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出类拔萃
  • 拼音:chū lèi bá cuì
  • 解释: 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 色彩: 褒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鹤立鸡群、超群绝伦
  • 反义词: 滥竽充数、碌碌无能
  • 例子: 而在那海一样的人民当中,到处都有出类拔萃的劳动英雄,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当中开出的鲜艳花朵。(杨朔《迎春词》)
  • 用法: 出类拔萃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人或事物。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典故: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山东鲁国,是我国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受到后人的崇敬。 孟子是在孔子死后一百多年的战国时代,生于山东邹国的孔子儒家学派的继承人。他非常推崇孔子,把孔子看作一个超人的天才。 有一次,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孟子:伯夷和伊尹都是很有学问的贤能人物,与孔子相比,是不是差不多了? 孟子回答说:伯夷和伊尹都是贤能之人,但不是个圣人。 公孙丑接着问:老师,您已经是位圣人了吧! 孟子说:从前子贡问孔子说:老师已经是圣人了吗?孔子说:圣人,我做不到,我只不过是学习不知道满足,教育人家不怕疲劳罢了。圣人,连孔子都不敢以此自居,我又算得了什么呢? 那么,孔子究竟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呢?公孙丑又问。 孟子说: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有高下之分,麒麟对于走兽,凤凰对于飞鸟,泰山对于土堆,河海对于溪流,这些都是同类,我们一看就能辨别出它们的不同。圣人和一般百姓,都是人,属于同一类,但圣人却是远远地超出了百姓,大大地高出了人类,自从有了人类以来,没有人比孔子更伟大、圣贤的了。 后来,出类拔萃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过一般人,或用来形容某种东西比其他的东西优异。 成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