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哀鸿遍野
  • 拼音:āi hóng biàn yě
  • 解释: 哀鸿: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
  • 出处: 《诗经 小雅 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 色彩: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啼饥号寒、饿蜉载道、民不聊生
  • 反义词: 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丰衣足食
  • 例子: 旧社会,每逢水灾战乱,人民就被迫四处逃亡,哀鸿遍野,一片凄凉。
  • 用法: 哀鸿遍野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贬义,形容无家可归景象。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典故: 周夷王的太子姬胡,从小就喜欢积攒财物。他有一个好朋友荣夷公,治理一方的政绩虽然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可是个人拥有的财富却令其他诸侯羡慕不已。 夷王驾崩,姬胡继位,是为周厉王。厉王登基后的第一件要事便是召见荣夷公,向他请教生财之道。 荣夷公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子主宰一切,天下的财富都是天子的,只要愿意伸手,财富就源源而来。比方说,天子可以借祈天、祷地、祭日月、拜山川的名义,向诸侯索要更多的贡品,可以因筑城垣,开河道,修战械的需要,提高百姓应交的赋税额敛财的方法多着呢,说也说不完。 厉王大喜,当即任命荣夷公为卿士,让他为自己聚敛财富。 荣夷公果然手段高明,不负厉王所望,不多几年,宫里财富山积。但是百姓可就遭殃了,京城以外不说,京城里到处聚集着蓬头垢面的饥民。士民们满腹牢骚,批评朝政。厉王派卫巫作监督,捕到批评朝政的人就地处决,杀死了好多人。 士民们不能直接宣泄内心的不满,就改用诗歌形式,借咏唱来指责厉王的贪得无厌和荣夷公的为虎作伥。 正如当时召公规劝厉王所说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将水流堵截,一旦河堤溃决,后果不堪设想。三年之后,士民造反,将厉王赶出京城。 厉王死后,宣王即位,离散的百姓渐渐还归故土。 宣王为安抚百姓,率领卿士,巡访城郊。在田垄不整、断墙残垣、杂草丛生的乡间,处处传来音哀情伤的歌声。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鸿雁于飞,集于中泽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宣王不解其意,回头问随行的卿士。召公告诉他说:百姓借秋去春来的鸿雁作譬喻:鸿雁处处哀鸣,说的是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他们呻吟呼号,是希望生活能有所改善啊!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被后人概括为哀鸿遍野,借以表现乱世之中民不聊生。 成语出自:《诗经小雅鸿雁》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