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大逆不道
  • 拼音:dà nì bù dào
  • 解释: 逆:背叛;不道:违背当时的道德标准。旧指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道德标准和宗法观念的极端叛逆行为;给起来造反的人所加的罪名。现也用来指不合某种观念和道德标准的行为。
  •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
  • 色彩: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犯上作乱、罪大恶极、罪孽深重、离经叛道
  • 反义词: 忠心耿耿、唯命是从
  • 例子: 汝赖吾玉玺,僭称帝号,背反汉室,大逆不道!吾方欲加兵问罪,岂肯反助贼乎!(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 用法: 大逆不道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指叛逆。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典故: 秦朝灭亡以后,项羽和刘邦开始了长达五年的楚汉之争。 有一年冬天,项羽和刘邦在荥阳一带交战。两军旗鼓相当,交战也互有胜负。 项羽脾气十分暴躁。一天,他指名道姓,要刘邦出阵和他决战。刘邦出阵后,指着项羽骂道:项羽,你身怀十大罪状,竟还有脸在此耀武扬威吗? 项羽懵住了,不解地说:我率兵推翻了暴秦的统治,何罪之有? 刘邦声色俱厉地说: 我和你曾受命于楚怀王,相约先入关中者为王。你却依仗军力,负约让我到巴蜀去当汉王,这是你的第一条罪状。 你在去救援赵国时,擅杀上将军宋义,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 第三,你违抗怀王的命令,擅自劫持各诸侯的兵马入关。 接着,刘邦又历数项羽火烧阿房宫,开掘秦皇坟墓,坑杀秦国二十万百姓等罪状。最后,刘邦说:你作为臣子,却杀死君王;又杀害已投降的人,所犯的罪可称为大逆不道。你还有什么面目向我挑战? 项羽听了,气得怒火万丈,命令弓箭手向刘邦放箭。刘邦来不及退入城中,胸口中了一箭,只得退兵。 这时论兵力,楚军还胜过汉军很多。但后来由于项羽刚愎自用,而刘邦又善于用人,实力不断扩大,最后汉胜楚败,项羽也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后来,大逆不道这一成语,常用来形容罪大恶极,做了很多违反天理的事。 成语出自:《汉书高帝纪》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