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城下之盟
  • 拼音:chéng xià zhī méng
  • 解释: 盟:盟约;和约。因强敌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的屈辱性和约。
  •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身不由己、不由自主
  • 反义词: 自食其力、自强自力
  • 例子: 国有已困之形,人有不困之志。君民效死,与城俱碎,岂肯为城下之盟哉。(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五回)
  • 用法: 城下之盟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政治与军事方面。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典故: 绞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位置在现在湖北省郧县西北,与当时的强国楚国相邻。 公元前700年,楚国出兵攻打绞国,军队在绞国都城的南门外驻扎。绞国人守在城中不出来,楚国军队一时难以攻入。 楚国的莫敖(官名)屈瑕对楚王说:绞国地域小,人轻浮,轻浮的人缺少谋略。我们可以派一些人到他们的山上去砍柴,并且不加以保护,这样可以引诱绞人出来。 楚王听从了屈瑕的计策,就派了一批人到绞人的山上去砍柴。绞人发现楚国人在自己的山上砍柴,而且没有军队保护,就派兵出城抓这批砍柴的人,很顺利地抓走了三十个,高高兴兴地回了城。 第二天,楚国又派了一大批人上山砍柴,尝到了甜头的绞国人纷纷争着出城,在山中追赶捕捉砍柴的楚人。楚国军队守住绞国都城的北门,堵住绞人回城的道路,一面又预先在山中埋伏军队,把绞国人打得大败。楚王迫使绞人签订了城下之盟,才撤军返回楚国。 后来,城下之盟这一成语,用来形容在敌人兵临城下时被迫订立屈辱性条约。 成语出自:《左传桓公十二年》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