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舟中敌国
  • 拼音:zhōu zhōng dí guó
  • 解释: 同船的人都成的敌人。比喻大家反对,十分孤立。
  • 出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 色彩:
  • 年代:
  • 近义词:
  • 反义词:
  • 例子:
  • 用法:
  • 结构:
  • 典故: 吴起是战国时候卫国人,善于用兵。 魏国文侯十分贤明,吴起就投奔了他。魏文侯任用吴起做了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 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军骑马,亲自背负着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放声大哭。有人说:你儿子是个无名小卒,将军却亲自替他吸吮浓液,怎么还哭呢?那位母亲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往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液,他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如今吴将军又给他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因此,我才哭他啊。 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洁不贪,待人公平能取得所有将士的信任,就任命他担任西河地区的长官,来抗拒秦国和韩国。 魏文侯死后,吴起事奉他儿子魏武侯。武侯泛舟黄河顺流而下,船到半途,回过头来对吴起说:山川如此的险要、壮美,这是魏国的瑰宝啊! 吴起回答说:国家政权的巩固,在于施德于民,而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从前三苗氏左临洞庭湖,右濒彭蠡泽,因为它不修德行,不讲信义,所以夏禹能灭掉它。夏桀的领土,左临黄河、济水,右靠泰山、华山,因为他不施仁政,所以商汤放逐了他。殷纣的领土,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因为他不施仁德,武王把他杀了。由此看来,政权稳固在于给百姓施以恩德,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如果您不施恩德,即便同乘一条船的人也会变成您的仇敌啊!武侯称赞说:讲得好。 后来,舟中敌国这一成语,用来比喻众叛亲离,意思是坐同一条船的人都成了敌人。 成语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