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 拼音:bù zhī rén jiān yǒu xiū chǐ shì
  • 解释: 形容无耻到极点。
  • 出处: 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 色彩:
  • 年代:
  • 近义词:
  • 反义词:
  • 例子:
  • 用法:
  • 结构:
  • 典故: 欧阳修是我国北宋年间著名的文学家。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母亲无力送他上学,只得以荻草的茎干在沙滩上教他认字。 欧阳修天赋聪明,有过人的记忆力,到10岁时已识了很多字,读完了《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读本,并向有藏书的人家借书阅读。十余年间,学富五车。 22岁那年,欧阳修考中了进士,踏上了仕途。他先被派到西京洛阳做推官,三年后被调到京城任馆阁校勘。 当时,朝廷中有以参知政事范仲淹为首的革新派和以宰相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一派主张革新政治,一派反对改革,斗争非常激烈。欧阳修旗帜鲜明地站在革新派一边。 一次,范仲淹上书宋仁宗,提出改革弊政的十项措施,并指出吕夷简随意超格提升官吏,任人唯亲等情。吕夷简知道后,马上向仁宗进谗。宋仁宗听信谗言,把范仲淹贬到饶州为官,革新派遭到严重挫折。 当时朝廷中有个谏官名叫高若纳。按理说,谏官的责任是主持公道,向皇帝反映真实情况,可高若纳却趋炎附势,和吕夷简等保守派一鼻孔出气,诬陷范仲淹等革新派。欧阳修对此十分气愤,写了一篇《与高司谏书》,指责高若纳身为谏官,却奉迎权贵,是非不分,竟然还有脸每天在朝廷中进进出出,简直不知人间还有羞耻两字。 欧阳修的这篇《与高司谏书》,触怒了高若纳和吕夷简等保守派,他们立即向欧阳修报复,把欧阳修逐出京师,降职到夷陵当一个小小的县令。 直到几年后,朝廷重新起用范仲淹,欧阳修才得以调回京城供职。 后来,不知人间有羞耻事这一成语,常用来斥责不知羞耻的无耻之徒。 成语出自:《欧阳文忠集》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