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抵掌而谈
  • 拼音:dǐ zhǎng ér tán
  • 解释: 指谈得很融洽。
  •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抵足而谈、促膝谈心
  • 反义词:
  • 例子: 善言论者抵掌而谈,问地球一切事。(鲁迅《月界旅行》第十三回)
  • 用法: 抵掌而谈偏正式;作谓语;形容气氛融洽。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典故: 战国时,苏秦开始也主张连横,曾到秦国劝说秦惠王。他在秦国磨破了嘴皮,谏书上了十次,却没能打动秦惠王,连横的主张没有被采纳。 眼看着身上穿的黑貂皮长袍磨破了,百来斤黄金用尽了,一切必需品也用光了,苏秦只好离开秦国回到家乡洛阳去。 那时候,苏秦穿着草鞋,担着书箱,容颜憔悴,身体枯瘦,双眼发黑,面带愧色。 苏秦受到很大刺激,深切地感到这都是秦王给他造成的不幸。当夜,他翻遍了家中的所有藏书,找到了一本有关兵法的书,埋头熟读,认真演练。有时候读书晚了,有阵阵睡意袭来,他便拿一把锥子,在自己的大腿上猛扎一下子,血常常淌到脚上,这样赶走睡意。经过整整一年时间,他把这部兵法背得滚瓜烂熟,并能应用自如。 于是,苏秦便模拟《燕乌集阙》那一章所讲的策略,到赵国去,在赵王的夏宫里谒见赵王,畅谈自己的合纵主张,希望联合殽山以东的六个国家,一致对付秦国。两人谈得非常投机,高兴的时候,相对着把手掌拍得山响。 赵王大为兴奋,封苏秦为武安君,授以相印,赠给兵车百辆和绣花的丝绵1000束,白璧100双,黄金1万镒。让苏秦跟随左右,商量六国合纵,瓦解秦国连横等重大对策。 苏秦合纵策略受到六国一致拥护,他佩上了六国相印。 以后,抵掌而谈这一成语,形容无拘无束地畅谈,气氛欢洽。 成语出自:《战国策秦策一》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