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李鸿章与甲午战争
李鸿章与甲午战争

    中国与朝鲜唇齿相依,亲如一家,宗藩关系已经有数百年之久。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举国上下以“大陆政策”为国策,千方百计要夺取朝鲜、台湾,进而侵略中国大陆。俄国则坚决贯彻其“亚细亚使命”,要在亚洲寻求不冻港。美国则强烈要求“开放”朝鲜市场。英国则与俄国针锋相对,处处设法阻止俄国侵占朝鲜(注:林明德:《袁世凯与朝鲜》,第84页。)。既弱又小的朝鲜,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如何生存?这个问题,既为朝鲜朝野所焦虑,也为宗主国中国所深忧!
    同治初年,日本要求与朝鲜建立排斥中国的“正常关系”,被拒绝。日人愤恨,遂有“征韩论”出现。同治十三年,日本侵略台湾,身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李鸿章即有日本侵略朝鲜之忧。接着,日本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否定中国的宗主国地位,使李鸿章深受刺激(注:林明德:《袁世凯与朝鲜》,第86页。)。
    为了牵制日、俄,李鸿章建议朝鲜与各国建交通商,使朝鲜成为亚洲的比利时、丹麦,各国均不得侵占(注:薛福成:《庸庵文外编》卷三,第40页。)。壬午事变后,中国在朝鲜的宗主国地位逐渐加强。日朝订立《济物浦条约》,日本在加强对朝鲜经济、政治控制的同时,也可以在使馆驻兵,进一步策划侵略朝鲜和中国。中国在中法战争中连连失败,日本联法反华,在朝鲜发动甲申政变,被清军击败。日本派伊藤博文来华谈判,与李鸿章签订天津专条,规定中日从朝鲜撤兵,将来朝鲜若有变乱,中日两国若要派兵,应先行知照。两国在对朝问题上暂时取得妥协(注:《李文忠公奏稿》卷五十三,第24页。)。日本默认中朝宗藩关系,是因为朝鲜亲日派在甲申政变中毁于一旦,朝鲜人民仇日情绪极高,日本尚无发动战争的实力,故让中国站在前边,对抗俄国。俄国驻华公使拉达仁则否认俄朝有密约,原意与中国订立互不侵占朝鲜领土协定,日后如有难于预料之事,由两国商定办法。李鸿章颇表赞同(注:林明德:《袁世凯与朝鲜》,第95页。)。
    光绪十年以后,似乎是中日联合抵制俄国的局面。至光绪二十年,日本在军事制度、军事装备、官兵素质等方面已明显优于中国,在国际上对俄国的虚声恐吓也不甚畏惧,发动战争、扩张疆域已迫不及待。李鸿章等人对此估计不足。
    东学党起义,日本鼓动中国出兵镇压,为自己出兵制造借口。
    五月初二,日本设置大本营,进行积极的军事部署。李鸿章派兵赴朝,日本亦立即出兵。初六日,英国公使欧格讷会见李鸿章,不以日本出兵为然,称已致电驻朝英领事,驻日英使设法劝解。次日,李鸿章复电袁世凯,称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至汉城,朝嘱美调兵,汉城平安而日独调兵,各使当有公论,我宜处于镇静,若各调兵作声势,徒自扰也(注:《李文忠公电稿》卷十五,第36页。)。初十日,袁世凯电李鸿章,已与大鸟商妥撤兵。李即电令叶志超部留驻牙山,订期内渡(注:《李文忠公电稿》卷十五,第38页。)。十一日,日本阁议,决定向中国提出共同改革朝鲜内政要求。次日,又议定决不撤兵,如中国不允共改朝鲜内政要求,日即独力任之(注: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十四日,驻日公使汪凤藻电李鸿章,称:“日志在留兵胁议善后……察日颇以我急欲撤兵为怯,狡谋愈逞,其布置若备大敌,似宜厚集兵力,隐伐其谋。”李鸿章认为我再添兵厚集,适启其狡逞之谋,因疑必战,殊非伐谋上计。日军已至五千,我兵不及其半,命叶志超不可移近汉城,不可轻敌。袁世凯认为,中国劝日毋多派兵,日竟派五千;中国劝日军不入朝鲜内地,日反请与中国会剿;与日本谈判撤军,日本一再反复,恐非口舌所能争。“日知今年慈圣庆典,华必忍让,倘见我将大举,或易结束,否则非有所得,不能去也。”由总署酌请驻华各国使调处,或不至遽裂。李鸿章命丁汝昌添调数船往仁川,聊助声势。十七日,英使通知李鸿章,已电其外务部,请驻英日使传达,劝阻日本进兵。李鸿章又请俄驻华公使喀希尼切劝日与我约期同时撤兵,认为有此夹攻,日本或易就范。但各国实无发兵之意。总理衙门命李鸿章电袁世凯,喻以镇静。袁世凯欲请各国调处,似于中属体制有损,欧格讷亦谓非宜,未便照办。十八日,李鸿章拜会喀希尼。李称日实欲干预朝鲜内政为侵夺之谋,华决不允;喀称俄亦断不容日妄行干预,务望彼此同心力持(注:《李文忠公电稿》卷十五,第43页。)。
    十九日,日本举行御前会议。陆奥宗光复汪凤藻,称中日所见相违,日本断不能撤退驻朝鲜之兵。此即所谓第一次绝交书。次日,日大本营命第5师团开往朝鲜。陆奥致电大鸟,日中谈判不成,冲突难免。俄外相电令驻日俄使劝日撤兵(注: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李鸿章电译署,称日军分驻汉城、仁川,已占先着,我再多调,日亦必添调,将作何收场耶?二十一日,俄政府电令喀希尼暂留天津,与李鸿章保持密切联系,处理日朝交涉(注:《李文忠公电稿》卷十五,第49页。)。次日,清廷以朝鲜事机吃紧,诏命李鸿章及时措置,对俄国的调解当沉机审察,勿堕其术中。当天,俄使称俄皇已电谕驻日俄使,勒令日廷与中国商同撤兵,再会议善后办法,如日不遵,恐须用压服之法。李鸿章即电告译署,中枢大喜,以之告赫德。欧格讷频向译署调解,主先撤兵,再商共保及改革内政;译署以候俄消息,却之(注: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李鸿章复电袁世凯,称俄发勒令,似日不能不遵,速电叶志超,仍静待,勿妄动。又复电丁汝昌,称日并未与我开衅,何必请战?俄国出为调停,日或渐就范。二月六日,袁世凯电李鸿章,拟下旗回国,免受拘送之辱。李复电称:日逼朝不认华属,断不可从,俄在日议正紧,略忍耐,必有区处。复电译署,又称喀希尼前谓压服,恐亦空言(注:《李文忠公电稿》卷十五,第51页。)。清廷颇为失望。次日,译署大臣张荫桓电李鸿章,对俄国调解表示怀疑。
    五月二十八日,清廷以事机已迫,诏李鸿章筹备战守事宜,并命南洋各督抚预为筹备。喀希尼电俄外相,称李鸿章愿中俄日三国共同商改朝鲜内政,主积极调处。李鸿章电复张荫桓,称喀希尼尚系实心;又称对英调处亦赞同。并电袁世凯,称俄国调处,必有收场,嘱勿怯退。天津英领事晤李鸿章,称日不允撤兵。李请英派铁甲舰勒日撤兵,勿令俄着先鞭。次日,清廷命李鸿章将堪备战守之海军舰只、北洋防军、直隶绿营,详细复奏(注: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清廷又命李鸿章转电刘铭传即来京陛见。李鸿章电译署称日所谓整理朝鲜内政者,与英待埃及相似,朝固不愿,中国向办不到,何能遽允(注:《李文忠公电稿》卷十五,第60页。)?在此期间,李鸿章曾写信给吴大说:“日本乘机以重兵突入其国都……叠经据约驳斥,英、俄、德、美各友邦先后出为理处,彼竟悍然不顾,势非用武不能取成,所虑兵衅既开,不易结束,而征调烦费已难亿计……前明封贡之役,与倭相持者七年,縻饷数百万,丧师数十万,始复其国。”(注:《李文忠公尺牍》卷二十七,第34页。)
    六月初二,李鸿章命叶志超率部绕路退驻平壤,将派大队接应。丁汝昌拟率舰出巡,李鸿章复电称:“人皆谓我海军弱,汝自问不弱否?”次日,李电译署,称袁世凯认为日志甚奢,俄、英调处,徒误我军机。初六日,译署认为日此番动作,本起于忌俄;李鸿章认为实由日本自由党众横议生事,当轴俯徇,非起于忌俄也。次日,俄国使节通知李鸿章:俄只能以友谊力劝日撤兵,未便用兵力强勒日人。李鸿章指责俄国前后语意不符,但也无可奈何。初九日,叶志超电李鸿章,认为派大部队前进为上策,撤兵为中策,守此不动为下策。次日,李电译署,认为上策须缓办,请示中策是否可办?在日本国内,勒办条款朝已悉遵,伊藤、川上谓大愿已遂,可即收场;而陆奥、井上据自由党议,坚谓朝仅面从,撤兵非计,伊藤不敢固争(注:《李文忠公电稿》卷十六,第1页。)。日使小村寿太郎照会译署,拒绝撤兵,两国如起不测之变,日不任其责。即所谓第二次绝交书。清廷以事机紧迫,密谕李鸿章派兵进驻朝鲜边境,布置旅顺、威海防务(注: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十三日,奕kuāng@①奏请简派大臣会商朝鲜事宜,光绪帝派翁同hé@②、李鸿藻参加,慈禧、光绪帝一力主战(注:翁同hé@②:《翁文恭公日记》。)。李鸿章命叶志超部退扎平壤。电刘铭传,称内意令大举致讨,有将无帅,恐致偾事,拟即奏请会办北洋督办朝鲜军务,“公虽微疴,视鄙人老惫当胜万万!盼速复!”次日,清廷一意主战,命李鸿章不可意存畏葸,徒事延宕。李鸿章派卫汝贵、左宝贵、马玉昆部进平壤(注:《李文忠公电稿》卷十六,第19页。)。十五日,光绪帝表示:日本撤兵,可以讲和,不撤不讲。慈禧不准示弱(21)。欧格讷建议日军撤至汉城南,华军撤至汉城北,再商朝鲜改革,奕kuāng@①同意。喀希尼电俄,请联合列强调停,以免英成功(注: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次日,喀希尼见李鸿章,称俄仍愿调处,不愿英居间。李问中日开战,俄当何如?答称未便袖手。二十日,李鸿章电译署,俄使表示对日势须动兵,俄有大兵船10只,调往仁川甚便,似俄真动公愤。次日,译署电李鸿章,勿依俄为助,致事后别生枝节(注:《李文忠公电稿》卷十六,第24页。)。日军包围朝王宫,拥李shì@③应主政,攻掠中国驻朝总理公署。李鸿章雇英船运兵增援叶志超。
    2
    光绪二十年(1894年)六月二十三日,日军舰击沉中国运兵船,中日战争爆发。二十六日,聂士成与日军战于成欢驿(注: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次日,李鸿章电复译署,刘铭传病未愈,目昏耳聋,万难应召(注:《李文忠公电稿》卷十六,第35页。)。经清廷准许后,李鸿章又写信给刘铭传说:“前日征书,正当事机紧迫之时……辄欲牵挽……兄年逾七十,愧不能为药师渡海之行……兄职司所在……力与相搏,讵易言和。”(注:《李文忠公尺牍》卷二十七,第40页。)七月初一,中日宣战。初三日,清廷命李鸿章察看丁汝昌有无畏葸纵寇情事。初五日,李鸿章电译署,称朝王派闵尚镐至津求救。又称海军仅八舰可用,未敢轻于一掷,致近畿门户洞开,局外责备,未知局中苦心,临敌易将,古人所忌。次日,李电丁汝昌,称参折甚多,谕旨极严,林泰曾在仁川畏日遁走,方伯谦在牙山之役躲入舱内,传为笑谈,汝一味袒庇,不肯纠参,祸将不测,吾为汝危之!十六日,李电卫汝贵称,“盛军奸淫抢掠,在义州因奸枪毙韩民一,致动众忿。定州又枪毙六人,义尹电由平安道清汝查办,置不复。何以庇纵所部弁勇,致军声大坏,殊为愤懑,务速认真究办,严惩以服民心。闻奉、毅两军纪律较严,汝当自愧!”译署致电李鸿章:定购三快船拨款尚不敷用,实需若干,日再添拨。俄有动兵逐日之意,不可联彼为援,至他日借,词要索,先由我兵得胜,毋虚盼强援,转疏本计。李电译署,前线仅一万四五千人,须添足三万,乃可图功。添调五千尚短万人,无从设措饷亦不济。二十日,李电译署,称朝鲜国王密电求救;电驻英公使龚照瑗,称买军舰事“翁司农不愿借洋债,又难筹巨款,故多棘手”(注:《李文忠公电稿》卷十六,第40页。)。二十五日,命叶志超总统平壤诸军。二十六日,革丁汝昌海军提督职。二十七日,命李鸿章遴选可胜海军统帅之员。二十八日,叶志超辞总统职,不允(注: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次日,李鸿章电丰升阿、卫汝贵、左宝贵、马玉昆,称奉旨严禁骚扰,义州至平壤数百里间,官员、商民均逃,强奸烧屋,定州烧屋几及半里,锅损碗碎,牵民牛数千条,各统领宜各顾声名,速整营规,收拾人心,谨防后患(注:《李文忠公电稿》卷十六,第62页。)。二十九日,李鸿章递《复奏海军统将折》,称海军不得不求保船制敌之方,若提督以罪去官,总兵无功超擢,无以服众(注:《李文忠公奏稿》卷七十八,第52页。)。八月十三日,李鸿章电卫汝贵:“顷奉寄谕:卫汝贵ku
āng@④怯无能,性情卑鄙,平日克扣军饷,不得军心,沿途骚扰……。现闻盛军在平壤,兵勇不服,惊闹数次,连夕自乱,互相践踏,……汝临行时,吾再三申诫,乃不自检束,敌氛逼近,若酿成大乱,汝身家性命必不能保,吾颜面声名何在?”同时,又电叶志超:多人参劾卫汝贵,卫“算小惜费,刚愎自用,若至决裂,定即请旨在军前正法,弟务传伊至密室,将此语切实告知……或令孙显寅帮统该军,或将不得力之分统、营官撤退。”十五日,电周馥:“叶电……粮钱缺少,……左冠廷右偏中风,……诚恐饥溃即在目前。”(注:《李文忠公电稿》卷十七,第11页。)
    八月十七日,日军占领平壤。次日,黄海大战。李鸿章以未能迅赴戎机,日久无功,被拔去三眼花翎,交部严加议处(注: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二十日,李鸿章递《据实陈奏军情折》,称“军情益急,臣力难支,……谤议咎责,实无可辞,……方倭事初起,中外论者,皆轻视东洋小国,……而臣……实虑兵连祸结,一发难收,……审度彼此利钝,尤不敢掉以轻心,……倭人于近十年来……倾其国帑,购制船械,……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能撤手举办,……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至陆路交锋,倭人专用新式快枪、快炮,精而且多,较中国……尤能灵捷及远,……开战后设法购运来华,尚需时日,……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自知不逮,……伏愿圣明在上,主夺大计,不存轻敌之心,责令诸臣多筹巨饷,多练精兵,内外同心,南北合势,全力专注,持之以久,而不责旦夕之功,庶不堕彼速战求成之诡计”,请严防渤海以固京畿,保沈阳以顾东省,特简大臣督办奉天军事(注:《李文忠公奏稿》卷七十八,第61页。)。二十二日,命宋庆帮办北洋军务。以丁汝昌伤病,命刘步蟾暂署海军提督(注: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二十五日,李鸿章电译署,称喀希尼奉国命将至津过冬,俄廷初意不改,不愿日得朝地。闻已在海参崴预备海舰、陆兵颇多。又电叶志超:“卫镇是否已过江,闻盛军溃勇无人收集,彼所司何事,不料其无用无能至此,望切属勿再算小疲玩,自干重咎,……朝廷深恶其人,……不将溃勇整顿妥协,恐参折纷起,非汝我所能保全也。”次日,电卫汝贵:“汝前去时,声名太坏,致丛众谤,十三至十六,血战数昼夜,稍赎前愆,昨报平壤折回,奉廷寄自叶总统以下诸将,均因力战宽免处分,此实莫大恩典。闻汝溃勇尚未收齐,……勿徇私,勿算小,众愤自服。”(注:《李文忠公电稿》卷十七,第32页。)
    八月二十八日,慈禧已由不示弱变为谋和,召见翁同hé@②,说有一件事须派翁赴津面告李鸿章,不能书廷寄,发电旨。翁问何事?答:“俄人喀希尼前有三条同保朝鲜语,今喀使将回津,李某能设法否?”翁说:“俄若索偿,将何畀之?”叩头辞者再。慈禧说:“吾非欲议和也,欲暂缓兵耳。”翁说:“臣为天子近臣,不敢以和局为举世唾骂也。”九月初二,翁至津见李,传旨严责,李惶恐引咎,适廷寄一道,称喀希尼至津,李鸿章如与晤面,可将详情告翁同hé@②。翁说此时断不讲和,喀既有前说,亦不决绝。李说俄廷表示中国若守前约,俄亦不改前意,深忌倭占朝鲜。中国派专使,俄必出为讲说,保俄不占东三省。欧格讷提出各国共同保护朝鲜,中国对日赔款议和。十六日,翁面见慈禧,表示反对,但慈禧已决定接受英国建议了(注:翁同hé@②:《翁文恭公日记》。)。
    九月二十四日,李鸿章电宋庆,称“盛军驻防二十余年,毫未移动,勇多士著,向未见仗,……迨卫专统,见小性偏,又不服众,……望代主持”(注:《李文忠公电稿》卷十八,第17页。)。十月十二日,以金州失守,慈禧命张荫桓赴津晤李鸿章,商邀各国调停。明日,李奏请笼络俄、英、法、稍迟俄当有举动。十五日,派王之春使俄。次日,李鸿章函奕xīn@⑤,拟派德璀琳赴日探商和议(注: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电刘超佩:“闻威海南岸布置旱雷太少,汝亦无固守志,将来如有失事,定即正法。”(注:《李文忠公电稿》卷十八,第43页。)十九日,李鸿章电督办军务处:日欲甚奢,必取偿割地。二十一日,李鸿章询伊藤博文以和议条件。次日,派德璀琳赴日。二十四日,旅顺失守。美使田贝向译署提出朝鲜自主,赔偿兵费,先行停战。次日,译署表示接受。二十六日,以旅顺失守,将李鸿章革职留任。二十九日,德璀琳抵日,伊藤博文拒与相会。十一月初一,日本答复田贝,须中国派全权大臣,方可议和(注: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李鸿章电威海各将领,称:“各有守台之责,若人逃台失,无论逃至何处,定即奏拿正法,若保台却敌,定请破格奖赏,……半载以来,淮将守台、守营者毫无布置,遇敌即败,败即逃走,实天下后世大耻辱事,汝等稍有天良,须争一口气,舍一条命,于死中求生,荣莫大焉。”(注:《李文忠公电稿》卷十九,第1页。)二十一日,清廷拿问叶志超、丁汝昌。二十五日,命张荫桓、邵友廉赴日本议和。次日,俄表示,不反对日占台湾(注: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李鸿章电宋庆,称:“铭军接应不力,溃退骚扰情形,刘盛休督率无方,实堪痛恨”,刘称腿伤复发,应即准假,撤去统领(注:《李文忠公电稿》卷十九,第23页。)。十二月二十一日,清廷将卫汝贵斩决。二十八日,宥丁汝昌,令立功自效。光绪二十一年正月初七,日本拒绝张荫桓等议和。十七日,慈禧命李鸿章振刷精神,力图补救。次日,丁汝昌自尽,北洋舰队覆灭(注: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
    十八日,慈禧决定派李鸿章赴日。次日,发出上谕:李鸿章著赏还翎顶,开复革留处分,作为头等全权大臣与日议和(注:《李文忠公奏稿》卷七十九,第46页。)。二十四日,李鸿章电张荫桓:“来电谓倭虑胜兵太骄,归国难制,岂必欲借已占之地安置胜兵?鸿章虽死不能画诺,内意亦必相同,此事恐无了法,若借英、俄扛帮,不至另生枝节否?闻俄、英、法颇有此议。”(注:《李文忠公电稿》卷二十,第16页。)二十七日,李鸿章到京。次日,光绪帝召见李鸿章等,李表示割地之说不敢担承,假如占地索银,亦殊难措。翁同hé@②表示但得办到不割地,则多偿当努力。孙毓汶、徐用仪认为不割地便不能开办。光绪帝问海防状况,李称实无把握。李请翁一同赴日,翁不答应。李表示割地不可行,议不成则归耳。李欲借助英、俄,翁极赞成,孙、徐认为办不到(注:翁同hé@②:《翁文恭公日记》。)。三十日,李电驻英、俄公使:“日电非有商让地土之权勿往,上意不允,允之,北则碍俄,南则碍英、法,倾商各使电知本国,祈速赴外部密商托。”二月初一,李电张荫桓:“连日为土地事,与各使商论,皆谓非此不能结局,与译署商,不敢担。上意俟长春大安禀商酌定。借助仍难著实。”(注:《李文忠公电稿》卷二十,第18页。)初六日,光绪帝迫于形势,同意割地,李鸿章递《预筹赴东议约情形折》,称:“普法之战迭为胜负,即互有割让,……但能力图自强之计,原不嫌暂屈以求神。……苟利于国家,何暇更避怨谤。”(注:《李文忠公奏稿》卷七十九,第47页。)
    3
    李鸿章赴日,日本不许李鸿章乘中国船,乃雇德国船,挂德国国旗,并挂中国头等全权大臣旗赴日(注:《李文忠公电稿》卷二十,第22页。)。二十三日抵达马关。次日,李鸿章等与伊藤博文等开始谈判。李鸿章称:“我中、东两国最为邻近,……今暂时相争,总以永好为事。”伊藤答称:“甚惬我心。”(注:李鸿章:《中日议和纪略》,第2页。)二十五日,日本要求交出大沽、天津、山海关方可停战。李鸿章要求搁置停战谈判,直接议和(注:李鸿章:《中日议和纪略》,第7页。)。二十八日,李鸿章称:“战非仁人所为,……我年迈矣,不忍见此。”伊藤称:“相距数百迈(案:迈,即海里),回走又须数百迈矣。”李称:“少走几迈,不亦可乎?纵令再走数千里,岂能将我国人民灭尽乎?”(注:李鸿章:《中日议和纪略》,第13页。)散会归途中,李鸿章被日本浪人开枪击中左颊骨,登时晕绝(注:《李文忠公电稿》卷二十,第25页。)。三月初五,订立停战条约。因为日本蓄意占据台湾、澎湖,因而不包括此一地区(注: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初七日,日方提出和约条款:一、认明朝鲜独立;二、将盛京省南部地方、台湾、澎湖让与日本;……四、赔偿军费三万万两;……六、添开北京、沙市、湘潭、重庆、梧州、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共十款。李鸿章认为:日本如不将拟索兵费大加删减,并将拟索奉天南边各地一律删去,……两国惟有苦战至底!”(注:《李文忠公电稿》卷二十,第28页。)十四日,清廷电示:“让地应以一处为断;赔费应以万万为断。”(注:《李文忠公电稿》卷二十,第33页。)日本以进攻北京相威胁,李鸿章拟割让凤凰厅、安东、宽甸、岫岩、澎湖等地,赔款一万万两(注:《李文忠公电稿》卷二十,第34页。)。十六日,日本提出和约最后修正案,限三日之内答复,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注:李鸿章:《中日议和纪略》,第18页。)。李鸿章被逼心酸,在会后垂泪对科士达说:“万一谈判不成,只有迁都陕西,和日本长期作战。日本必不能征服中国,而中国可抵抗日本至无尽期,日本最后必败和。”(注:李守孔:《李鸿章传》,第274页。)电译署,称“鸿章力竭计穷,恳速请旨定夺”(注:《李文忠公电稿》卷二十,第35页。)。十八日,光绪帝电谕:允割台湾之半(南部),牛庄、营口必争(注: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十九日,日本以大举进攻相威胁,李鸿章向译署请示:“应否即照伊藤前所改订条款定约,免误大局。”次日,电盛宣怀:“欲保京城,不得不尔,以后看各国办法。朝鲜准自主,商令两国勿干预内治,伊不允,非据而何?”二十一日,收译署电:“奉旨,……十八日所谕各节,原冀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如竟无可商改,即遵前旨与之定约。”(注:《李文忠公电稿》卷二十,第39页。)二十一日,最后一次谈判,李鸿章称:“去岁满朝言路屡次参我,谓我与日本伊藤首相交好,所参甚是。今与尔议和立约,岂非交好之明证。”伊藤答:“时势彼等不知,故参中堂。现在光景彼已明白,必深悔当日所参之非。”李称:“如此狠凶条款,签押又必受骂。”伊藤:“任彼胡说,如此重任,彼亦担当不起。”李:“事后又将群起攻我。”伊藤:“说便宜话的人到处皆有。”李要求赔款减五千万,被拒绝;要求减二千万,又被拒绝。李称:“讲和即当彼此相让,尔办事太狠,才干太大。”伊藤答:“战后之效,不得不尔,如与中堂比才,万不能及。”李:“赔款既不肯减,地可稍减乎?到底不能一毛不拔。”伊藤:“两件皆不能稍减。”李:“如此口紧手辣,将来必当记及。”伊藤:“我民中堂交情最深,故已多让。国人必将骂我,我可担肩。请于停战期前速即完议,不然索款更多,此乃举国之意。”(注:李鸿章:《中日议和纪略》,第29页。)二十三日,签订《马关条约》。
    李鸿章返国,二十六日至天津,奏称:“敌焰方张,得我巨款及沿海富庶之区,如虎傅翼,后患将不可知。臣昏耄实无能为,深盼皇上振励于上,内外臣工齐心协力,及早变法求才,自强克敌。”(注:《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三十八。)二十九日,俄、德、法三国要求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注: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四月初八日,光绪帝含泪批准了《马关条约》。十四日,派伍廷芳等在烟台互换条约。二十四日,光绪帝派李经方赴台湾商办交割事宜,李鸿章电李经方,称“我父子独为其难,无可推诿”。次日,他却又向清廷请求收回成命。二十六日,光绪帝电称:“李鸿章身膺重任,当将此事妥筹结局,岂得置身事外,转为李经方饰词卸责。……仍著李经方迅速前往,毋许畏难辞避。”(注:《李文忠公电稿》卷二十,第61页。)五月初十,签订台湾交接文据。光绪帝又派李鸿章与日使林董谈判。八月十二日,李鸿章与林董谈判中日新订商约。八月二十六日,会商辽东交还事宜。九月二十二日,签订《日本交还奉天省南边的地方条约》(注:《李文忠公电稿》卷二十一,第43页。)。
    4
    日本迫不及待地要发动战争,并且计划把战火一直烧到北京(注: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第308页。),李鸿章对此估计不足,被日本拖入战争陷阱,这是他的第一大失误。在李鸿章发现日本一定要武力进攻之后,李鸿章认为中国的财力、兵力都难以持久抗敌,寄希望于英、俄等国的调停。他认为英国不会允许日本强占台湾,俄国不会允许日本强占朝鲜,俄国陈兵海参崴,表示对中日开战不能袖手旁观,很有可能对日本动武;结果,俄国担心英国站在日本方面,未敢对日动武(注:王信忠:《中日甲午战争之外交背影》。),并且同意日本占领台湾、朝鲜,使李鸿章大失所望。这是他的第二大失误。慈禧、光绪帝等怀疑英国偏袒日本,怀疑俄国要强索东北地区,督促李鸿章增兵朝鲜。战争打响之后,前线有将无帅,淮军屡战屡败,北洋水师表现不佳,清廷命令将丁汝昌撤职查办;购买新的船舰、军火,户部尚书翁同hé@②难筹巨款,也不愿借外债,矛盾重重,败局已定,慈禧转而谋和,光绪帝后来也不得不同意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地区给日本,又触犯了俄国的利益,俄国调动军舰,真的准备与日本开战,并联合德、法,要求日本归还辽东。因英国表示中立,日本知道自己的海军敌不过俄、德、法联合舰队,于是答应俄、德、法的要求,决定由中国另出一笔巨款赎还辽东半岛(注:张振kūn@⑥等:《日本侵华七十年史》,第50页。)。李鸿章曾复信给孙家鼐说:“前奉手书,远蒙存注,东事愈棘,日久无功,中外谤议丛积,然使数年来海军能逐渐添购快船,水陆各军储有快枪、快炮,何至于此?此中为难情形惟深识者知之,固难求谅于众也。”(注:《李文忠公尺牍》卷二十八,第40页。)甲午战争的失败,固然是由于中国缺乏快船、快枪、快炮,但从根本上说,则是中国、朝鲜近代化的步伐太慢,远远落后于日本所致。当时已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时代,弱肉强食,列强之间互相争夺又互相妥协,列强允许日本强占朝鲜、台湾,中国、朝鲜就抵抗不了日本的侵略,日本在军事制度,军事装备、官兵素质等方面都比中国、朝鲜为优。中国被迫将辽东半鸟割让给日本,俄国、德国、法国不允许,英国表示中立,日本就不得不将辽东半岛再吐出来。若干年后,各列强的力量发生了变化,就再次争夺,再次瓜分。中国、朝鲜不能自强,就难以避免被侵略、被瓜分的命运!
    甲午战争的惨败,李鸿章受到朝野上下的严厉谴责,众叛亲离。吴汝纶则竭力为李鸿章辩解,认为他有决死之志,将其子托与人;平壤之败,痛哭流涕,彻夜不寐;旅顺失守,愤不欲生。中国不变法,不能转弱为强,李鸿章欲变法自强,持之数十年,大声疾呼,无人应和。清廷持书生之见,使国事败坏至此,反委过于外,不够公平(注:郭立志:《桐城吴先生年谱》卷二,第9页。)。 

(资料来源:《河北学刊》,2000年5期。)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