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北京晚报》曾载文说:真正扳倒和珅的是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王杰。接着又有一个扮演过和珅的演员对采访他的记者说:真正搞倒的和珅是李侍尧(曾任过云贵总督、大学士等官职)、王杰和朱珪,可他们都没有拿出过硬而有说服力的史料,来证实这一说法,故笔者认为此种说法并不准确,也不大妥当,实在不敢苟同。固然王、李二人都是干才,且均受到乾隆帝的青睐,但他们比起和珅来,乾隆帝更喜欢,更信任的是和珅,而且越到晚年乾隆帝越离不开他,和珅确实成为了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皇帝”(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语)。因此在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帝驾崩以前,他们无论如何也是扳不倒和珅的;也就是说乾隆帝是和珅的一把保护伞,乾隆帝不死和珅绝对扳不倒,也不会倒。因为曹锡宝、刘墉、钱沣、谢振定、尹壮图等人都曾有过反和的尝试和举措,但哪一个也没成功。诚然由于李、王二人平日与和珅矛盾很深,故和珅曾假公济私整过或排挤过他们,并欲致死地而后快。例如,一次,和珅欲加害王杰,于是他向乾隆帝诬告王在陕西韩城老家有“三王府”、“四王府”,是逾制行为,应治大罪。为此乾隆帝还专门派人到陕西暗查,结果纯属和珅造谣,王杰故居的建筑,根本不象宰相之宅第。而是当地人根据他家人的姓氏和排行,戏称为“三王府”、“四王府”的。由此可见他们之间的积怨是很难解决的。还有,史料证明李侍尧一直没有公开反和,相反还与和合作,甚至于他也向和行贿、送礼过;而王杰于嘉庆元年(1796年)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竟以“足疾“为借口,请求退出军机处,并同时辞去了上书房和礼部的事务,退休回家了。由此可见,王杰并不敢坚持与和珅斗争到底。
别说当时举朝上下无人敢反和珅,就是刚登基作上儿皇帝的嘉庆帝,也采取了“虽恶和珅,而无一言相及”的韬讳策略。甚至外表上还表示对和十分尊重,“自丙辰即位以来,不欲事事;和珅或以政令奏请皇旨,则辄不省曰:‘惟皇爷处分,朕何敢语焉’”;“凡于政令,惟珅是听,以示亲信之意”。
乾隆帝一死,嘉庆亲政,才得以实施整肃朝政的计划。他当机立断先把和珅、福长安软禁起来,然后又明指、暗示王念孙、刘墉、广兴等人弹劾和珅,最后以20大罪状将和处死。就连和珅如何死法的大主意,也都是由嘉庆皇帝自己决定的。本来和应该像以往处死鳌拜、年羹尧、納亲等人那样处以凌迟、绞、斩之刑,但和只处以自尽。从这个意义上说,嘉庆皇帝并没有对和家斩尽杀绝,彻底扳倒和珅。事实也是如此,和案采取的是速战速决,草草收兵的办法;而且嘉庆皇帝还给和家子孙(和孝公主、丰绅殷德等)留下了一半房产,一半别墅,以及大量庄园、庄丁……,后来又归还了和家一些当铺、坟地,拨发钱粮,甚至恢复了丰绅殷德的爵位……。由此看来,当时嘉庆皇帝是一言九鼎,牢牢的掌握着大权,说一不二,因此扳倒和珅的不能是别人,而只能是嘉庆。
(资料来源:中华文史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