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识时务者为俊杰
  • 拼音:shí shí wù zhě wéi jùn jié
  • 解释: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 出处: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 色彩:
  • 年代:
  • 近义词:
  • 反义词:
  • 例子: 语曰~。”我愿今日的三民主义者记取此语。★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 用法:
  • 结构:
  • 典故: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年幼丧父,依靠叔父过活。叔父死后,诸葛亮就在荆州襄阳(今属湖北)城西的隆中,一边种地,一边读书。 诸葛亮才华出众,胸怀治国大志,他常常自比为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管仲和乐毅。但当时人们并不了解他,只有徐元直等少数几个好友对他十分了解。 当时,刘备在荆州依附刘表。他一直在寻找贤才帮他成就大业,他听说襄阳的司马徽很有名气,就去拜访他,向他请教对天下大事的看法。司马徽说:平庸的书生怎会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只有洞察当前形势和事物的发展规律,才是杰出人物。 接着,司马徽向刘备推荐:此地有卧龙凤雏二人,人才杰出。 谁是卧龙凤雏?刘备忙问。 卧龙就是诸葛亮,凤雏就是庞统。 后来,徐元直做了刘备的谋士,也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便要徐元直把诸葛亮请来。徐元直却说:此人应该主动去拜访,不能把他召来,将军屈驾,亲自去一趟吧! 刘备便亲自前往隆中,三次光临诸葛亮的草庐,才见到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深深感动,答应帮助刘备振兴汉室。 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经过几年努力,终于建立了蜀汉政权,取得了与东吴、曹魏三国鼎立的地位。 后来,人们便用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个成语,来指那些能认清当前形势并了解事物发展规律的杰出人物。 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