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问一得三
  • 拼音:wèn yī dé sān
  • 解释: 问一件事却得到解决三件事的办法。形容求少得多
  • 出处: 春秋 孔丘弟子《论语.季氏》
  • 色彩:
  • 年代:
  • 近义词:
  • 反义词:
  • 例子:
  • 用法:
  • 结构:
  • 典故: 孔鲤,字伯鱼,是孔子的亲生儿子。 孔子的有些弟子曾经怀疑孔子在教学上留一手,不一定会把全部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还有人怀疑孔子对自己的儿子一定教得更多更好一些。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陈亢悄悄问伯鱼:你从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殊的讲授吗? 伯鱼回答说:没有。不过有一次父亲一个人站在庭院里,我路过时,他问我:学过《诗》吗?我说:没有。他说:不学《诗》说话应答就不生动。我回去后就学《诗》。又有一回,我在庭院中碰到他时,他又问我:学过《礼》吗?我说:没有。他接着说:不学《礼》,以后就不会处理人情世故、待人接物。之后我就学《礼》。他个别教我的就这两件事。 陈亢听了孔鲤的回答很满意,说:我只提一个问题,得到了三点收获:知道了学《诗》的道理,了解到学《礼》的重要性,更清楚地了解到君子并不特别亲昵自己的儿子。 后人将问一得三引为成语,比喻问的少,得到的回答多,求少获多。 成语出自:《论语季氏》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