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风马牛不相及 拼音: 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解释: 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出处: 《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色彩: 年代: 近义词: 反义词: 例子: 咱们彼此其实没有丝毫关联,望帝和杜鹃也~。★郭沫若《百花齐放·杜鹃花》用法: 结构: 典故: 春秋时,齐桓公率领诸侯的军队侵袭了蔡国。但他还不甘心,又要继续攻伐楚国。 当时,楚国处在南方,齐国却处在北方,双方相距异常遥远,众臣都劝齐桓公不要操之过急。无奈齐桓公野心膨胀,根本听不进任何劝谏,执意要攻打楚国。 楚国境内一片惊慌,唯恐什么时候突然遭到齐国的侵袭。 楚成王焦虑不堪,国家处在危难之中,得想个法子使民众安心,恢复以往的安宁啊! 这时,楚国的一位大臣勇敢地站出来对楚成王说:大王,臣愿出使齐国军营。 于是楚成王便派遣他作为使者到齐国军营里去游说。 见了齐桓王,他说:齐王,你们齐国人居住北方,而我们楚国处在南方,相隔数千里,如果你们国家的马牛走失会不会跑到我国境内来呢? 怎么可能?齐桓公一笑置之。 那么我国本来天下安宁,百姓勤劳,融融乐乐,而现在没想到你们的兵马竟要来践踏我们的领土,使百姓终日惶恐不安,朝廷上下也深感不平,这是为什么?难道是楚国招惹了你们吗?如果您执意不收兵,那么楚国上下会全力以赴,奋起反抗!使者义正辞严。 齐桓公顿时语塞,遂收兵。 后来人们用风马牛不相及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成语出自:《左传僖公四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