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间不容发
  • 拼音:jiàn bù róng fà
  • 解释: 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 出处: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
  • 色彩:
  • 年代:
  • 近义词:
  • 反义词:
  • 例子: 这事~,明天就上个折子,一定要争回此事。(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一回)
  • 用法:
  • 结构:
  • 典故: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王朝后,大封诸侯王,他的侄子刘濞被封为吴王。 当时,这些诸侯王的权力很大。他们在自己的王国中可以征收租赋,铸造货币,任免丞相以下的官吏,以致他们的势力越来越大。时间长了,他们便和中央朝廷越来越对立,一些野心勃勃的诸侯王甚至阴谋发生叛乱,成为朝廷的严重威胁。 刘邦死后,汉文帝和汉景帝相继采取逐步削减诸侯国封地的政策。刘濞等诸侯王对此十分不满,便阴谋发动叛乱,和中央对抗。 当时,刘濞手下有几个重要谋士邹阳、严忌、枚乘都反对叛乱,他们纷纷上书劝阻吴王。枚乘在上书中分析说: 如果在一根线上吊千钧重物,下临无底深渊,那再笨的人也知道极其危险。如果一匹马刚受了惊吓再打鼓吓它,前面是万丈深渊,那马也必将坠入深渊。如果线将断而再加坠重物,马受惊而再击鼓吓它,必然是线断了无法再连结上,马坠入深渊而无法救出。这种情势的危急程度,就像是两者的距离极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一样。请大王深思。 但是,吴王刘濞不听忠告,枚乘他们便离开吴王投奔景帝之弟梁孝王刘武。 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纠集楚、赵等七国的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吴楚七国之乱。汉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率军平叛,仅用三个月时间便平定了叛乱。叛乱诸王有的自杀,有的被杀,吴王刘濞也在逃入东越后被越人所杀。 后来,间不容发这一成语,用来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成语出自: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