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司马昭之心
  • 拼音:sī mǎ zhāo zhī xīn
  • 解释: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 色彩:
  • 年代:
  • 近义词:
  • 反义词:
  • 例子: 岂所谓~,路人皆见者耶?★清·梁启超《新民论·论民族竞争之大势》
  • 用法:
  • 结构:
  • 典故: 三国的时候,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继承父兄之业,当上了大将军和相国。他独断专行,根本不把魏主曹髦放在眼里。 魏主曹髦见自己成为傀儡,司马昭越来越骄横,心中十分气愤,就提笔写了一首《潜龙》诗,把司马昭等比作泥鳅和鳝鱼。司马昭见诗后恼羞成怒,在朝堂上大声斥责曹髦: 我司马氏对魏建有大功,你为何将我们比作黄鳝和泥鳅? 曹髦和左右大臣都吓得浑身发抖,不敢回答。司马昭冷笑一声,扬长而去。 回到后宫,曹髦觉得司马昭有篡位的野心,决心先下手为强,除掉司马昭。于是,他召集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敬骑常侍王业等大臣密谋对策。他愤恨地对他们说: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着受废黜的侮辱,你们要帮我一起去讨伐他。 王经知道曹氏大势已去,含泪劝曹髦继续忍耐。而王沈、王业则贪生怕死,准备一出宫就去向司马昭报告。 曹髦决心已定,拔剑登车,率领宫中侍卫、僮仆三百多人,擂鼓呐喊,直奔司马昭的府邸。 刚出南门,司马昭的亲信贾充带领数千卫兵迎上。曹髦高声叫道:我是天子,你们想弑君吗? 卫兵不敢冒犯皇帝,便向后退却。贾充见状大呼:司马公养你们何用?就是为今日之事啊! 众卫兵经他这一喝,才明白过来,一齐挥戈,当场将曹髦杀死。 曹髦死后,司马昭又立了个傀儡皇帝曹奂。后来,司马昭自称晋公,后为晋王。公元265年,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继位为晋王。几个月后,司马炎便威逼曹奂禅让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西晋王朝,史称晋武帝。 后来,人们便用司马昭之心这个成语,来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和野心。 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