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佛山南海区丹灶镇沙水村,刘氏祠堂前矗立的旗杆石记载着刘廷镜和刘国珍“父子翰林”的史实。“父子翰林”可体现出当时此地文风之盛。
在新修的刘氏宗祠前,矗立着十余块曾做旗杆石的石碑,虽然历经风雨,屡经劫磨,而上面的碑文仍清晰可辨。一块石碑上之碑文注明是同治十三年(1874年)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刘廷镜所立,另一块的碑文则注明是为宣统二年(1910年)奉旨授职翰林院编修刘国珍立。父子二人入翰林,这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甚是少见。现在,诸多回国寻根的刘氏后裔当得知故里曾出过一对翰林父子,皆引以为自豪。
据村中老人回忆,在村口,曾有一座“太史第”。因翰林为史官,故“太史”乃翰林官之雅称。宅第门上有牌匾一块,乃清末宣统皇帝给刘廷镜的御赐之物,上雕刻有龙凤等图案,悬于七八米高的牌楼正中,雍容壮观。可惜在上个世纪60年代破四旧时,“太史第”被拆除,牌匾亦从此不见踪影。
从前,刘氏父子的旗杆石曾立在刘氏旧祠堂前,父子各三根,皆有十几米高。粗者直径约
1997年刘氏宗祠重修后,村民在鱼塘、桥头和晒谷场等处,将十余根旗杆石打捞、挖掘出来,并于2002年将旗杆石与村中过去一些举人留下的碑石一起,立于祠堂门前。
据朱汝珍《词林辑略》卷八,刘廷镜,字德盛,号梅荪,广东南海人。考中同治十三年甲戌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江苏如皋任知县。另据《南海县志》,刘廷镜生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其为官清廉,摒弃陋习,为民造福,深受当地官民爱戴。在其调职扬州甘泉县时,“士民颂刘青天者逾十里,于县署建去思碑以志遗爱”。
《南海县志》中,无对刘国珍的详细记载。但据朱汝珍《词林辑略》卷十一,刘国珍,字仲昭,广东南海人。宣统三年(1911年)毕业授职为翰林院编修。而碑文所注明“宣统二年(1910年)奉旨授职翰林院编修刘国珍立”,则可校正《词林辑略》记述之误。刘国无疑属于清代也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批翰林中的一员,其辉煌也随着清廷之退位乘风而去也。
(资料来源:中华文史网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