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略论章太炎的民族主义
略论章太炎的民族主义

晚清时期,当梁启超等很多知识分子倡言文学革命的时候,章太炎却提出保存国粹,主张文学复古。崇尚革命的章太炎为何在文化取向上这般保守?这是因为,章太炎是中国近代的大学问家,他在中国哲学、佛学、经学、诸子学、史学、文学等领域都有建树,在治学与经世上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主张,其文化、文学观念就受到 其哲学、历史观念的影响,而其哲学观、历史观的主要理论基础则是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民族一样,是起源于西方的概念。一般认为,民族主义产生于18世纪的欧洲,后来扩展到美洲乃至世界各地。其基本含义是指对一个民族的忠诚和奉献,特别是指一种特定的民族意识,特别强调促进和提高本民族文化和本民族利益,以对抗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利益。章太炎是晚清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因为革命的需要,他竭力从中国传统的民族观念和西方近代民族主义思想中寻找理论依据,论证反清革命的合理性和正义性。

章太炎首先借助的是中国传统的夷夏之辨观念。所谓夷夏之辨,是指起源于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的一种民族观念,它把居住于中原地区的各邦国称为华夏民族,而把中原四周的民族称为蛮夷。明末清初,顾炎武、王夫之等在著述中极力宣扬夷夏之辨观念。他们认为,从古至今,乱天下者无如夷狄,夷狄不知政教,对汉族实行野蛮统治,汉族奋起反抗异族的野蛮统治是正义的行为。 1906 7 15 ,章太炎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致辞时说:兄弟小的时候,因读蒋氏《东华录》,其中有戴名世、曾静、查嗣庭诸人的案件,便心中发愤,觉得异种乱华,是我们心里第一恨事。后来读郑所南、王船 山两 先生的书,全是那些保卫汉种的话,民族思想渐渐发达。可见,正是这种传统的夷夏之辨思想,对章太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其次是西方近代人种说。章太炎在人类起源问题上吸取了福格特的多祖论。德国人类学家福格特的观点是:东西两半球之人种分别起源于两种猿类,东半球人起源于东半球之高等猿,西半球人起源于西半球之高等猿,因此,东西人种的肢体脑骨各不相同。福格特的这一观点遭到达尔文的驳斥。达尔文认为全世界的人类起源于非洲大陆的一种古猿,因为非洲有大猩猩和黑猩猩极相近之灭绝猿类所居,此两种猩猩为现今与人类最相近之种族,故人类祖先曾居住非洲大陆,似较别处更为合理。但章太炎却很赞同福格特的观点。他在《菌说》修改稿上指出,达尔文的一祖论不能圆满解释人类生存的环境及人类形成文明与野蛮差异的原因。然后,他以多祖说为依据,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一者说明中国自古华夏民族与其他民族之祖先各不相同,二者说明华夏民族与其他民族有文化上的优劣差别,这样就能说明汉族在中国历史上的正统地位,以与他的反清革命理论相契合。

章太炎因为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而利用民族主义,使他萌发和接受了最原初的民族主义思想,即种族主义或族类主义思想。但是,这种种族和族类思想对现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产生提供了不小的助力,章太炎等许多人正是通过这些传统资源进而理解并接受现代民族主义的。章太炎等革命派人士的终极目标是要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所以随着革命的发展,章太炎的种族复仇主义逐渐有所克服。他认识到,民族主义思想是民族压迫的产物,民族主义的提出是为了消除民族压迫,而不是要进行种族复仇。章太炎在《定复仇之是非》中说:夫排满洲即排强种矣,排清主即排强权矣。他后来在191110月写的《致留日满洲学生书》中又说:所谓民族革命者,本欲复我主权,勿令他人攘夺也耳,非欲屠夷满族,使无孑遗,效昔日扬州十日之为也,亦非欲奴视满人,不与齐民齿叙也。可见,章太炎已在革命实践的洗礼中逐渐形成现代民族主义思想,他为之奋斗的新国家是一个融满、蒙、汉、回、藏等于一体的多民族国家。

近代史专 家郑师渠 教授认为,现代民族主义有两种范式:一是以法国大革命为代表,强调民权论的政治民族主义;一是以德国为代表,强调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文化民族主义。在18世纪的欧洲,当法国资产阶级通过启蒙运动造就了本国的政治民族主义时,德国软弱的资产阶级面对强大的封建势力和纷争割据局面,没有勇气通过激烈的反封建斗争去实现民族的统一,而是转而试图借助文化认同来达到既定目标,以抵拒法国文化的入侵,由此兴起了文化民族主义的社会思潮。实际上,所谓文化民族主义,实为民族主义在文化问题上的集中表现。它坚信民族固有文化的优越性,认同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并要求从文化上将民族统一起来。而这种文化民族主义,就是章太炎后来倡言保存国粹、主张文学复古的直接诱因。

事实上,也正是晚清兴起的民族主义思潮,导致了文化保守主义的形成。史华慈(B.Schwartz)就曾指出,中国的保守主义是一种受民族主义情感所影响的文化保守主义。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进入急剧的社会转型期,社会变革由经济层面迅速波及到政治层面,传统文化信仰受到全面挑战。民族主义情感使得社会精英提出各自相应的对策。章太炎、刘师培、黄侃、邓实、刘节等就大力号召研究国学,保存国粹。所谓国粹,是留学日本的新型知识分子从日本引进来的一个词语。从词源上说,国粹源于英文“Nationali-ty”,其词义是民族民族性民族主义独立国地位。国粹是对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形成的欧化思潮的反动,以三宅雪岭、志贺重昂等为首的政教社倡言国粹保存,形成了国粹思潮。他们认为国粹是一种无形的民族精神,一个国家特有的遗产,一种无法为其他国家模仿的特征。章太炎接受日本学者的观点,认为国粹就是我们汉种的历史,包括语言文字典章制度人物事迹,并分别对此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为什么要倡言国粹,章太炎是这样解释的:为甚提倡国粹?不是要人尊信孔教,只是要人爱惜我们汉种的历史。……近来有一种欧化主义的人,总说中国人比西洋人所差甚远,所以自甘暴弃,说中国必定灭亡,黄种必定剿绝。因为他们不晓得中国的长处,见得别无可爱,就把爱国爱种的心,一日衰薄一日,若他晓得,我想就是全无心肝的人,那爱国爱种的心,必定风发泉涌,不可遏抑的。所以要用宗教发起信心用国粹激动种性(《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由此可知,正是爱国保种的民族主义思想,使得章太炎去倡言国粹。

可以说,是资产阶级革命诱发了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思想,而民族主义思想又催生了他的文化保守主义,这样就形成了章太炎革命与保守的悖论。

 

 

(资料来源:光明网)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