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曳尾涂中 拼音: yè wěi tú zhōng 解释: 原意是与其位列卿相,受爵禄、刑罚的管束,不如隐居而安于贫贱◇也比喻在污浊的环境里苟且偷生。出处: 《庄子·秋水》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色彩: 年代: 近义词: 反义词: 例子: 无用法: 结构: 典故: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他是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曾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小吏,家中十分贫穷。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家学说,成为当时诸子百家中道家的代表人物,很有名。 一次,楚威王慕名派了两名大夫,带着厚礼来到庄子的住处,想聘请他去楚国做官。这天,庄子在濮水垂钓,两位大夫找到庄子,说:我们大王听说你是位贤人,特地让我们两人带了重金,聘你前往担任相国。 庄子听了,连头都没有回一下,仍手持鱼竿,专心致志地注视着水面,口中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你们大王把它的骨壳用丝巾包起来放进竹笥,供奉在楚国的宗庙中。你们说说看,这神龟从它的意愿来说,是愿意死去后留下骨壳在庙堂上享受尊贵的礼遇呢,还是愿意摇曳着尾巴在泥水中自由自在地爬呢? 两位大夫听了,回答说:那当然是摇曳着尾巴在泥水中爬好。 庄子突然话锋一转,说:你们回去禀告楚王,我很感谢他的好意,但我情愿摇曳着尾巴生活在泥水中。 两位大夫见请不动庄子,只得走了。 后来,曳尾涂中这一成语,用来比喻自由自在的隐逸生活,含有对这种虽处于社会下层,但不受官事管束和牵累的生活的赞美。 成语出自:《庄子秋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