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不求闻达
  • 拼音:bù qiú wén dá
  • 解释: 闻有名望;达显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不求闻达于诸候。”
  • 色彩:
  • 年代:
  • 近义词:
  • 反义词:
  • 例子: 因此不事王侯,~,隐姓埋名,做庄家,学耕稼。★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
  • 用法:
  • 结构:
  • 典故: 诸葛亮,字孔明,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父亲早逝,随曾经代理豫章太守的叔父生活。叔父死后,他就在离襄阳城二十里一个叫隆中的地方,筑了几间草屋,住了下来。 诸葛亮在隆中时,常亲自下地耕种,以养活自己和家人。除耕作外,诸葛亮非常喜欢读书,和游学到南阳的徐元直、崔州平等谈论学问,及古今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闲暇时,便大声吟诵《梁父吟》(古代歌谣)。这段日子,诸葛亮耕读自娱,过的是平民百姓的日子。所以,在他当蜀汉丞相辅助后主刘禅时,在呈给后主刘禅的《出师表》中,谈到这阶段的生活时,说: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后来,成语不求闻达,用来形容不想做官或出名。 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