该给予肯定。明末统治已腐朽,分裂它,推翻它,天经地义;同样,在长期分裂之后,需要统一,亦是历史发展所使然。所以清统一中国,不应受到非议。 

清统一中国,之所以受到某些人们的责难,据说是因为清为满洲人所建,不能入关“征服”汉人。此说甚不合理。前已阐明,满洲(女真)人是生活在明代中国版图之内的一个少数民族,明统治下的臣民,当他们遭受压迫,理所当然要奋起反抗。关内汉人主要是农民反抗明朝的腐败统治,进而建立农民政权,都备受赞扬,为什么满洲人建立政权就不可以呢?农民可以当皇帝,满洲人同样可以登上皇帝的宝座。汉人统治满洲等各个少数民族视为合理,反过来,满洲人统治汉人亦不为过。关键就在于,不论谁统一谁,一切皆以客观条件为转移;不在于谁统治谁,就看其所行政策、治国之道,是否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改善。如坚持传统的“华夷”之辨的陋习,就难以科学地阐明中国历史的本相,其结论只能把人们引向误区。 

二、“降清”是顺应统一大势的一种选择 

 

前面阐述明清之际分裂与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毋庸讳言,充分肯定了清对全国的统一。这些,似乎离题太远,与洪承畴降清无关。其实不然。洪承畴与他同时代的许多人,上自文官武将,下至士兵百姓,何止千万,先后背明降清,这是明清鼎革时期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必须把他们置于明清之际的历史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如果不能正确分析明清之际的政治形势和历史发展的趋向,对洪承畴与许多重要人物降清的问题,也难以做出科学的解释。 

洪承畴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踏入仕官之途。该年,山海关外,辽东东部赫图阿拉(辽宁新宾县永陵)女真人首领努尔哈赤在此正式建后金国。接着,抗清之战、萨尔浒首次决战相继爆发。在熹宗在位的七年中,努尔哈赤挥师西进,势如破竹,仅数年,夺占辽沈,兵锋直逼山海关下。而洪承畴“累迁陕西布政使参政”[8]。洪承畴是在明朝动乱,并被分裂的形势下,开始登上中国历史的政治舞台。从此,他的命运与明清兴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一个重要的角色,发挥了他应有的作用。 

不管洪承畴是否意识到,他本人及同时代的其他重要人物,其历史使命都在为中国的重新统一而战斗,这一使命贯穿了他们的全部人生历程。他们所做的一切,甚至不惜生命,都不过是为了争得本集团对中国的统一。洪承畴在明,以一介书生投身于西北战场,同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反复较量,目的是维护明朝的大一统。他忠于明朝而镇压农民军,自不足取,无须多说。他由西北转战到东北,挥师出关,抗击清军,目的还是保住明朝的一统江山。如所周知,洪承畴于崇祯十二年(1639)初,以兵部尚书兼副都御史总督蓟辽军务。此时,对明朝威胁最大的危险,主要来自关外的清政权。她以咄咄逼人之势,已逼向明在关外河西走廊的重镇锦州。如锦州不保,所余七城(松山、杏山、塔山、宁远、中前、中后、右屯卫)随之而破,山海关失此屏障,必难保住,京师则危在旦夕。于是,洪承畴率八总兵,统13万精锐“援锦”,走上辽西主战场[9]。关乎他一生命运的大决战即将展开。 

清主皇太极“悉索沈中人丁”[10],“传檄各部兵马,星集京师(沈阳)”,亲率大军,到前线指挥[11]。双方主帅亲临前线,是走向决战的重要一步。崇祯十四年(清崇德七年,1641年)七月,洪承畴抵达锦州城南,乳峰山下的松山城。八月下旬,皇太极也随后赶到。二十一日夜,明清兴亡史上关键的一战,就在锦州与松山之间展开,史称“松锦决战”。战事经过,已有许多论著做了详尽的阐述,本文不需赘述。决战结局,以明军惨败,清军大获全胜而告终。洪承畴是在决战后,被困在松山城半年余,陷入粮尽援绝的绝境之中,于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城破被俘。松山一破,锦州明军迅速瓦解,“城内粮尽,人相食,战守计穷。”至三月初,守城主将祖大寿率明军七千余人献城出降[12]。四月,塔山、杏山两城相继攻破。这场决战,历时二年,明连失四城,其“重臣宿将,选卒骁骑覆没殆尽。”[13]明遭此重创,元气大伤,时隔二年,李自成率农民军一举灭亡了明朝。李自成获此大功,实受益于松锦决战。事实证明,这次规模空前的大战,直接影响明清兴亡。洪承畴身为一方主帅,与明清兴亡关系至深,是不言而喻的。 

洪承畴被俘后,皇太极“欲收承畴为用”。他初无降意,“方科跣谩骂”,要为明朝尽节,只求一死。皇太极根本没有杀他的意思,特派汉官范文程做说服工作。范纵论古今兴亡,耐心劝解。恰有梁上灰尘落在洪承畴的衣服上,他轻轻拂去。范看在眼里,回去便向皇太极保证:“承畴必不死,惜其衣,况其身乎?”继之,皇太极亲自出面,赐给他貂裘之衣,给他穿上,说:“先生得无寒乎?”洪承畴“膛视久,叹日:真命世之主也!’,于是,“叩头请降”。 

以上就是《清史稿·洪承畴传》所记载的降清经过。根据这段记载,给人的明确答案是,洪承畴之降清,根本原因是他惜其生命,不想死。换言之,他贪生怕死,加之皇太极对他的感召,故“叩头请降”。还有的传言,说皇太极派他的爱妃亲自出面劝降,给他送人参汤。其意是说洪承畴好色,为色情所动,才降了清朝。这些说法,无非是告诉人们:洪是贪生怕死、追求女色之徒。按照世俗观念,举凡“投降”者,都不出求生、贪恋金钱美女、荣华富贵之类,概莫例外。实际上,人的思想活动远非如此简单,必须同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政治背景等联系起来,才能深刻地揭示出本质性的原因。 

洪承畴和同时代的许多重要人物纷纷降清,对于明朝及个人来说,的确是不幸的。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明朝政治黑暗、腐败,制造了一系列的悲剧和党争的牺牲品。洪承畴于松山兵败被俘,就是因为政治混乱而造成军事惨败的一个典型事例。洪承畴在西北战场,同顽强的农民军交战十余年,屡屡获胜,连李自成都有所顾忌,每每听到洪兵将至的消息,则引兵退,以避其锋。可以说,洪承畴已积有极为丰富的实战经验。他来到关外作战,原集兵力13万,征调八总兵,皆系边镇的强将悍卒,称得上是一支实力雄厚的劲旅。他给崇祯上进兵方略,说:“久持松(山)、杏(山)以资转运,且锦(州)守颇坚,未易撼动。若敌再越今秋,不但敌穷,即朝鲜亦穷矣(朝鲜已归服清),此可守而后可战之策也。”他不想急于进兵,准备且守且战,采取“持久之策”[14],待清军不耐久持,粮饷不继,可一战而胜之。被围在锦州城内的祖大寿,得知援兵将至,设法遣人潜出城,给兵部尚书陈新甲上方略,强调对付清军“宜以车营逼之,毋轻战。”[15]此意恰与洪承畴不谋而合。如按此方略,赖此雄兵猛将,是很有可能打赢这场战争的。但陈新甲根本不予理睬,乃集朝廷大臣讨论,称:“兵多饷艰”,不能持久,宜速战速决。他派兵部的一个不懂军事的职方司郎中张若麒赴军中,监督洪承畴并力促进战[16]。他还密奏崇祯,由皇帝下令促战。崇祯不明真相,听信陈、张的意见,命洪率军“刻期进兵”[17]。洪承畴受命为蓟辽总督时,宁远总兵金国凤于宁远城北,携其二子,同清兵交战,均死于阵中。洪承畴以此次失败为鉴,上疏陈述其意见:金国凤前守松山,兵不满三千,却击败了清军,保住了孤城,这是因为“事权专,号令一,而人心肃也。”及至提升大将,兵近万人,“反致陨命,非其才力短,由营伍纷纭,人心不一也。”[18]他的本意,借鉴此次教训,提醒崇祯,他赴关外作战,关系重大,不能重蹈金国凤的覆辙。岂料他不幸言中!他统率13万大军,亲临前线,却不能自主地制定适宜的作战方略,一切都听命于千里之外的朝臣纸上谈兵,又受制于一个小小的职方郎中的瞎指挥,事权不专,号令不一,尤其是改变他力主的“持久之策”,速战速决,正合皇太极之意。洪被逼进兵,不得不把军队集结于松山这一孤危之地。而当决战的时刻,以粮饷不足,暂回宁远“就食”,引发内部纷争,人心不一,张若麒对此议竟予支持,进而加剧了军心焕散,失去打大仗的思想准备,却忙于回宁远取饷。 

皇太极利用明军的这些致命弱点,即采取挖长堑,筑长围,断饷道的方略,仅一昼夜,便大破明军13万!明军松山之败,表面看,败在洪承畴之手,实质是败于朝臣陈新甲等人,说到底,是政治混乱、腐败所种下的恶果。洪承畴困守松山,亟待救援,崇祯从维护大明江山考虑,试图遣将前去,把洪解救出来。但所遣援兵“竟驻宁远,终不进!”,[19],命范志完督师,“皆畏我师(指清)强,宿留不进。”[20]实际已经停止对洪承畴的救援,造成“承畴欲战则力不支,欲守则粮已竭,欲遁又未敢成队而出。”这就是战、守、逃皆不能,便与城中明将士坐以待毙[21]!承畴被围半年,其副将夏成德暗通清军,里应外合,破城而擒承畴。从进军松山,到决战,至被俘前,承畴已尽了他的全力,一再拒降,即使在绝境中也断然拒绝皇太极对他的招抚,也尽了做臣子的职份和忠心,坚守了臣节。然而,明朝却最终抛弃了他,从崇祯到兵部,以及朝廷大臣,坐视不救,听凭清军的宰割!可见,承畴不负于朝廷,却是朝廷负于承畴,造成了他被俘而变为阶下囚的悲剧。如果皇太极下令处死他,也就成全了他尽忠不事二君的美名,但皇太极却有战略眼光,一意要收为己用,反复劝解。前引《清史稿·洪承畴》拒降之史实,已为各书所共载,略无差异,有的书更为详叙其拒降事:承畴押至沈阳,“感明帝之遇,誓死不屈,日夜蓬头跣足,骂詈不休。”以激怒皇太极,将他尽快处死。皇太极以极大的耐心,坚持说服,命文臣范文程等轮番劝降,“洪不答一语”,不予理睬[22]。及至皇太极亲自出面,赐貂裘衣之,洪承畴终于发出“真命世之主”的感叹,语出即降。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洪承畴已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思前想后,拿自己在明朝的境遇,受言官之抨击,廷臣之挟制,皇帝之疑而不专等,同清君臣的和协,反复对比;尤当他处生死关键时刻, 君臣把他抛弃,而清君臣一意收抚,两相对照,何其鲜明!皇太极亲自劝降,礼贤一阶下囚,能不使承畴的心灵感到震撼!皇太极魁伟的身材,祥和的面容,雍容大度的胸怀,温意浓浓的言语,顿时使他失去了抗御的力量,忠明到底的思想彻底崩溃。他说出皇太极为“真命世之主”,实际就是对庸庸无能的崇祯帝的否定!他受到范文臣的劝说,相信他已在审时度势,而见了皇太极,才最后做出了判断:这就是明朝的衰败已不可避免,而清朝之兴势所必然!在明清对峙,兴亡趋于分明之际,他最终选择了清政权,这意味着他将为清的重新统一而效力。 

归纳上述分析,可以认为,洪承畴非不欲尽忠于明朝,相反,却是明朝把他推向了清朝一边。自努尔哈赤建国后,主要是皇太极时期,改变其父掳汉人为奴的政策,尤其优礼汉官汉将,给予种种优待,委以重任,有了用武之地,因而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招引了越来越多的明朝文臣武将纷纷归服。洪承畴被招降,是皇太极优礼汉官政策的又一成功的事例。当洪“叩头请降”,皇太极“大悦”,即日颁给“赏赍无算”,还下令“陈百戏以作贺”。他把这件事当成一重大喜事而庆贺。诸将对此不理解,认为洪是一囚犯,何以待之如此之重?皇太极解释说:“吾侪所以栉风沐雨者,究欲何为?”众将回答说:“欲得中原耳。”皇太极笑了,便说:“譬诸行者,君等皆瞽目,今获一引路者,吾安得不乐也。”诸将这才心悦诚服[23]。皇太极志在统一全国,必得如洪承畴这样的“引路”人,因而招降他,是他的既定政策,必坚定不移,直至获得成功!洪受此政策感召,不能不表示摄服。他在兴与亡、黑暗与光明、腐败与清廉面前,最终理智战胜了愚忠或感情的纠葛,选择了一条光明之路,也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投向清朝这个新兴的政治势力。显然,用“求生”或贪求荣华富贵来解释他降清的动机,是不妥的。《清史稿》以洪承畴“惜其衣”,推断必惜其生命,隐含贬意,抹煞了问题的实质。其他重要典籍如《清太宗实录》、《贰臣传》等均不载洪“惜衣”求生的事。它如《啸亭杂录》亦不载此事,惟载皇太极亲自出面招降等情节,则与《清史稿》所记相近,而惜衣“求生”事为《清史稿》所独载,或有所本,亦难确认。长久以来,人们既以此为据,贬斥洪卖主求荣,甚至冠以“汉奸”的名号,实有悖于史实,又缺乏必要的分析,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就难以得见历史的真相。 

在洪降清前后,诸多汉官汉将投向清朝,各有原因,但基本原因还是基于对明朝腐败的不满,或是受迫害而叛明。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都受权臣之迫害,不得不弃明而降清,皇太极即皇帝位时,都被封王爵;祖大寿、张存仁等数十名汉官率万余兵士包括百姓于后金天聪五年(1631)献大凌河城(今辽宁锦县)投降。久被围困,明无力解救,在援绝食尽的绝境中,选择了一条生路。祖大寿于此役中假投降而脱逃,十年后,既于松山决战后,锦州久被围攻,也是食尽援绝而再度出降,皇太极予以赦免,既往不咎,全活祖氏大家族[24]。前面提到的夏成德,也是在对朝廷绝望的困境中,主动降清,致使松山城破,洪被俘。直到清入关前,一直拒降的吴三桂,为李自成所逼,遂邀清军进关,联合击败李自成所率近10万农民军,自此,剃发易服降了清朝,以其功劳卓著而被封为平西王。最早降清的李永芳是在后金天命三年(1618)慑于后金兵临城下,自知不敌,不战而降;范文程亦于此役中降清,努尔哈赤惜其为读书人,仰慕他为宋代名儒范仲淹之后裔,待以优礼。凡此种种,皆为明朝的黑暗政治所驱使。就一个人而言,当关系到身家性命、前途命运时,有权作出自己的政治选择,尤其是每当王朝更迭、新旧交替之时,更是如此,而弃暗投明,乃是人心所向。我们应当鼓励和赞扬那些敢于冲破黑暗、勇于走向光明的人们,这才符合历史科学褒善抑恶的应有之义。 

这里,还要提出,以往惯以儒家的气节观来评价人物的是是非非。“忠”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内容之一,这已成为千百年来不可逾越的道德规范。历代统治者都要求他们的臣属绝对忠于他们的一姓朝廷,如若背叛,就定为“乱臣”、“逆臣”、“国贼”。但是儒家也反对“助纣为虐”,除暴安民、替天行诛,亦是忠君的表现。这与绝对的忠应看作是儒家思想的两个对立方面的辩证统一。而我们理解的“忠”,只强调了前者,把它看成是绝对的,不变的,如背叛一方而投向另一方,就视为不忠、品质恶劣。这是要求人们永远忠于一姓王朝,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自秦迄至清,二千年间,岂是一姓王朝的统治?我们要求秦统治下的臣民永远忠于秦朝,就不会有历代王朝的兴起,也就没有历史的发展了。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秦始皇异想天开,欲以他为始,他的王朝要万万世延续下去。结果,仅及二世而亡,成了千古一大讽刺。历代农民起义、农民战争,成为摧毁旧统治的主力,是“天然”合理的;同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来一批有识之士,投向另一个政治军事集团或政权,也不应受到责难,他们也在为摧毁旧统治而努力。李自成、张献忠大起义,以及关外的少数民族女真—满族崛起,都在为推翻明朝的腐败统治而进行斗争,从这点上说,其作用并没有什么不同。洪承畴等一批批汉官脱离明朝的腐朽集团,相继加入富有生命力的清政权,施展其治国的抱负,发挥应有的作用,是不该受到责难的!问题不在于他所持何种动机,无非是为个人计,或为国家计,关键问题,就看他们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方向,是否为社会的发展,为百姓做了哪些有益的事情,以此衡量或评价他们的历史地位。一味空谈道德、气节,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此,我们评价洪承畴降清,不去分析他何以失败,不指责明廷黑暗,只追究他降清丧失气节,要求他“不成功便成仁”,为黑暗的明朝尽忠,不能认为是持平之论,因而是不足取的。 

 

三、实践重新统一全国的历史使命 

 

洪承畴降清后,至清军入关前,他亲身经历,确切些说,亲眼目睹了两件重大事变,一是皇太极于崇德八年(1643)九月突然逝世,接着就是议立新君,以其长子豪格为一派,以其九弟多尔衮为一派,各有所主,几致剑拔弩张,眼看流血斗争决于一瞬之间,幸好两派在诸贝勒大臣的推动下,各自退出竞争,达成妥协,拥立皇太极第九子、时年六岁的福临即帝位,是为世祖章皇帝,改元顺治,多尔衮与济尔哈朗出任摄政王[25]。清朝进入一个新时期。是年冬,清军进军辽西,连续夺取了前屯卫、中前所、中后所。明在辽西乃至整个东北地区只剩下宁远(辽宁兴城)一座孤城了。这给新君带来了胜利的欢欣。 

这时,洪承畴尚未任职,未参与其中任何一次事变,对他的前程也没有产生任何影响。他与诸王贝勒在忧喜交集中,迎来了顺治元年—1644年。 

1644年,在中国编年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年代之一。在这一年三月,李自成率领的号称百万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摧毁了明朝的最后抵抗,胜利地进入北京城,宣告明朝统治中国276年的历史至此终结。 

在这一年四月,清10余万铁骑奔流进关,占领北京只有40天的李自成,在山海关前遭到惨败后,退出了北京,清军于 五月三日 兵不刃血,唾手而得。北京城再度易主,开始了大清历史的新纪元。 

这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变,给洪承畴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多尔衮率师进关,他随师出征。自此,他的命运同清朝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清朝的统一大业中。 

洪承畴首次献统一大计,就是在此次进兵的途中。在决策进关前,汉官范文程首议,力主乘明朝被推翻、局势混乱之际,挥师速进,一举夺权,以建万世之业。他特别强调,此次进兵,“非与明朝争,实与流寇争也。”[26]但是,清军从未与农民军交过战,甚至连农民军也未曾见过,对农民军的战斗力及作战特点几无所知。清军统帅摄政王多尔衮对清军能否战胜农民军,心中没有把握,却有几分担心。当大军渡过了辽河,至夜宿营,他不能安睡,便想到同农民军作战10余年的洪承畴,即刻召见,征询他对农民军的作战方略。洪承畴谈话的内容,详载《清世祖实录》卷4,已为人们熟知,不须全部征引。概括其要点,一是要明确宣布,此次进军目标“扫除乱逆,期于灭贼,有抗拒者必加以诛戮,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掠财物”;要布告沿途各府州县,“有开门迎降者,官则加升,军民秋毫无犯”,攻城时,若有“首倡内应立大功者,则破格封赏,法必行,此重务也。”他提出的“三不”政策,旨在安抚百姓,争取民心的支持,化阻力为助力,加快统一全国的进程。这些主张,同数日前范文程提出的严禁清军掳掠、“秋毫无犯”,以“顺民心,招百姓”等主张是完全一致的[27]。二是分析农民军的作战特点,“遇弱则战,遇强则遁”。而今已据京城,“财足志骄,已无固志”,若听到清军将至,“必焚其宫殿府库,遁而西行。”为防止农民军裹财而逃,清军从现在起,就应“计道里,限时日”,调精兵在前,“出其不意”,从蓟州、密云近北京的地方,“疾行而前”,如农民军逃跑,“即行追剿”。他分析农民军“财足志骄,已无固志”,也与范文程提出的农民军“败道有三”不谋而合。三是在军事上,他提出了比范文程更为具体的建议;要谨防农民军精锐埋伏“山岩狭处,以步兵扼路。”他主张从骑兵内选作步兵,“从高处觇其埋伏”,让步兵在前,骑兵在后,及至入长城,“则步兵皆骑兵也”,是不可阻挡的!至京之日,部署兵力,截断陕西、宣府、大同、真(定)、保(定)诸路,以防农民军来攻。最后,他强调指出,“流寇十余年来,用兵已久”,即使不能与清军对抗,也不可视同昔日明军而轻视他们[28] 

洪承畴包括范文程建议的最重要的部分,明确此次进军的政治目标是志在统一全国,决非以抢掠财帛和人口为目的,必须改变以往大抢大掠的做法,扭转“顺民心,招百姓,我不如贼”的不利于清军的劣势,要同农民军在政治与思想上“角逐”,是头等“要务”。他们为清军规定的这一政治策略,至关重要,多尔衮完全接受,制定了严明的纪律,约束清军,不得掠抢百姓一物!我们看到,清军进入山海关后,多尔衮下令,全军不进城里,却选了离山海关五里的地方宿营,惟恐军队进城惊吓了百姓。在离山海关,向北京进军时,多尔衮发布命令:“此次出师,所以除暴安民,灭流寇以安天下也。今入关西征,勿杀无辜,勿掠财物,勿焚庐舍。不如约者罪之。”他发布文告,晓谕当地官民,声明清军“取残不杀,共享太平之意。”[29]自此以后,直到清完全统一全国,不再抢掠,不再滥杀无辜,所到之处,都是以救百姓出水火为宗旨充当百姓的保护人,确实收到了巨大效果,加快了统一的进程。当然,对那些抗拒者,清军也毫不留情地予以消灭。 

洪承畴谈话中,对农民军的分析,切中要害,对多尔衮来说,无疑进一步提高了战胜农民军的信心,原先的担心不复存在。他预料农民军退出北京,携财西走,也迅速为后来的事实所证明。他还预料李自成会设伏兵以待,却没有出现,是因为李自成缺乏远见而没有做;他提议清军经蓟州、密云近处进京,也因吴三桂突然遣使请兵而改变进京路线,直趋山海关,否则,他的这项提议会付诸实施的。 

清军刚出师,洪承畴就对形势的发展和双方力量对比做了深刻的分析,提出了重大建议,这应是他为清统一全国建树的第一功。 

还须提到一件为人们所忽视的事,即洪承畴参与诱降吴三桂。当清军已抵山海关下,多尔衮迟迟不进关,逼使处境危急的吴三桂亲赴清营,谒见多尔衮。洪被邀,陪同多尔衮一起见吴三桂,谈判条件。吴与洪早有深交,在洪以兵部尚书出任蓟辽总督时,三桂“拜其门下”;又是洪提名,向朝廷推荐,把吴提升为总兵官的[30]。利用这一层关系,有洪在场,则有利于争取三桂降清。在多尔衮与三桂的问答中,三桂明确地表示,他“请兵”的目的,是与清军“共诛李贼(指李自成)耳!”多尔衮颇有疑虑,洪承畴则给予肯定,为其证实:“三 桂报 君父之仇,岂得不真!”[31]承畴一句话,消除了多尔衮的疑心,促成双方迅速达成了一致协议。承畴降清,尤其是出面陪同多尔衮,不能不给三桂以心理与政治的影响,在别无依赖的情况下,他毫不迟疑地降了清朝。多尔衮对降服三桂早怀有深意,利用承畴,顺利达到了目的。 

清军定鼎北京,承畴正式被起用,“仍以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原衔,入内院佐理机务,遂为秘书院大学士。”[32]初入北京,明制皆废,形势混乱。承畴与另一大学士冯铨共同建议,应行明内阁制,理顺关系,政务畅达。多尔衮采纳此议,迅速恢复了统治秩序。后虽有变革,但初期所起的稳定形势的作用则不容否认。 

承畴进入内阁,“佐理机务”,已确定了他在清最高统治集团内的重要地位。他在京仅一年,即于顺治二年(1645)六月,命赴江南,驻江宁(南京),招抚南方各省,铸“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印,许以“便宜行事”。 

承畴下江南,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政治实践,他为统一中国所作的贡献,即在于此。是时,南明的第一个政权—福王朱由崧政权,刚被清军消灭,而唐王朱聿键据福建,号“隆武”,鲁王朱以海据绍兴,号“监国”。其他还有明皇室宗族纷纷割据称王,诸如高安王朱常淇据徽州(今安徽歙县)、蕲水王次子冒族兄樊山王旧称,“结寨英山、潜山间”(今仍名,属安徽省);又有朱由 (左为“木”右为“产”冒称金华王,据饶州(今江西鄱阳湖地区);朱谊石冒称安乐王、朱谊泐冒称瑞昌王分据溧阳(今仍名,属江苏)与金坛(江苏金坛)等地。其势力最大者为朱谊石、朱谊泐合兵二万攻江宁,被承畴所败。以上朱氏各王,先后被擒,至顺治四年(1647)初,江南各郡县以次平定[33]。五年四月,承畴奉命还京,结束了第一次南下的使命。 

他奉命还京,在中央供职,即加赠少傅兼太子太傅,管都察院左都御史,再调内翰林弘文院大学士。他忠于职守,加强国家政权制度的建设,颇多建树[34] 

当此之时,南明最后一个政权即永历小朝廷,还据有云南、贵州两省,原属张献忠余部的李定国、孙可望与之联合,实力一度大增,北上攻入湖南南部,东陷桂林,西据成都,给清朝造成了重大威胁。顺治十年(1653)五月,朝廷再次调承畴南下,任命他为太保兼太子太师、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五省,总督军务兼理粮饷,自巡抚镇守以下各级官员“咸听节制”,战守皆可“便宜行事”。朝廷授以全权,命他统率大军剿灭永历政权。 

此次南下,较之前次,尤为艰险。道路辽远,行军、转饷不易,永历所属李定国、孙可望等部,英勇骠悍,特别能战斗,实为一劲敌,清军劳师袭远,充满了危险。世祖称:“必得夙望重臣,晓畅民情,练达治理者,相机抚剿,方可敉宁。”他“遍察廷臣”,惟承畴“克当斯任”[35]。世祖的这段话,充分表达了朝廷对他的极端信任和倚重,也是给予他任职以来的高度评价。承畴已年逾六旬,仍不避艰险,不负朝廷委任,悉心筹划,周密部署,皆得朝廷赞许。随后,朝廷陆续征发陈泰、阿尔津、罗托相继为宁远靖寇大将军自湖南出兵,取贵州;以平西大将军吴三桂自四川、征南将军卓布泰自广西分路进兵;以信郡王多尼为安远靖寇大将军率师南征。承畴统三路大军,进展迅速,实现了预期进兵计划,但已付出重大代价,如承畴言:“自常德、辰、沅(今属湖南省辖)至镇远、贵阳,重关高岭,石径尖斜。大雨将及半月,泥泞三尺,满洲兵谓:从来出征,未有如此之难;马匹疲毙,未有如此之甚!然皆不顾艰难,奋勇当先,汉军、绿营兵紧随而进,不五十日,剿逆抚顺,贵州全省底定。”[36]接着,承畴亲至平越(贵州福泉),召集三路大军统帅,举行会议,制定规取云南的作战计划。顺治十六年(1659) 正月三日 ,三路大军并进云南省城昆明。南明永历帝西逃出境,进入缅甸境内。三路大军进取云贵,一些专著已做了详细记叙[37],这里不再赘述。承畴至昆明,亲自处理善后,眼见战乱之后,当地百姓极端困苦,经济残破,采取各项救济措施,渡过了难关,亦不一一罗列[38] 

此次南征,持续六年,全面完成了使命,彻底打垮了南明永历政权,将云贵并入版图。顺治十六年十月,因病回京调理。圣祖即位,被准予致仕,以此次经略五省之功,给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康熙四年(1665)二月,病逝,谥“文襄”。 

自洪承畴降清,首次建言统一全国方略,在中央参与国家决策和制度建设,主要是两度经略江南,前后历时10年,尤以后一次驰骋南疆,消灭永历政权,将其逐出境外(二年后吴三桂出兵将永历俘获),意义更为重大。总括承畴入清,其功在中华一统。学术界提出的问题是,对平定南明诸政权如何评价?意为南明特别是永历政权有农民军加入抗清,洪承畴予以剿灭,是否正确?首先,应当明确南明政权的存在有无进步意义。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中国亟需统一。南明先后分裂为四个政权,且互不统属,如加上朱氏族人自立为王,占据一方,就不止四个政权。平心而论,他们无力于统一,只图自立政权,就他们自家而言,也自分裂,谈何统一!统一全国的使命,历史地落到了新兴的清朝的身上。以福王、唐王、鲁王、桂王(永历)四政权来说,内部腐败不堪,党争不断,互相残杀,不待清军进攻,先已自行瓦解。这些已为人们所熟知。如此腐败而黑暗的政权,岂能完成统一中国的历史使命!他们存在的本身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清统一,不仅避免了中国继续分裂,而且也铲除了明末以来的腐败,给中国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历史已证明,只有统一,中国才有进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提供必要的条件。每当分裂,中国社会便陷入混乱,经济遭到破坏,失去了持续发展的机遇。分裂是对于难以维持旧的统一的破坏,因而又是不可避免的,只有迅速实现新的统一,才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南明及其宗族坚持分裂,是不能给予肯定的。当然,应当把人民为抵制清的民族高压和歧视政策而进行反抗,同南明为一己一姓的利益坚持分裂区别开来,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如李定国坚持抗清,至死不降,气节可嘉,值得称颂,但为永历效忠,竭力维护这个腐败的分裂政权,终究没有什么意义,只不过做了它的殉葬品而已。 

洪承畴顺应历史大势,弃暗投明,把他的才能献给了新的统一事业,并为此做了不懈的努力,是功不是过,更与投降外来侵略者的“汉奸”风马牛不相及。时代已经变了,旧的史学观念也在变。只有抛弃那种以华夷之分的标准评价历史人物,才能对洪承畴及其他降清的人做出科学的评价。 

 

注释: 



[1] 《清太宗实录》卷61,第30页。

[2]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78,“李自成之乱”,中华书局,1977年,第1362页。 

[3] 《明史》卷309,“张献忠传”,上海古籍出版社,第873页。

[4] 《明史纪事本末》卷77,“张献忠之乱”,第1336页。

[5] 《明史》卷21,《神宗本纪》,第42页。

[6]有关“七大恨”的具体内容,详见《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2,第11页。 

[7]关于李自成农民军进京后的种种表现,详见《甲申核真略》、《甲申纪事》、《平寇志》、《李闯小史》、《流寇志》、《明季北略》、《甲申传信录》等。

[8] 《清史稿》卷237,《洪承畴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465页。

[9] 《贰臣传》甲中,《洪承畴》,第41页。 

[10] (朝鲜)《李朝实录》,仁祖十九年九月庚辰。

[11] 《清太宗实录》卷57,第18-21页。

[12] 《东华录》崇德七,第1页。

[13] 谈迁:《国榷》卷97,第5904页。 

[14]《国榷》卷97,第5898页。

[15] 《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5,《宁锦战守》。

[16] 《贰臣传·洪承畴传》,第42页。

[17] 《国榷》卷97,第5899页。 

[18] 《贰臣传·洪承畴传》,第41页。

[19] 《贰臣传·洪承畴传》,第44页。

[20] 《清史稿》卷237,《洪承畴传》,第9467页。 

[21] 《贰臣传·洪承畴传》,第44页。

[22]昭楼:《啸亭杂录》卷1,《用洪文襄》。 

[23] 《啸亭杂录》卷1,第1-2页。

[24] 以上,详见孙文良、李治亭:《明清战争史略》,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5]  详见孙文良、李治亭:《清太宗全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6]  范文程疏奏全文,详见《清世祖实录》卷4、《碑传集》第3册等书。

[27]  李霨:《内秘书院大学士范文肃公墓志铭》,《碑传集》第3册。

[28] 《清世祖实录》卷4,第1113页。

[29] 《清世祖实录》卷4,第17页。 

[30] 《明清史料》丁编,第7本,第603页。

[31] 《甲申传信录》卷8,第144页。参见刘健:《庭闻录》卷1

[32] 《贰臣传·洪承畴传》,第46页。

[33] 《贰臣传·洪承畴传》,第48-49页。 

[34] 《清史稿》卷237,《洪承畴传》,第9470-9471页。

[35] 《贰臣传·洪承畴传》,第53页。

[36] 《贰臣传·洪承畴传》,第56页。

[37] 见王宏志:《洪承畴传》,红旗出版社1991年;李治亭:《吴三桂大传》,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

[38] 详见《贰臣传·洪承畴传》,第60-62页。

 

(资料来源:苏双碧主编《洪承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制度的建设,颇多建树[34] 

当此之时,南明最后一个政权即永历小朝廷,还据有云南、贵州两省,原属张献忠余部的李定国、孙可望与之联合,实力一度大增,北上攻入湖南南部,东陷桂林,西据成都,给清朝造成了重大威胁。顺治十年(1653)五月,朝廷再次调承畴南下,任命他为太保兼太子太师、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五省,总督军务兼理粮饷,自巡抚镇守以下各级官员“咸听节制”,战守皆可“便宜行事”。朝廷授以全权,命他统率大军剿灭永历政权。 

此次南下,较之前次,尤为艰险。道路辽远,行军、转饷不易,永历所属李定国、孙可望等部,英勇骠悍,特别能战斗,实为一劲敌,清军劳师袭远,充满了危险。世祖称:“必得夙望重臣,晓畅民情,练达治理者,相机抚剿,方可敉宁。”他“遍察廷臣”,惟承畴“克当斯任”[35]。世祖的这段话,充分表达了朝廷对他的极端信任和倚重,也是给予他任职以来的高度评价。承畴已年逾六旬,仍不避艰险,不负朝廷委任,悉心筹划,周密部署,皆得朝廷赞许。随后,朝廷陆续征发陈泰、阿尔津、罗托相继为宁远靖寇大将军自湖南出兵,取贵州;以平西大将军吴三桂自四川、征南将军卓布泰自广西分路进兵;以信郡王多尼为安远靖寇大将军率师南征。承畴统三路大军,进展迅速,实现了预期进兵计划,但已付出重大代价,如承畴言:“自常德、辰、沅(今属湖南省辖)至镇远、贵阳,重关高岭,石径尖斜。大雨将及半月,泥泞三尺,满洲兵谓:从来出征,未有如此之难;马匹疲毙,未有如此之甚!然皆不顾艰难,奋勇当先,汉军、绿营兵紧随而进,不五十日,剿逆抚顺,贵州全省底定。”[36]接着,承畴亲至平越(贵州福泉),召集三路大军统帅,举行会议,制定规取云南的作战计划。顺治十六年(1659) 正月三日 ,三路大军并进云南省城昆明。南明永历帝西逃出境,进入缅甸境内。三路大军进取云贵,一些专著已做了详细记叙[37],这里不再赘述。承畴至昆明,亲自处理善后,眼见战乱之后,当地百姓极端困苦,经济残破,采取各项救济措施,渡过了难关,亦不一一罗列[38] 

此次南征,持续六年,全面完成了使命,彻底打垮了南明永历政权,将云贵并入版图。顺治十六年十月,因病回京调理。圣祖即位,被准予致仕,以此次经略五省之功,给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康熙四年(1665)二月,病逝,谥“文襄”。 

自洪承畴降清,首次建言统一全国方略,在中央参与国家决策和制度建设,主要是两度经略江南,前后历时10年,尤以后一次驰骋南疆,消灭永历政权,将其逐出境外(二年后吴三桂出兵将永历俘获),意义更为重大。总括承畴入清,其功在中华一统。学术界提出的问题是,对平定南明诸政权如何评价?意为南明特别是永历政权有农民军加入抗清,洪承畴予以剿灭,是否正确?首先,应当明确南明政权的存在有无进步意义。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中国亟需统一。南明先后分裂为四个政权,且互不统属,如加上朱氏族人自立为王,占据一方,就不止四个政权。平心而论,他们无力于统一,只图自立政权,就他们自家而言,也自分裂,谈何统一!统一全国的使命,历史地落到了新兴的清朝的身上。以福王、唐王、鲁王、桂王(永历)四政权来说,内部腐败不堪,党争不断,互相残杀,不待清军进攻,先已自行瓦解。这些已为人们所熟知。如此腐败而黑暗的政权,岂能完成统一中国的历史使命!他们存在的本身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清统一,不仅避免了中国继续分裂,而且也铲除了明末以来的腐败,给中国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历史已证明,只有统一,中国才有进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提供必要的条件。每当分裂,中国社会便陷入混乱,经济遭到破坏,失去了持续发展的机遇。分裂是对于难以维持旧的统一的破坏,因而又是不可避免的,只有迅速实现新的统一,才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南明及其宗族坚持分裂,是不能给予肯定的。当然,应当把人民为抵制清的民族高压和歧视政策而进行反抗,同南明为一己一姓的利益坚持分裂区别开来,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如李定国坚持抗清,至死不降,气节可嘉,值得称颂,但为永历效忠,竭力维护这个腐败的分裂政权,终究没有什么意义,只不过做了它的殉葬品而已。 

洪承畴顺应历史大势,弃暗投明,把他的才能献给了新的统一事业,并为此做了不懈的努力,是功不是过,更与投降外来侵略者的“汉奸”风马牛不相及。时代已经变了,旧的史学观念也在变。只有抛弃那种以华夷之分的标准评价历史人物,才能对洪承畴及其他降清的人做出科学的评价。 

 

注释: 



[1] 《清太宗实录》卷61,第30页。

[2]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78,“李自成之乱”,中华书局,1977年,第1362页。 

[3] 《明史》卷309,“张献忠传”,上海古籍出版社,第873页。

[4] 《明史纪事本末》卷77,“张献忠之乱”,第1336页。

[5] 《明史》卷21,《神宗本纪》,第42页。

[6]有关“七大恨”的具体内容,详见《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2,第11页。 

[7]关于李自成农民军进京后的种种表现,详见《甲申核真略》、《甲申纪事》、《平寇志》、《李闯小史》、《流寇志》、《明季北略》、《甲申传信录》等。

[8] 《清史稿》卷237,《洪承畴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465页。

[9] 《贰臣传》甲中,《洪承畴》,第41页。 

[10] (朝鲜)《李朝实录》,仁祖十九年九月庚辰。

[11] 《清太宗实录》卷57,第18-21页。

[12] 《东华录》崇德七,第1页。

[13] 谈迁:《国榷》卷97,第5904页。 

[14]《国榷》卷97,第5898页。

[15] 《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5,《宁锦战守》。

[16] 《贰臣传·洪承畴传》,第42页。

[17] 《国榷》卷97,第5899页。 

[18] 《贰臣传·洪承畴传》,第41页。

[19] 《贰臣传·洪承畴传》,第44页。

[20] 《清史稿》卷237,《洪承畴传》,第9467页。 

[21] 《贰臣传·洪承畴传》,第44页。

[22]昭楼:《啸亭杂录》卷1,《用洪文襄》。 

[23] 《啸亭杂录》卷1,第1-2页。

[24] 以上,详见孙文良、李治亭:《明清战争史略》,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5]  详见孙文良、李治亭:《清太宗全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6]  范文程疏奏全文,详见《清世祖实录》卷4、《碑传集》第3册等书。

[27]  李霨:《内秘书院大学士范文肃公墓志铭》,《碑传集》第3册。

[28] 《清世祖实录》卷4,第1113页。

[29] 《清世祖实录》卷4,第17页。 

[30] 《明清史料》丁编,第7本,第603页。

[31] 《甲申传信录》卷8,第144页。参见刘健:《庭闻录》卷1

[32] 《贰臣传·洪承畴传》,第46页。

[33] 《贰臣传·洪承畴传》,第48-49页。 

[34] 《清史稿》卷237,《洪承畴传》,第9470-9471页。

[35] 《贰臣传·洪承畴传》,第53页。

[36] 《贰臣传·洪承畴传》,第56页。

[37] 见王宏志:《洪承畴传》,红旗出版社1991年;李治亭:《吴三桂大传》,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

[38] 详见《贰臣传·洪承畴传》,第60-62页。

 

(资料来源:苏双碧主编《洪承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